股價里的乾坤:上升的美團與下滑的小米

10月8日,一個硬件公司創始人在某社交平臺引發了一場討論:同期同在香港上市,同是中國知名公司,上市初期在同一個市值段,為什么一年后,美團市值5000多億港元,小米市值2000多億港元?
去年9月,美團上市后股價有過多輪曲折波動,今年3月后,美團股價和市值一騎絕塵,用一種陡峭向上的勢頭,讓美團成為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超過百度、京東、拼多多、網易,市值接近小米2.5倍。
10月10日,美團股價再一次創造了自己的最高紀錄,每股91港元,是發行價的132%。
富途控股企業服務總裁鄔必偉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他同意美團是一家有長期價值的公司,“美團的數據量以后會驚人,這是我認為美團之后的最大價值,比AT(阿里巴巴、騰訊)都要好。”美團的數據量主要是生活服務業務帶來的,鄔必偉認為,這些數據,更加立體。
早在美團還處于低谷期時,一位電商上市公司高層就判斷,美團被低估了。10月10日,他對記者說,有三個因素決定了美團的價值,“第一,它在自己的領域是第一名,并且遠超第二名;第二,它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很高,并且是類電商和生活服務類DAU,商業價值遠高于工具類;第三,它的商業模式成熟”。
上述電商高層引用他當天看到的QuestMobile數據說,美團點評的日活用戶在6000萬至7000萬之間,這個數字遠高于競爭對手,其競爭對手的用戶在1000萬左右,“相當于這個領域有兩個國家,一個國家有6000多萬人口,一個國家有1000萬人口,前者就實現了遙遙領先的優勢。”
國家信息中心今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外賣市場中,美團外賣市場份額超過64%。
美團的領先優勢,小米并不具備。小米以手機起家,手機的國度里,國外有蘋果,三星,國內有華為、OPPO、vivo等強勁對手,在自己的主營領域里,小米并沒有遙遙領先。
“賽道選擇大于努力,”富途證券研究團隊分析此次美團股價上漲原因時說,業績數據展示的是今天的“果”,背后“因”的種子其實早已種下。
做第一,并且要遠超第二的第一
上述硬件公司創始人發出美團與小米股價差異疑問后,引發各方好友討論興趣。其中有人對他說,“中國有兩個公司送外賣,卻有十幾個公司做手機”。
美團所做的生意,一開始也是參與者眾多。團購時代,美團從千團大戰中成為領先者后,與大眾點評從對手走向合并。外賣時代,與百度外賣、餓了么競逐外賣市場。這些戰爭后,美團在O2O市場占據領先份額。現在,美團又沖擊攜程、去哪兒的酒旅市場。
“資本市場對第一名是會產生很大溢價的。”上述電商公司高層說。
在自己最重要的手機領域,小米不是第一名。
小米手機崛起于3G末期,在4G時代成為知名品牌,并與華為、OPPO、vivo并稱為“華米OV”,是國內手機品牌的中堅力量之一。
5G時代的即將到來,并沒有給小米帶來利好消息,反而股價一路下滑。
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記者,5G時代的手機廠商中,確定性最高的是華為,“標準是他建的,網絡是他搭的,同時還在研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和芯片,”作為華為手機的競品,小米能否在5G時代站穩腳跟,“這個未來是不知道的。”張毅說。
美團的優勢在于,不僅在自己的領域排第一,還進入一個未來可期的領域,“它最大的優勢是,踩中了超級大的市場,做吃住行相關的事,同時用高門檻構建壁壘。”張毅分析。
富途證券研究團隊統計,美團從事的生活服務行業包括食品消費、酒店預訂、旅游相關服務、交通服務和其他服務等,行業規模18.4萬億元,線上規模2.7萬億元,萬億級的市場,未來是行業規模與在線滲透率雙升的趨勢。
美團的核心外賣業務第二季度用戶數、毛利率大幅提高,也為其未來發展留下想象空間。
“能支撐起幾千億市值的公司,投資者都是10億美元、8億美元的買。這些人不會看短期漲跌,他們在乎的是長期發展。”張毅告訴記者,這是資本市場看好美團的原因。
能打仗,并能與巨頭對抗
美團公司目前具有的價值,其實自去年上市時就已經基本具備。但去年上市后,美團股價經歷多次起伏,一度跌破發行價,從69港元跌到45港元。為何此前下跌,今年反而逆市上漲?
鄔必偉對記者說,他覺得和美團Q2盈利有關。今年二季度,“虧損大戶”美團首次實現盈利,單季度首次經調整盈利14.92億元(去年同期虧損77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美團股價當天大漲8.86%。
美團Q2財報關鍵點在于,外賣業務毛利實現翻番增長,并首次實現經調整運營利潤轉正。此前,市場預期2020年外賣業務才會實現盈虧平衡。美團外賣超出市場預期的數據,給了資本市場強心劑。
上述電商公司高層向記者強調,比盈利更重要的是市占率。“繼續向上鞏固和擴大領先優勢的情況下,你同時盈利。那非常好,如果只是盈利了,市場份額反而縮小的,那就不行了,這個其實盈利是沒有意義的。”
從股價圖看,美團股價持續上揚始于今年3月,之后一路攀升。上述電商公司高層分析說,股價起伏代表了資本市場對美團競爭力看法的轉變,“一開始它跌到了45港元,是因為大家都覺得,他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并且對手用了很多補貼的方式競爭,可能他扛不過去。后來大家發現,這個市場花錢的效率沒有那么厲害,原來你弄不死他,那他就又牛逼起來了。”
該電商公司高層認為,生活服務生意不是僅靠花錢做補貼就能贏的,“比如你準備很多錢在某天做大促,結果下暴雨,然后就全黃了”,“這個行業有很多精細化運營,都是需要時間的”。
從2010年團購起家,美團就組建地推“鐵軍”,按照街區挨個商戶“掃街”,做大公司不愿意做的“臟活累活”,之后,這些能力構成了美團的競爭力和壁壘。美團也因此在外賣時代打贏了有先發優勢的餓了么。
Trustdata數據顯示,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31.7%增至2019年Q1的63.4%,持續擠壓餓了么和其他外賣平臺的生存空間。富途證券研究團隊分析,競爭沒有給美團帶來很大困難,反而其市場份額繼續擴大。
有價值,最好還有社會價值
上述硬件公司創始人和眾多朋友討論后向記者感慨,“到了美團、小米這種體量的公司,衡量他們的價值,最簡單的方法是這類公司對社會的價值貢獻。”
小米誕生之初,趕走了無數華強北的山寨手機,并以質優價廉的模式迅速在手機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上述創始人認為,小米做的事情,開始的時候很簡單,之后的價值不大。美團做的事情,開始的時候很困難,之后能為行業和消費者提供正向價值。
互聯網觀察家尹生此前曾將美團的價值與BAT等大型平臺并列,他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比較成功的經濟平臺,都有一個基石,就是能提高整個社會和所屬經濟領域的效率,而不僅限于自身。就像騰訊的社交工具提高了溝通效率,阿里的電商產品提高了購物和供應鏈的效率,百度的搜索提高了獲取信息的效率,美團則提高了餐飲業的效率。
據記者了解,美團還在繼續深耕餐飲業。除外賣外,美團進入食品新零售、供應鏈環節,并賦能商戶提供技術數字升級,進軍2B領域。
張毅告訴記者,具有高利潤的商旅會是美團之后發力重點。這些做法將有助于提升美團平臺價值。
(來源:經濟觀察報 記者 任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