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零售云阿迪哥的“婦女之友”進階路

聯商網消息:對于丁紅來說,在店里特別忙或者特別閑的時候,找不到李令迪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又跟阿黃‘練嗓’去了唄。”偶爾有相熟的顧客問起,她一般都這么回答,久而久之,周圍的人也都習慣了,更多時候還會去捧捧場。
丁紅口里的“阿黃”是李令迪為推廣店內活動,自費買的一輛皮卡,因為車皮是黃色,所以他總是“阿黃阿黃”地喊,“我要帶著我們家阿黃,踏遍黃集鎮的每一個角落。”
李令迪是蘇寧零售云徐州黃集鎮店的店長,鄰里鄉親都喜歡叫他阿迪哥,“聽著像個賣鞋的,可我明明什么都賣啊。”
數不超“5”的禁忌
蘇寧零售云徐州黃集鎮店,坐落在整個鎮最繁華的街道中心地帶,全店占地200平方。
2019年是李令迪做零售云店長的第二年。一年的時間里,商品從最初的家電3C,增加到了全品類。
事實上,黃集鎮店的前身是一家通訊運營商的手機集合店,李令迪從2012年就租下了店面,售賣手機,“那個時候還在用3G呢,現在5G都出來了。”
2018年,手機店發生了意外。
李令迪說,從現在回憶當初,其實那是“老天在賞飯吃。”
災后重建的思考里,他找了很多長輩聊天,“現在手機行情不及前兩年了,房子這么大,總覺得只賣手機,很可惜。”
偶然的機會,李令迪知道了零售云,手機家電一起賣的想法像是一道閃電, “背景音樂還是名偵探柯南的那種。”
雖然在通訊方面是老手,但家電圈初次接觸,李令迪不知道水位深淺,自己光腳踩起來,再膽大也只敢蜻蜓點水,“畢竟每一步都是錢”。
蘇寧零售云的模式,像是給光腳的人穿上了防水靴,設計、裝修店鋪和開店、經營指導,雙管齊下。
李令迪說,有人帶著,他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暢銷款及相關的產品信息。
縣鎮市場,生意盈利總是與人情網絡,環環相扣。六年的手機生意,積累了不少顧客。熟人市場開出的花,讓他總能又快又準地給出購物的最佳項。
但李令迪心里有一個密令,賣得再好的款,店內的庫存數量也不會超過“5”。初夏的空調熱銷期,日銷售額有時能近20萬,即使這樣,他也會堅守底線,“很多事情說不準,但不過于貪心,總不會錯。”
阿迪哥與阿黃的鄉間KTV
黃集鎮整體人口超60000,大多數家庭都是老人留守,“其實沒什么年輕人在家了。”李令迪說,有家室的人家,丈夫都會外出打工,妻子留在家里照顧老人孩子,“單身的,不管男女,都出去打工了。”
不過,零售云家電的主要消費者其實還是年輕人,“一般都買來裝新房的。”
如何撬動銀發市場,成為李令迪2019年春天最大的問號。
有意思的是,“以舊換新”,有緣地出現了。
2019年2月底,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在“全民煥新節”發布會上表示,蘇寧將全力推廣“以舊換新”,同時上線10億補貼。
李令迪很驕傲,他是整個徐州在以舊換新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阿黃也是在那個時候,成為他最愛的“坐騎”。
他將一些具體的活動政策進行錄音,通過皮卡車頂的小喇叭里進行循環播放,成為了整個黃集鎮的春日背景音,也就是所謂的“練嗓”。
到家門口的回收工作,便利了鎮上很多出行不便的人。
最初,李令迪常常一整卡車一整卡車地運回舊電器,“可還是要到店里來買,我覺得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麻煩了”。后來,為了方便,他常常帶些新電器出去,“現場換,直接裝,快好省。”
在那以后,但凡店里有活動,他就會帶著阿黃出去溜圈,“你得挑大家空閑的時候,比如早上六七點買菜回來或者傍晚出來遛彎。”
李令迪說,到了淡季,他也會因為沒有單子心慌,一旦這個時候,他就會開著車子出去,“宣傳是一方面,順便讓自己淡定一點。”
朋友圈“開捕”大閘蟹
最近,除了“阿迪哥”以外,李令迪還多了個外號,“蟹老板”。
事實上,除傳統線下門店渠道外,零售云點已經借助云店鋪、云貨架、云POS等數字化營銷工具,構建以店主為中心,新老會員、親戚好友、鄰里關系交雜的社群網絡。每一個店長都在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有什么新品或者網紅款了,就會在群里發一下。”
蟹卡,作為應季熱銷商品,成為了縣鎮市場的香餑餑。
中秋節前夕,李令迪6個小時內,就通過社群購買群賣出了60多套大閘蟹蟹卡。
李令迪自己就是個愛蟹達人,往年的“九雌十雄”期,他常分享自己的吃蟹心得,“我們這里的螃蟹,口味和口感都一般。蟹黃是散的,蟹肉還會發苦。蘇寧蟹卡去年我就買過,公三母二的,蟹黃是真的多。”
李令迪相信,一旦蟹到手,蟹卡的回頭客會更多。
社群營銷工具完善以后,日常群發百貨類、快消類,特別是網紅類產品,成為了李令迪刷存在感的另一個方式。
目前,李令迪僅社群粉絲就超過2000名,其中以女性為主,丁紅常笑他是“婦女之友”。
但朋友還真沒白當。靠著云店鋪新品類銷售和社群運營,短短一個月,阿迪店鋪客戶量就增加了10%,“這才剛剛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