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云助力張家港行 銀行傳統核心首次實現數據庫自主可控

2019-09-18 余若雨 聯商網
瀏覽

聯商網消息:日前,基于國產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騰訊云TDSQL打造的張家港農商銀行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成功上線投產。

這是在國內銀行首次在傳統核心業務系統場景下,采用國產分布式數據庫,打破了該領域對國外數據庫的長期依賴,率先響應了國家對金融核心領域技術自主可控的要求。

國產數據庫首次落地銀行傳統核心

自主可控已經成為金融領域最重要最緊迫的推進戰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主管部門密集出臺文件,指導金融行業核心領域自主可控技術應用。

近年來,銀行業也開始嘗試引入國產分布式數據庫技術替代國外數據庫。然而,出于對穩定性的高度謹慎,國產分布式數據庫還是多被應用在互聯網核心以及相關外圍系統中,在業務種類多、流程復雜的傳統核心中尚無先例。

張家港行新一代核心系統采用騰訊云TDSQL來承載核心業務數據,是銀行傳統核心系統應用國產分布式數據庫的首次嘗試。為此,張家港行用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技術驗證,并在中間業務平臺等生產環境下也積累了豐富的測試數據。

系統建設過程中,張家港行聯合騰訊云及系統建設方長亮科技,充分結合銀行傳統業務與互聯網業務的場景差異,對業務邏輯進行重新設計,共同完成新一代核心系統應用兼容性改造和數據庫升級優化。同時,依托TDSQL提供異構數據庫同步方案,三方還共同制定了TDSQL和集中式數據庫數據準實時同步的策略,作為兜底方案。

在充分的技術驗證和周密的實施方案保障下,張家港行最終搭建出一套具備高可用和強一致等特性的數據庫架構。數據庫分片“一主三備”的模式,保證主節點故障時可以在40秒以內自動切換到備節點并恢復業務;完善的全局分布式事務設計,也能夠完全避免發生錯帳、亂賬、賬不平等問題。

系統的平穩投產受到了來自監管部門的認可。張家港行也成為了全國首家在傳統核心系統中采用國產分布式數據庫的商業銀行。值得一提的是,最初設計的雙版本同步兜底方案,最終沒有派上用場。

實現降本增效,助力靈活創新

采用國產分布式數據庫替代國外數據庫,讓張家港行在率先實現銀行傳統核心數據庫全面自主可控的同時,還獲得了性能提升與成本下降的雙收益。

在成本上,新核心系統在硬件層面全面采用x86服務器,取代傳統商用數據庫所需的大型機、小型機,成本優勢明顯。數據顯示,張家港行采用騰訊云TDSQL分布式數據庫架構后的硬件成本,只有傳統架構成本的1/5甚至更低。

在性能上,基于騰訊云TDSQL的新核心系統也表現優異。高頻賬戶類交易耗時在300毫秒之內,查詢類交易耗時在100毫秒之內,20秒內可以完成1萬筆批量代發代扣業務,日終跑批耗時14分鐘,存款結息耗時11分鐘,貸款結息耗時3分鐘……批量業務進行時,數據庫負載均保持在10%以下,完全滿足張家港行未來五到十年業務發展需求。

騰訊云TDSQL還能發揮分布式數據庫在線橫向擴展的優勢,為業務的后續發展保持充分的靈活性。當張家港行后續業務發展需要時,只需加入硬件資源,便能夠自動水平擴展化解性能瓶頸。

此外,騰訊云提供的“赤兔”和“扁鵲”系統為數據庫實現自動化運維提供了豐富的工具,極大地解決了困擾傳統集中式數據庫運維效率問題。其中,“赤兔”平臺能提供上百項監控指標的展示,結合靈活豐富的告警策略提供風險預警;“扁鵲”作為一套智能檢測系統,能輕松應對鎖沖突、索引缺失、故障切換等數據庫異常,大幅縮短日常定位排查問題的時間。

作為騰訊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騰訊云TDSQL十幾年來承載了騰訊近90%的金融、交易、計費類業務,對外服務了中國銀行、微眾銀行等超過500多家金融機構。此次在張家港行傳統核心系統中成功應用,也標志著騰訊云TDSQL成為了首款應用于銀行傳統核心的國產分布式數據庫。

“自主可控是金融行業技術建設的核心命題,騰訊云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為加快國內金融行業的自主可控進程提供助力。”騰訊云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除了數據庫外,騰訊云還在基礎架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輸出技術方案,幫助金融機構解決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此前,騰訊云與長亮科技還聯合打造了新一代分布式金融業務服務框架TDBF,在滿足自主可控的基礎上,集中解決金融行業轉型的“慢、難、窄”問題,進一步革新系統建設模式。

(來源: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