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因“禍”得福

2020-08-24 會文 零售老板內參
瀏覽

因為疫情,美團的價值似乎得到了重估,股價年內已翻番,市值破1.4萬億港元,逼得創始人王興站出來“仗義執言”:美團絕不是為了股價還存在的公司。但卻仍敵不過投資人對美團的瘋狂追捧。

今年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美團交出的財報也不樂觀,餐飲外賣以及到店、酒店及旅游等業務在需求端以及供給端均面臨重大挑戰。

不過拋開這些具體營收層面上暫時的影響,美團核心外賣業務的大量新增的商戶、提升的客單價、消費頻次以及基于配送能力做的商品及場景延伸,讓不少專業的投資機構閱后都給出了充滿“希望”的正面評價。

美團對此卻表現得相當“謙遜”,表示第二季度由于疫情影響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不能過度樂觀。

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發布后,美團可以說不負眾望。

8月22日,美團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美團二季度總營收247.2億元,市場預期為235.82億元,上年同期為227億元,同比增長8.9;凈利潤22.1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虧損5.8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8.76億元。

具體到三大核心業務模塊,餐飲外賣收入達到145.4億元,同比增長13.2%。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收入達到45.4億元,同比下降13.4%。新業務及其他收入達到56.3億元,同比增長22.1%。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6.9%至2.4億筆。每筆餐飲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9.4%。除了大盤都尚未恢復的酒旅業務,其他業務均有良好的業績表現。

當然,僅僅是增長,對美團來說還不夠,最重要的,是以什么樣的可持續的發展方式實現增長。

美團暫跳出傭金“困局”

眾所周知,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美團因為傭金問題引起了商家的極度不滿。美團核心外賣業務的業績增長,與商家利益一直存在沖突。

這種矛盾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沖突,歸根到底還是在美團本身用戶數量滯漲,和商家數量增長緩慢疊加的效果。

對此美團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從平臺轉向服務商,從根本上解決對立矛盾。但這一項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本季度,美團外賣的傭金矛盾似乎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疫情的持續發展,使得美團上的商家不僅有量的增長,還有質的“飛躍”。這也再次帶來美團本季財報,傭金收入上漲比例大于訂單數上漲的有利局面。充分顯示美團業務回歸常態的速度,相比較第一季度的情況,大為改觀。

美團財報中特別提及:“今年二季度,美團外賣新上線的品牌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10%。由于商家對在線流量需求的不斷增加,促進了其采用我們的在線營銷服務。因而,于2020年第二季度,我們的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實現了同比62.2%的快速增長”。

平臺總體的活躍商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590萬,同比增長6.7%至630萬,實際增幅并不大。這是因為餐飲行業商家的迭代變化速度快。即便是疫情期間,這一行業的基本規律沒有變化。

那么美團在財報中重點提到的品牌商家的增長,至少給美團帶來幾個好處:其一是穩定的商家結構、其二是客單價提升、其三是傭金增長、其四是服務提升、其五是對B端業務持續開展鋪平道路。

很明顯,盡管美團的交易用戶數量增長(相比其他互聯網平臺)依然緩慢(同比增長8.2%至4.573億),但二季度財報反應餐飲外賣的成交金額同比增幅達到了16.9%。對于外賣平臺來說,打破了低客單價的煩惱這一點意義重大。用戶在平臺消費單價的預期上漲,也能夠一定程度地緩解商家與平臺之間的矛盾。

在長期遭受平臺可持續發展的質疑后,疫情給了美團一個重要的喘息機會。隨著各類型本地生活服務商家的接入,外賣的定義也在擴展。萬物皆可送的配送服務,讓美團的剩余配送能力進一步被釋放出來。

“新”業務里有美團的未來

脫“困”這一點給美團新業務培養提供時間窗口。王興一直強調在具備成長性的新業務上加大投入。今年以來,美團在新業務的投入和探索上更是不余遺力,特別是對買菜業務以及社區團購業務給予厚望。

此前,《零售老板內參》在《美團再造美團》一文中已經分析過美團買菜對于美團的重要價值,一方面是消化現有的配送體系,避免陷入邊際效益遞減,更重要的是擴大用戶規模以及提高APP的打開率。另一方面,也是美團業務對進一步下沉的探索(尤其是社區團購)。

同樣,美團財報中也強調在單車以及電單車上的持續投入,這些生活中的高頻消費場景都將服務于美團用戶習慣的養成、數量的擴展、消費頻次的提升等等,而這些都是美團發展的桎梏。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酒旅業務,盡管在疫情下未能恢復,但這種疫情下整體行業的不景氣,給了美團超車機會。

過去美團的酒店業務集中在低線城市,低端品牌。高端酒店資源仍然掌握在攜程等老牌OTA平臺。而疫情期間,美團依靠自身(相對于攜程)流量優勢推出了高星酒店“超級團購”。

航空公司超低價隨心飛,高星酒店的“超級團購”,如果不是疫情,絕對是難以想象的事。

王興早在2017年就表示美團酒旅業務的競爭對手是攜程。疫情期間,攜程創始人梁建章親自下場認認真真做直播,前幾天還剛剛擁抱了京東,美團流量優勢(相對于攜程),疫情期間也足夠讓高端酒店愿意盡力一搏。

從去年開始,美團和阿里本地生活都轉向B端服務路線,在這條路線上,美團還有足夠的成長空間。而在此之前,美團在商家數量、質量上,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美團不是唯一一個在疫情中因禍得福的平臺,但確實是最懂把握機會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