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外賣員:每天送餐12個小時 請假也要當群演

一年前的夏日,陳鑫拉著行李箱,帶著2000元存款,第一次踏上橫店的土地。
“只要你帶著一個劇本來,就沒有拍不了的戲”“在這里只要你敢拼肯闖,就一定能成為下一個王寶強”……橫店,這個110余平方千米的浙江小鎮,見證著無數人的演員夢,也吞噬著他們唯一的本錢——青春。
試圖從群演做起的陳鑫,原本以為這里處處是機遇,伯樂早晚會出現。不過,現實多少有些骨感,在生存的壓力下,他開始了每天12個小時的外賣生活。但陳鑫沒打算放棄,“只要能在這里留下來,希望就可能在明天出現”。
請假當群演
穿著公司統一配發的淺藍色T恤,帶好頭盔,騎上摩托,外賣小哥陳鑫開始了一天的送餐生活,“上午10點多,一般不吃飯就直接開始送餐了,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點回去,算下來一天也有12個鐘頭在外面了”。
隨著劇組陸續復工,再加上暑期,外賣訂單也相應多了起來。“這幾個月外賣量多了很多,暑假之前單子挺少的,一單跑完才會再來一單,現在是兩單兩單的,往往兩單還沒跑完就又來一單。之前一天差不多跑25單,現在隨便一天就能有40單。”陳鑫說道。
外賣送餐員只是陳鑫在橫店的角色之一,雖然外賣業務繁忙,但并不影響陳鑫想要做群演的初心,這是他一年前來橫店的初衷。
“起初我特別想上電視,要是能在一部熱劇里當群演,我就可以和家人說這是我拍的戲!但是受到這么多的挫折后,我覺自己差得很遠,如果只憑運氣,根本成不了大明星,更多的還是得自己努力。”陳鑫坦言。
遇到群演和送外賣時間沖突的時候,陳鑫會跟站長說自己家里有事,或是身體不舒服,這樣通常都會得到1到2天的假期。
陳鑫說,“送外賣一個月30天都需要工作,想當群演就要請假,做群演的時間并不固定,我會在做群演的時候和站長請假過去拍戲”。
最近,陳鑫終于收到了好消息,過兩天他就要去劇組做群演了。
如今,隨著影視業的逐步復蘇,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在浙江橫店,各大劇組已經陸續進駐。7月以來,已開機拍攝的劇組有48個,籌備的劇組有63個,近8000位“橫漂”演員回歸。
在橫店停工的那段時間,即便是既沒有外賣送也沒有群演的單子,但對于陳鑫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聯系機會。陳鑫每天都看好多電影,跟著電影里的明星學表演,跟身邊的老群演們交流熒幕上演員的一句臺詞或是動作。
最希望能“有句臺詞”
做群演和送外賣,前者是夢想,后者是生存。
對比收入就能發現,做群演真的不為掙錢。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現階段橫店鎮內送外賣的人員一天能賺至少200塊錢,多的時候還能賺400塊錢,但是做群演8小時的固定工資是90元或100元,超出一個小時多給10元,一整天下來10多個小時就100多元。
收入低不說,做群演的辛苦程度也非比一般。劇組場務人員高瑞表示,剛開始做群演其實是非常辛苦的,像現在天氣特別熱,橫店這邊主要是拍古裝劇,群演們要穿著厚厚的衣服,一穿就是一整天,價格也不高。一般做群演做了兩三年就可以有臺詞,相應的收入才會漲上去,但這個過程是需要熬的。
“當群演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開始去的時候,就在片場等著,劇組需要什么樣的人就現場挑,那段時間連著好幾天都沒有被挑上,自信心和耐心都快被磨沒了。還有之前已經約好的戲,到了片場臨時說要換人,那自己也不能說什么,只能看著人家演。”陳鑫回憶道。
耗盡耐心只是第一步,在真正演戲后,困難還會更多。陳鑫告訴記者,有的時候一整天就演個“死尸”,還要往臉上涂好多東西,大太陽底下曬著皮膚特別難受,而且還不露臉。之前還有一場在水里的戲,當時沒啥感覺,收工后才發現腳都泡得發白了。
“爸爸媽媽其實挺反對的,他們想讓我找份安穩工作,別成天想著出名。其實我知道他們也是心疼我,受的這些累平時也不怎么敢和他們說。”陳鑫說:“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現在自己覺得錢都不是事,最大的夢想是想有句臺詞。”
夢想還在就夠了
在橫店,還有很多像陳鑫一樣的年輕人。
外賣員陳進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出于家庭環境以及自身條件的原因,自己其實心理很明白能實現演員夢的幾率為零,“但是沒關系,我給了自己很大試錯空間,只要堅持還是有希望的”。
如今,雖然更多的劇組開始籌備拍攝工作,對群演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并不意味著群演成名的幾率會增加。影視投資人邵嘉認為,別說做群演了,很多科班出身學表演的人,能夠成名的幾率都很小。而且成為一個出名的演員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從事表演行業的門檻可能很低,但是越往后會越艱難。
據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和上海戲劇學院官網顯示,4所院校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分別為575人、545人、539人和843人,共計2502人。每年這些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出名的都很少,群演們能夠成名的機會更加渺茫。
對于很多人到橫店想要實現自己影視夢想的現象,新元智庫創始人劉德良認為,大多數在橫店做群演或者從事其他行業的群體,首先是因為橫店有工作機會,能夠讓他們維持基本生活需求,讓人們在從事普通職業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在某天脫穎而出,逐漸走入核心圈子,但真正能脫穎而出的少之又少。
在影評人劉暢看來,2004年,王寶強因為出演《天下無賊》里面的“傻根”一角而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演員”的提名,也因此而走紅。王寶強給了太多普通人想要成名的希望,但現實是國內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王寶強。
晚上11點40分,陳鑫送完最后一餐準備回到他租的房子里,陳鑫和3個室友一起合租,他的室友都是工廠里的流水線工人,也有著想表演的夢想,他們都為自己光明的未來努力地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