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電單車日單量破200萬,共享單車之戰還沒完

共享單車之戰硝煙未滅,這一次,美團又要用共享電單車與滴滴、哈啰“一決高下”。
據美團兩輪事業部公布的消息顯示,近日美團電單車的日單量已突破200萬,與6月份公布的100萬日單量相比,足足漲了一倍。
在電單車市場持續加碼也正符合美團目前在出行領域加快布局、深化本地生活服務的發展走向。據第一財經報道,僅今年上半年,美團就已在各地投放了幾十萬輛共享電單車。6月16日,美團宣布將兩輪事業部等其它部門調整至美團平臺,相關負責人直接向美團平臺負責人李樹斌匯報。
與共享單車相比,共享電單車有兩大優勢。首先,電單車借腳踏或電瓶的助力可獲得更快的騎行速度,能夠解決用戶3-10公里內的中短途出行需求,這是傳統共享單車遠遠不能相比的;其次,由于電單車擁有更高的使用率和使用單價,相比共享單車,投放電單車所帶來的收入增長會高于成本增長,可能使企業實現盈利。
事實上,最早入局共享電單車市場并占據絕對市場優勢的是哈啰,但受制于大多一二線城市對電單車騎行的政策限制,2017年就已投放的哈啰電單車并沒有得到大量使用和推廣,直到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公布,共享電單車才擁有了新的發展契機。
截至2020年2月底,哈啰電單車已入駐320多個城市,且大多為二、三線城市,哈啰出行負責人4月份曾向媒體表示:助力車業務會是今年高速發展的業務,增量速度將趕超單車,并且已經實現盈利,市場份額達到70%。
網約車巨頭滴滴在電單車市場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目前青桔和街兔電單車已在全國超150個城市運營。今年3月,其所屬的兩輪車事業部正式升級為滴滴的獨立事業部,在滴滴出行公布的新三年“0188”計劃中,兩輪車業務將承擔每日1億單中的40%。
隨著共享單車市場此前一輪的“洗牌”基本完成,共享電單車市場儼然已成為幾大玩家的新一輪爭奪對象,大量投放新車成為三家公司的共同計劃之一。據悉,今年哈啰、滴滴都將新投放超百萬輛電單車,而美團則計劃投放200萬輛。
目前先行者哈啰已面臨著來自滴滴、美團兩大競爭對手的追趕。截至2020年6月,哈啰電單車平均日單量約為400萬,而滴滴和美團分別達到300萬和100萬日單量。
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單車,此次有資格入局競爭的只剩下幾位“大玩家”。與幾年前共享單車的概念剛興起時相比,如今市場各方對共享電單車的態度顯得更冷靜、謹慎,但共享電單車能否形成健康的運營模式,最終跑通掙錢,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