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線下聯盟小店達105家店 覆蓋55個城市

8月10日,三只松鼠第100家聯盟小店在蕪湖開業。加上同步開業的5家小店,松鼠小店共計達105家,此時距離首批小店開張尚不滿一年。至此,松鼠聯盟小店在全國12省份55座城市落地生根,主要覆蓋華東區域,輻射華北、華中、東北等其他區域市場。
“助力年輕人創業,讓天下沒有難開的零食店”,這是三只松鼠聯盟小店成立之初就提出的使命。然而,相較來伊份、良品鋪子的線下先發優勢,三只松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如何實現線下規模和效益的雙重提升?成為擺在松鼠人面前的一道現實命題。
松鼠聯盟小店不一樣
8月9日,第100家聯盟小店開業前一天,三只松鼠聯盟店事業部“85后”總經理郭廣宇(花名:鼠小瘋)提早來到店里,為第二天新店的開業做足準備。2018年5月,他受命負責線下小店拓展,始終沖在業務一線。對于線下門店的模式打法,他一直在思考。
松鼠聯盟小店新形象
在郭廣宇看來,聯盟小店和直營店,兩者在三只松鼠線下布局戰略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直營店定位品牌體驗店,更多是品牌輸出的一個綜合性載體,一般置身人流量密集場所,商品品類較多,占地面積較大。
聯盟小店更注重本地商圈的打造和用戶的便利觸達,倡導店主個人IP與品牌IP的“聯盟”,借助店主實現品牌本地化融合,構建松鼠生態圈,建立以情感體驗為核心的商業關系,做到“千店千面”,攜手年輕人創業,體現經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和諧統一。
和一般概念上的加盟店不同,松鼠聯盟小店在布局之日起就自帶特定基因。小店不會收取加盟費和保證金,而是采取年費模式,持續幫扶店主,全程參與小店選址、裝修、經營等各個環節,為小店店主提供一站式賦能指導服務,“資金不足沒關系,我們以后會有金融服務,不會選址,我們有模型幫你選,員工沒經驗,我們免費培訓。”郭廣宇說。
但有一點,不是誰都可以開,不是有錢就能開,申請人年齡必須在18到35歲,并且要通過松鼠嚴格的篩選,只有通過篩選,認可松鼠價值觀的年輕人才能成為聯盟對象。截至目前,后臺統計申請開店人數超萬人,每天仍在以四五十人的申請人數遞增。最新數據顯示,除了已經正式開業的105位小店店主,有近50家店鋪正在籌建中,近300人已通過層層篩選進入選址階段。
店內陳設
為了更好地服務主人和小店店主,三只松鼠建立“松鼠小店APP”提供貨品及數據服務,建立了“達爾文系統”給店主充分的操作后臺,自定義零售價、設置會員小程序、發放優惠券等,最大程度實現店主“個性化經營”。
凸顯小店店主的自主性,形成經營自驅力,這在郭廣宇看來,是松鼠聯盟小店相較于普通加盟店最大的特質。
模式好不好,關鍵看盈利。經初步統計,2018年開業的17家松鼠小店中,47%的店已開始盈利,有小店不到8個月累計銷售額超250萬元,凈利潤最高達30余萬元。
細心的消費者可能會注意到,相較于前期開設的松鼠小店,第100家聯盟小店的門頭形象改成了“三只松鼠聯盟小店”,店主個人IP形象突出醒目,以店主個人IP形象,輻射周邊社區,強化消費者視覺感官體驗。
開業當天
“在帶客到店的貨品品類上還要加大研發,豐富品類,保證一年四季都有主打貨品,而不是過度依賴堅果。”郭廣宇表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小店盈利的延續性,平緩盈利曲線,維系店主積極性。
后來者如何逆襲?
橫向對比會發現,業內部分企業線下門店均已做到2000+量級,更有企業計劃2022年達到一萬家門店的規模,實現品牌從區域向全國的擴張。
然而,線下大規模擴張導致費用高企,包括全渠道建設、新市場的布局、信息及管理技術投入、各領域高級管理人才的引進等,線下的急速擴張在保障企業營收增長的同時,極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如何把線下的管理做好,特別是人員管理,這是線下戰略必須重視并解決的問題。”章燎原曾表示,管理與效率將是線下面臨的兩大挑戰,也是兩大難點,規模固然重要,但根本的驅動在于數字化。
郭廣宇認為,零售的本質是商品、服務、營運效率,數字化對零售的組織是重構,相較于從前分采購、市場、營運這些非常有專業性的部門架構,未來可能組織會變得虛擬,對從業人員能力結構進行調整以及業務流程再造,打通整個鏈路,形成閉環,追求的結果是商品周轉更快,人的效率更高。
“傳統的管理是有邊界的,人員以及經營半徑等等,而數字化能夠很好地打破這個邊界。”郭廣宇舉了個例子,松鼠家正在研發的系統最終能夠實現總部、經營顧問與店主在線協同,消除物理空間上的阻隔,并與店主共享數據分析,便于即時調整經營策略。
三只松鼠云中央品控中心
以三只松鼠“中央品控云”為例,通過數據IT化,把產業鏈和末端消費者連接起來,通過數據流倒逼上游供應鏈持續改善。例如碧根果產品,用戶評價超過400萬次,帶給整個供應鏈最直觀的產品反饋,使得整個供應鏈的質量效率、體驗效率、成本效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利用數字化優勢,實現供應鏈的前置和組織的高效率,同時給用戶帶來新鮮感知,這也成為了三只松鼠未來十年遵循的經營戰略,并在松鼠新時代伙伴大會上與供應商分享,獲得高度價值認同。
開店加速度 唯“快”不破
對于線下小店戰略的打法,松鼠老爹章燎原有三點思考,目前已付諸實踐,并在探索中形成松鼠“攻略”。
一是基于產品本身,一方面對松鼠的核心SKU進行創新設計,把經典的大頭裝堅果、約辣、豬肉脯等零食打造成適合線下門店售賣的產品;另一方面,發揮三只松鼠的供應鏈優勢,每個季度推出獨創性的單品,并升級小店的邊緣產品,豐富小店產品線,更好地服務線下消費者。雖然現在小店的體量比較小,但已經在開始嘗試定制化禮包。除此之外,還會根據時令特點,推出不同的主題活動。
二是打好情感牌。以松鼠的產品和IP提升線下店的形象和內涵,增加用戶粘性。小店主享受到業態升級的紅利,也更有動力把更多優秀產品推薦給線下消費者。
三是為小店提供數字化產品方案。保持線上效率先進性的同時精準觸達,柔性匹配每一種業態的商品,提供不同的消費體驗。
2018年,小店開業10家店,今年二季度落地60家,第三季度預計再開突破60家,在數字化賦能下,面對越來越多的開店意向登記,小店團隊的壓力是巨大的。為了加速審核流程、節約人力成本、提高人效,郭廣宇在第二季度帶領團隊重塑了開店鏈路,并對松鼠小店APP進行了改版調整,并于8月1日正式上線新版APP,以期通過數字化加快小店事業進程。
松鼠聯盟小店布局圖(截至8月10日)
“未來我們將以華東為核心組建10支城市群戰隊,以更敏捷小顆粒的方式去深入線下,實現小店布局的密度化。”郭廣宇表示,依托規模、數字化和品牌優勢,松鼠聯盟小店將深度下沉到每一個區域,在推進華東中心區域密度化的同時,依然會關注全國其他區域的布局與發展,“比如東北,目前業內門店布局極少,對我們來說是個潛在的巨大機會。”
從純線上到線上線下雙輪驅動,三只松鼠因時而變,正向著“制造型自有品牌多業態零售商”的目標定位轉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