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蔬菜進社區,本來鮮與武漢市民共克時艱

聯商網消息:“真的謝謝你們,希望本來鮮能夠成為百年老店。”2月6日,陰雨綿綿的武漢市區,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哽咽著感謝武漢本來鮮(本來集團旗下社區生鮮店)。
這是武漢封城的第15天,火神山醫院交付的第5天,也是本來鮮第四次為困在武漢城里的人送補給。
這一次,本來鮮聯合山東魯鮮生,聯合當地社區服務人員,將愛心蔬菜送入社區,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門口,為武漢民眾提供生活保障。
給社區送菜
13:54,本來鮮金龍店長陳鵬帶隊抵達金龍花園小區,他們冒著小雨,將成箱的蔬菜拆分打包,聯合社區服務人員,一起將白菜、西芹、黃瓜、西紅柿、青椒等多種新鮮蔬菜打包派送,經過4個小時的奮戰,終于將大批量的菜順利送到住戶家中。
現場雖然忙碌,卻出奇的安靜,陳鵬表示:“我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能聚集,因此現場所有工作有條不紊,沒有喧嘩吵鬧,并及時消毒防護。”
沒有人大聲喧嘩,不多耽誤一刻,不休息,除了做好防護,這是他們冒著風險逆行的最好保障。
愛心蔬菜進社區現場
與肺炎定點醫院僅一街之隔
15:30,本來鮮陽新路店長彭勇峰也帶隊將蔬菜運達棉花街南城社區和養老院,這里與肺炎定點醫院僅一街之隔,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配送。
“整個過程,沒有什么話,就跟打仗似的。”彭勇峰的心里不是沒有緊張。此處有一部分住戶是行動不方便的獨居老人,為了減少他們外出的風險,本來鮮和社區工作人員直接將蔬菜送上門,保障老人的基本需求。
在疫情面前,本來鮮勇敢逆行,力保民生,得到當地社區單位的認可。
只為了讓他們有菜吃
為了這4個小時的工作,本來鮮的工作人員已經準備了好幾天,每天都忙到飛起。看似簡單的送菜工作,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但他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就像本來鮮陽新路店長彭勇峰說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武漢百姓有菜吃。”
他們表示:“武漢目前疫情形勢嚴峻,有很大一部分片區是不具備開業條件的,但未來我們會選擇性嘗試開店,目的就是維系、滿足民眾日常生活所需。”
緊張有序的打包現場
是使命,更是戰斗
2017年7月,本來鮮正式在武漢啟動,目前主要開設在武漢、成都、長沙、鄭州、天津、上海等城市。
自此次疫情爆發以來,本來集團在全國范圍內,集中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商品供應。
2020年1月24日起,本來鮮攜手順豐,連續三天免費配送24噸食材,保障武漢一線醫護人員的基本需求;1月31日,本來生活網恢復22城生鮮配送;2月6日,本來鮮攜手山東魯鮮生,愛心蔬菜進社區,滿足民眾生活需要。
對每個本來人來說,送菜這件事,只是他們的日常工作,而在此刻的武漢,這簡單的堅守,是給武漢市民最大的支持,是對這一場疫情戰無聲的付出,是使命,更是戰斗。
彭勇峰相信,就像2003年的非典一樣,這一場疫情總會在不久的某一天,徹底消失,每個人的生活里,會再次灑滿陽光。而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堅守職責,與武漢市民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