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樹上熟到全紅,盒馬聯手中化在家門口種草莓

聯商網消息:12月2日,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與盒馬,在上海共同宣布“葲葒草莓”上市,并將在盒馬全國門店陸續開售。
據了解,自2019年6月雙方啟動戰略合作以來,盒馬和中化在全國鎖定了14個草莓基地,分布在不同城市的盒馬門店周邊200公里范圍內。雙方用了長達半年的時間,來進行這場中國農業領域中沒有過的大型“草莓實驗”。
至于為什么雙方合作種草莓。中化集團農業事業部總裁覃衡德表示,盒馬是國內新零售業的引領者,中化農業是中國農業服務領域的國家隊與主力軍,雙方的戰略合作覆蓋了從農產品的生產種植、流通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環節,將快速推動中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認為,“葲葒草莓”是對農業產業鏈的一次大膽重構。先從一個水果單品入手,改變了消費者端和上游農業端長久存在的難點和痛點,也是對“新零售+新農業=最佳供應鏈模式”的又一次驗證。
“這只是一個開始,‘葲葒草莓’的成功經驗會復制到其它水果中去。“侯毅表示,盒馬希望能和中化一起,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好商品,也進一步推動中國農業的標準化、數字化、規模化、品牌化。
盒馬的數據顯示,顧客對于草莓這一時令水果的消費痛點主要有三個:不新鮮、不好吃、不安全。常見問題比如,草莓底部的“白屁股”明顯;香味不足,甜度不夠;也因為草莓非常嬌嫩,容易爛;還有很多顧客擔心草莓的農殘超標。
要克服這些痛點給消費者打造一款全新的草莓,必須上溯到農業種植端,從源頭解決問題。從整個行業來看,源頭不可控、供應鏈過長、缺乏統一標準,導致消費者買不到好草莓,吃不出童年記憶中香甜的草莓味兒。
雙方在盒馬覆蓋城市的200公里范圍內就近建設基地,便于草莓在9成熟狀態下采摘之后,通過最短供應鏈配送到店到家,保證消費者看到的是“一紅到底”的草莓,并且只賣1天。
盒馬基于數據分析,對上游提出質和量的要求,而農民只需要專心種植生產,不用擔心“怎么種、賣給誰”的問題。同時,中化作為基地“大總管”,從農資、種植技術到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全面賦能。
在位于上海青浦白鶴鎮的草莓大棚里,農戶蔣先生介紹,自從與中化和盒馬達成合作以來,基地以中化提供的種植方案為基礎,利用智慧農業系統,記錄草莓的產區環境、生長日志、農事記錄、品質檢測以及采后等的全過程。每一個購買了“葲葒草莓”的消費者,都可以在盒馬App上看到這些溯源信息。
像上海青浦這樣的14個基地,分布在中國各地。為了實現如此大規模“草莓實驗”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管理,中化MAP專門組建了6支共50人的團隊,分布在各處,為草莓保駕護航。
盒馬和中化也公布了一個3年目標和5年展望,葲葒草莓有望在2022年突破10億元市場;并且,經過草莓項目的探索與沉淀,未來5年內可在番茄、柑橘類、葡萄類、蘋果類,梨、桃類等品類上,快速復制訂單農業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共建供應鏈,打造優質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