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輕別離”:丁磊就是個商人 曾“點殺”離職高管

丁老板怒斗前高管,甩業務賣錢,裁員數千人,砍部門眼睛都不眨。當初丁磊不重視媒體業務,高管拿不到上市公司期權獎勵,看不到上升通道而紛紛出走。都說京東沒有二把手,網易又何曾有過二把手?
今天網易公司不得已對周末刷屏的文章《網易裁員,讓保安把身患絕癥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進行了回復。估計讓網易沒想到的是這份聲明發布不久,便被網友吐槽得體無完膚。
過去丁三石身上一直自我包裝著奮斗、文青、理想的標簽,但這些年網易在朝著相反的方向奔去。丁老板怒斗前高管,甩業務賣錢,裁員數千人,砍部門眼睛都不眨。
當初丁磊不重視媒體業務,高管拿不到上市公司期權獎勵,看不到上升通道而紛紛出走。都說京東沒有二把手,網易又何曾有過二把手?
網易一直是輕別離的,從網易走的人大都不痛快,也很少見到在網易出現什么造富神話。
01
丁磊的網易
2019年,丁磊再次以1,216.2億元的身家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八。
長期以來,丁磊一直持股網易上市公司股權約45%左右,是絕對意義上的大股東。
除開丁磊個人持股,網易的其他大股東,幾乎均是貝萊德、拉扎德這樣的專業投行機構。
這在互聯網行業中實屬罕見。相比之下,馬云持股阿里巴巴6.2%,馬化騰持股騰訊約8.6%,而任正非更是只持有華為的1.4%。以騰訊為例,這家市值超過3萬億港元的超級巨頭,幾乎每年都會傳出員工持股的增持計劃。
2009年到2011年,騰訊就曾給員工發過兩輪股權獎勵,惠及3200多名員工。2017年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高科技公司的騰訊又一次宣布,將發行合計約1787萬股新股,獎勵10800名員工。
此后的一年里,馬化騰更是提出了“全員持股”的理念,并逐步落實。而華為更是激進,為了不受資本市場的綁架,華為選擇成為一家100%由員工持股的民營企業。
在華為內部,有工會來具體實行員工的持股計劃,2018年參與人數為96,768人,參與人僅為公司員工,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機構持有華為股權。小米在去年上市期間內部流傳:前100號員工在小米上市后成為億萬富翁,前1000號員工成為千萬富翁,百萬富翁則多如牛毛。
在企業管理中,股權激勵一直都是頗為有效的手段。通過合理設置,進而提高員工士氣和績效,是時下不少新經濟企業吸引優秀人才并讓其伴隨公司成長的重要激勵手段。反觀丁磊卻幾十年如一日,牢牢將網易這家企業把控在自己手中。網易更像丁磊的私人公司。
我們幾乎沒有見到過丁磊用股權激勵員工的新聞,但是卻能經常見到網易高管因為拿不到上市公司股權獎勵而憤然離職的。丁磊對控制權有陰影。 2000年網易上市之際,丁磊聘請國際職業經理人團隊,當時請到臺灣人黎景輝擔任CEO,自己轉任首席技術官。
這演變成2001年最熱門的互聯網話題“丁黎之爭”。那次紛爭中,黎景輝和陳素貞先是趕走了負責運營的副總裁關國光和財務總監何海文,但他的團隊并不能和丁磊融合在一起,并發生了巨大的矛盾,甚至試圖趕走丁磊。
最后,丁磊憑借著超過5成的絕對控股權重新翻盤。一朝被蛇咬的丁磊再也不愿將權柄假于他人之手。但這樣做的后果,或許終將使得網易上下難以同心同德,優秀人才的大量流失,個人偏好對于業務軌跡的過重影響,都使得網易始終難以成為一家超一流的巨頭公司。
02
點殺離職高管
《鏗鏘三人行》有一期的嘉賓是吳曉波,吳曉波在節目上說:我見過的大富豪中,幾乎沒有一個是快樂的。 竇文濤好奇的問:沒有一個?吳曉波想了一下:哦,有一個,丁磊。
丁磊的日子一直過的不錯,2008年不參加團購大戰,2009年不參加視頻大戰,2011年也不參與其郵箱業務緊密關聯的云盤大戰,既規避了燒錢風險,也規避了業務拓展的可能。程苓峰說:如果說誰是中國互聯網上最保守、最有耐性、最可能活上一千年、等著先烈們都死光了才去收拾戰場的,那一定是丁磊。
2018年網易好不容易想在直播上插一腳,去年初網易副總裁王怡許諾投下十個億聯動網易直播和電競,錢還沒投,后腳就因為太燒錢被丁磊關停了。網易離職高管這樣評述丁磊:吝嗇、保守、隨意、缺乏耐心和長遠眼光。
有關丁磊和離職員工的矛盾是出了名的。網易高管的離職率向來高得驚人,以門戶事業部的總編、副總編為主。YY的李學凌、雪球的方三文、陌陌的唐巖,這些離職的網易高管幾乎都與網易交惡。 最知名的當屬YY老大李學凌。
2003年,29歲的IT名記李學凌出任網易總編輯。2005年李學凌提出:把網易旗下的房產、游戲、汽車和科技4大頻道獨立出來,成立自負盈虧的公司,管理者對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權。
這項建議被丁磊采納,不到半年的時間,李學凌負責的網易房產頻道有了40萬人民幣的月營業額。不久后網易房產就被賣給了搜房網,“賣了之后李學凌才知道”。
5個月后,李學凌心灰意冷話別丁磊,決定以后不再受制于人,創立游戲資訊多玩,開啟了另一番天地。2014年11月,網易發布公告表示,YY直播從未獲得過網易公司關于直播《夢幻西游2》的任何授權。
但后來當斗魚和虎牙撤掉《第五人格》專區,網易卻出來暗指騰訊非法競爭。這雙標加的方式可以說非常明顯了。 那一年網易開始逐個點殺離職高管。
2009年時任《大話西游2》產品總監的魏劍鴻離職,并帶走了大話團隊20余人,成立擎天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推出《封神》。
2014年5月,擎天柱公司創始人魏劍鴻被警方帶走,調查指向該公司的“封神”系列游戲涉嫌抄襲網易的“大話西游”系列游戲。騰訊曾兩次注資擎天柱,事發時騰訊已占股30.6%。
2014年12月10日,陌陌即將登陸納斯達克的前1天的緘默期。
結果網易突然列舉了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的三宗罪:唐巖在網易工作期間創辦陌陌;唐巖向其妻子做創始人的四度廣告公司輸送上百萬元經濟利益;因個人作風問題曾于2007年被中國警方拘留10日,未告知網易。結果此公告招徠前員工的一致抵觸。
猿題庫CEO李勇(原網易總編輯)、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原網易副總編輯)、蟬游記CEO郭子威(前網易總監)等均指出網易所述并非事實。李學凌發微博稱:公司故意黑前員工,屬于節操盡碎,晚節不保。
縱然三人會成虎,如果是與一個人的矛盾當屬個例,但如果是同一類人群有同一種特征就應該反思問題的源頭了。阿里的文化是奮斗;鵝廠騰訊被認為是安逸、價值至上;網易的文化和價值觀是模糊的,沒人有清晰的印象。
是奮斗嗎?但錯失了那么多互聯網的浪潮,網易看起來總在迎難而退;是安逸嗎?但不時爆出的賣公司裁員、把離職的前員工送進監獄、把沒離職身患癌癥的員工架出工位,這真的很不安逸。
網上有個說法很有意思:“網易的所有業務,底層邏輯都很像養豬。搞一個小豬仔,認真養,好好養,養大,摁住,放血,掙錢。完美閉環。”
03
“商人”丁磊
十年前,網易CEO丁磊獲得了“2011粵商菁英年度人物”稱號。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丁磊表示,自己不是為了賺錢去創業的。如果因為自己有錢就被人稱作商人,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侮辱。在一次接受《人物》的采訪中,丁磊剖析自己:“我性格直接,包容性差,所以只能給自己標一個真小人,而不是真君子。”
當時他陷在沙發里,放松愜意,“但是坦蕩蕩很重要啊。”“真性情”,“孩子氣”,是媒體人給丁磊貼上的標簽,但仔細觀察丁磊在網易商業活動的操盤中卻能發現,“在商言商”,“殺伐果斷”的老江湖,或許更符合丁磊的生意哲學。
以網易考拉為例,在這款產品的研發運營過程中,丁磊不可謂沒有花了心血。在選品連褲襪的時候,一開始選了一家意大利供應商。丁磊自己穿,也讓家人一起試穿,發現可能是因為歐洲人體型和中國人的差異的原因,襪子穿上后會慢慢滑下來,他不滿意,讓團隊再去找,跟日本公司的技師去商量,怎么生產適合亞洲人襪子,最后生產出現在嚴選上的這款襪子。
后來,丁磊驕傲地告訴媒體,自己一眼就能看出來女生身上的絲襪是80D還是180D。網易考拉曾經承載了丁磊巨大的期望,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喊出在電商戰場“再造一個網易”的口號。
但隨著運營成本的日益高企,面對著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丁磊終究還是將網易考拉賣給了天貓國際。網易的一名員工在脈脈上留言道:“面對網易這個公司,心中無比失望……考拉成立四年,連續九個季度跨境電商國內份額第一,真的是一手好牌,然后被賣?真是想不通。
美團虧損九年,拼多多虧損四年,京東在盈利前也連續虧了無數年,老板都沒有放棄,而考拉,才四年,被放棄了……”不掙錢,就賣掉。手持45%以上股份的丁磊,跟游戲這一現金流極其優異的業務打慣了交道的丁磊,沒有咬牙梭哈的鋼鐵神經,但卻有著足夠“知進退”的理性。
進入阿里體系后,由于考拉與天貓國際業務具有較大的重疊部分,交割期結束后必將迎來相應的調整和人員優化。而落袋為安的丁老板,卻無暇顧及這“窗外風雨”。在鋅財經的報道中,網易考拉的員工張桐就曾表示,從過年后到現在,人員流動明顯加快,“基本上和我對接過的人都離職了。
在內部系統里,很多聯系人的頭像已經變成灰色了。”在闡述的過程中,他還透露出了其他部門的窘境。“去年教育產品線那邊經歷了一輪調整,包括之前的味央,裁員力度非常大,一個朋友和我一起進來網易,去了味央,就在這一波被裁掉了。”
2019年以來,關于網易裁員的消息頻出。7月,有報道稱網易傳媒“變相裁員”近2000人。網易給予了否認。同月,網易游戲傳出裁員10%,官方同樣暗指不屬實。10月25日,網易有道被媒體爆料,稱其為上市做準備,啟動裁員計劃。
網易有道則回應是為了提升效率,做的正常調整。2018年一年網易扔掉了網易直播、網易金融、網易漫畫。在網易二十余年的發展史中,“斷臂求生”已經見怪不怪,對丁磊來說,除了那顆不斷跳動供血的“游戲”心臟之外,似乎沒有什么業務是不可以“斷”的。
但是,這一樁樁業務背后,是成百上千的家庭,是成百上千次潛在《讓保安把身患絕癥的我趕出公司。我在網易親身經歷的噩夢!》的刷屏文章,是一個又一個新的“李學凌”們的憤然出走。
而這一切的背后,與丁老板在股權,業務,以及人員管理上的“保守”,或許多少有著一定的關聯。
(來源:市界 作者:李曙光 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