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大戰前 這22家電商卻被集中約談

2019-11-02 會文 東方網
瀏覽

“雙十一”將至,歷年來的“雙十一”除了創造高銷售額之外,也伴隨著消費者的投訴和商家權益受損的問題。

為此,11月1日下午,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通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委、上海市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召集拼多多、美團點評、國美在線、小紅書、餓了么、健一網、藥房網、途虎養車、洋碼頭等22家本市重點電商企業召開“規范‘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約談會,督促電商企業落實有關要求,規范促銷行為。

會上,相關部門通報了今年以來網絡市場發展和監管情況。2019年,上海網絡交易市場繼續保持健康平穩增長,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存在虛假宣傳等問題。今年1-9月,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涉及網絡違法廣告、不正當競爭等案件2000余件。其中社交筆記、視頻直播、網紅導購中的一些電商主播為了博眼球,沖銷量,對商品做虛假宣傳,甚至以詆毀競爭對手商譽的方式變相抬高自己。

二是部分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主要包括一些低價拼團類商品質量不過關,尤其是鞋帽服飾,“賣家秀”和“買家秀”差異巨大;部分電腦平板、手機數碼類商品以舊充新,涉嫌二次銷售;海淘類商品(化妝品、母嬰用品等)存在假貨,真偽難辨。

三是部分經營者不履行合同約定,隨意更改促銷活動規則。由于網絡集中促銷活動的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傳播面廣,一旦有商家因促銷規則設計不當而擅自進行變更調整、甚至取消訂單,往往會引發消費者集體維權。

四是部分電商平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不到位,對入駐商家的資質核驗不嚴,容易讓一些沒有證照的違法商戶混入平臺經營;對海量商品服務的信息管控不力,缺乏有效檢查監控手段,導致一些違禁商品仍可通過平臺銷售。

針對電子商務市場存在的問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求上海本市電商企業在平臺治理、質量管控、信息披露、公平競爭、食品安全、廣告合規、藥品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依法依規開展網絡集中促銷活動。提前制定促銷活動訂單飽和、物流配送及網絡安全事件等應急預案,暢通客戶服務熱線,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和商標權利人投訴。建立并落實個人信息保護、平臺先行賠付、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等制度。嚴格落實平臺對商家發布行為的審核責任,不得利用網絡促銷活動實施詐騙、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來源:東方網 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