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連鎖機構愛樂樂享大規模關店

2019-10-21 玥玥 獵云網
瀏覽

近日,愛樂樂享官方網站發布了致會員家長的一封信,創始人任重首次對多家直營店突然倒閉的事情進行官方回應,稱由于3月以來的外部經濟形勢、重慶盟商中心倒閉帶來品牌負面影響等原因,愛樂樂享運營舉步維艱,每個月都要虧上百萬,并表示“不會跑路”,正在想辦法解決會員上課問題。同時,愛樂樂享北京朝陽區大悅城店上百位會員家長,來到店門口進行維權。

獵云網趕到現場時發現,愛樂樂享朝陽區大悅城店已空無一人,大門緊閉。但店內一應設施完備,墻上甚至還懸掛著十周年店慶的標語,玻璃門上卻被貼上了帶有“大悅公寓管理處秩序維護部”字樣的封條。

同樣醒目的是維權微信群二維碼,以及物業貼出的關于解除租賃合同的公函。公函中指出環球愛樂(北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愛樂樂享朝陽區大悅城店所屬公司,系智童啟德(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已拖欠租金一月有余,且于2019年10月17日無故停業,導致顧客無法正常上課且向物業投訴維權,視其違約情況,將單方面解除合同。

倒閉問題早有征兆

企查查上顯示,愛樂樂享(智童啟德(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注于0-6歲幼兒教育的連鎖培訓機構,致力于提供音樂、體育、繪畫、英語、趣味廚藝、游泳等幼兒早期興趣培養,其法人代表為任重,全國擁有150余家門店,曾于2018年12月獲得老鷹基金投資。目前已存在自身風險16條,其中發生在2019年,由于服務合同糾紛成為被告的有5起,訴求是要求愛樂樂享退還預付課程費用。

據了解,自今年4月開始,愛樂樂享就被曝出重慶、成都等多個地區門店相繼關閉,并出現拖欠員工工資,家長退費遭遇高額手續費,甚至拒絕退費等行為。8月后,其總部所在的北京地區,通州萬達中心店、豐臺大峽谷店等也由于租金問題關閉。10月16日朝陽大悅城店也發布通知將暫停營業,并于當日下午3點清退了員工和學員。

“孩子8個月了,需要上早教課,家附近就有兩家選擇,上完體驗課我決定選擇愛樂樂享。10月份才剛交了13000元買了60節課,一節課都沒上呢,突然就被通知愛樂樂享關門了,還有很多寶媽當時交了幾百節課的錢。”愛樂樂享朝陽區大悅城店會員家長汪女士對獵云網說,“現在我所在的維權群人數已經滿了,達到500人了。”

早教行業成跑路倒閉重災區,創業者艱難,消費者委屈

自今年年初,早教行業頻頻出現機構倒閉、跑路事件。據媒體公開披露的消息,其中包括凱瑞寶貝、歐拉早教、馨哈早教、盒子菲兒、花園寶寶等。

從目前倒閉的早教機構來看,目前多分布于一二線城市,以北京、上海等地為主。大部分為加盟連鎖品牌,有多家店面、年費制,品牌口碑并不差,且已成立多年。導致倒閉的原因,多是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盲目擴張,以及店面轉讓出現股權糾紛等。

在機構出現問題時,大部分創始人都如任重所說,“始終相信,這次危機和以前的一樣”,一定能渡過難關并轉好。因此機構在倒閉、跑路前,基本都出現通過打折、贈課等促銷手段,再“圈一波錢”的行為,但都未能挽回敗局,最終導致家長四處維權無門、員工集體仲裁討要薪資等,為行業帶來不良影響。

自去年進入寒冬,外部經濟環境緊張時,便有投資人提醒業者,當前經濟形勢、背景環境復雜,教育培訓機構一旦出現問題,大部分不能如以往平安渡過,創始不應再抱僥幸心理,需要謹慎處理,及時關閉有問題門店,良好處理消費者問題,斷臂求生。然而現實是,很少有機構愿意適時放棄多年經營取得的驕人成績。

機構倒閉后,創始人的解決辦法通常有跑路,以及通過低價、免費轉讓店面,聯系其他品牌機構接手用戶、完成剩余課時,按合同登記退款等方式處理,選擇后者的創業者,想來也面對極大艱難和“委屈求全”。

但即使如此,消費者也并不該成為業者創業失敗的無辜受難者,大部分消費者并不能接受這種解決方案。他們在選擇前,通常都進行了對比。多數消費者并不滿意機構無奈之下選擇的委托機構,或者擔心委托機構是否將自己當“親用戶”對待。選擇退費的消費者則認為流程不合理,“退費情況出現,是因為他們自身原因導致,他們是違約方,為什么要按合同扣除我們大額手續費,讓我們付出代價。”愛樂樂享會員王女士表示。

對此,相關律師也表示商家的確存在違法行為。根據我國《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因為經營不善或者拖欠房租等自身原因閉店,無法繼續履行合同,應該自行承擔違約責任。

行業競爭加劇,考驗品牌長續經營能力

20世紀末,早教理念傳入中國,紅黃藍等大量中國本土早教機構崛起,美吉姆、金寶貝等國際品牌也先后進入中國,并獲得快速發展。

近來來,消費升級、政策支持等因素,更讓早教行業獲得了“爆發”式的發展。據2018年《中國早教藍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已破2000億,預計2020年將達3000億元。

現階段,市場上早教品牌眾多,多以連鎖加盟形式進行規模化、提高市場份額、推廣品牌,運營管理較難,市場競爭加劇,獲客成本日益高漲,很多機構為獲客,不計成本的進行低價促銷、補貼用戶。一二線城市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下沉市場成為早教機構主流選擇。

然而,市場競爭中,頭部機構更具優勢。“早教行業課程差異化并不大,行業壁壘主要體現在品牌知名度、管理運營服務層面,頭部品牌經過多年連鎖加盟管理摸索,已經形成一定的標準化,而中小品牌則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業者表示。

另外,隨著促進行業規范政策的不斷出臺,機構運營需要投入更多成本,許多不合規的機構倒閉,但行業內仍缺少辦學資質認證等政策法規。而大部分早教品牌采用預收款模式經營也備受詬病,預收款保證機構擁有良好現金流同時,也埋下了隱患。通常早教機構,需要三、四百萬元的單店投入,用戶生命周期較短,在保證后續穩定招生的情況下,仍需3-4年時間才能收回成本。機構往往將預收款投入擴張,一旦經營不善,資金鏈很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