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烏鎮互聯網大會,探探CEO王宇談當代年輕人共同文化記憶

2019-10-20 余愷威 IT之家
瀏覽

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隆重啟幕。作為一年一度全球互聯網業內關注、權威頂尖的互聯網盛會,此次大會云集了全世界互聯網行業頂尖的企業創始人、專家、學者萬余人參加。探探CEO王宇與時藝多媒體總經理林宜標、英皇集團執行董事楊政龍等人應邀出席當日下午的“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并就當代年輕人與互聯網的聯結做專題討論。

圖說: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上,探探CEO王宇正在發言。

論壇中,王宇表示探探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社交領域的領導者,是全球第二大的社交交友應用。成立已有5年的探探基于大數據智能推薦和全新互動模式,根據用戶的個人資料、位置、興趣愛好等信息,計算并推送身邊匹配的人,幫助用戶結識互有好感的新朋友。針對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文化特點,探探增加了朋友圈、真心話等破冰溝通方式,讓探探在祖國各地的青年人群體中廣受歡迎。

通過探探個性化文化標簽大數據以及線上問卷調研顯示,祖國各地Z世代即1995年之后出生的年輕人,有著共鳴感極強的文化記憶。其原因在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歷史文化淵源的獨有魅力。當代年輕人在中華文化方面有顯著的傳承特點——比如都堅信勤勞致富,篤信天道酬勤,認為個人努力和個人才能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另外,藝術作品中呈現的武俠情懷和愛國精神,也是跨越不同地域、橫亙80后、90后及00后之間的共同文化記憶。

與此同時,不同地區的年輕人們多少會由于生活環境差異和認知方向的差異,產生各自群體的經歷差異。比如出生地和生活地在北方的青年很多都選擇外出工作生活,衍生出了新一代奮斗漂一族,但內在思想里也有“安土重遷”的一面,更希望能夠有朝一日回到家鄉建設和經營自己的生活。

探探通過調研后還發現,Z世代青年更喜歡網絡生活,近7成年輕人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長大于6.5個小時。移動互聯網成為這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宇還分享道,社交媒體打破了祖國各地青年交流的物理距離。一方面,社交媒體讓交流更加便捷和高頻率,當代年輕人通過社交媒體無拘無束、持續的溝通與互動更容易找尋到生活方式、個性追求等方面的共同點,彌合地域和認知差距。另一方面,信息的頻繁接觸讓年輕人們保持了共同分享,青年在交流能夠在雙方共同感興趣、最容易找到價值契合點與關注聚焦點的內容上開展交流,打破認知障礙與情感隔膜,實現從相互理解、凝聚共識。

在烏鎮互聯網大會論壇里,王宇認為,當代青年是互聯網的第一代原住民,而現在的青年人交往一直都在從地緣向趣緣轉變。青年一代通過探探這些社交交友平臺,通過文化標簽找到與自己文化和興趣相同的人,并逐步形成相應的文化群、文化圈,最終形成的文化群落能夠迸射強大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