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九年,數據庫領域的“世界杯”冠軍易主背后

構建在互聯網之上的商業公司造就了如今的商業業態,重塑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承載了互聯網的底層設施之間的博弈,更是從未停止,且意義更加深遠。
10月2日,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級分布式關系數據庫OceanBase創造了新的聯機交易處理系統(OLTP)世界紀錄,登頂TPC-C排行榜。TPC-C是全球主流計算機硬件廠商、數據庫廠商公認的評價標準,被譽為「數據庫領域的世界杯」。
這被視為中國數據庫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時刻,OceanBase此次的成績是此前世界記錄保持者甲骨文(Oracle)的兩倍。
數據庫是支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基礎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探索數據庫,到今天4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數據庫技術基本是一段西方技術的壟斷史。在過去,國內幾乎所有機構和公司,從金融、電信到航空,清一色地使用甲骨文。
因此,當這條「OceanBase在權威榜單的關鍵指標上超越甲骨文」的消息突然出現在社交網絡上時,不可避免地在行業內激起了波瀾,伴隨著贊揚與爭議,關于測試結果,關于甲骨文,關于國產數據庫以及數據庫的未來。
榜單之上
仔細翻看榜單不難發現,其他廠商提交的時間大多是在2010年、2011年。我們確實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此次到打敗的是九年前的Oracle在這一領域的測試,全面超越Oracle還有一段路要走。不過,這次榜單更新的意義不僅在于此。在榜單的測試結果比較之外,螞蟻金服OceanBase的上榜更代表著傳統數據庫與分布式架構之間的較量。
▲更新后的TPC-C排行榜
過去,由于在金融、電信、航空等關鍵行業必須確保數據庫的可用和穩定,無法給新興的國產產品試錯空間。而電子商務完全是新興領域,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雙11的交易規模,逐漸超出甲骨文的經驗范圍,花錢如流水似的采購甲骨文設備以及由此帶來的運維難度攀升,激發了他們趟出一條新路。
TPC-C標準模擬了經典商品銷售付款場景來做測試,通過每分鐘創建新訂單數量來評價數據庫的性能和性價比。TPC-C測試需要考察三年軟硬件總費用,如果采用獨立部署的模式,需要購買全部硬件。據悉,第二名甲骨文測試的軟硬件總體成本大約3000多萬美金,而OceanBase采用阿里巴巴公有云提供的ECS云服務器,測試多長時間就租用多長時間,使得測試成本大幅降低。
解釋的更詳細一些就是,其它數據庫采用的是專用硬件(專用服務器+專用高端存儲),OceanBase采用的是基于普通PC服務器的分布式架構。采用分布式架構之后,OceanBase的硬件成本大幅優于專用硬件。除了性能之外,自主可控、節約成本是其更厲害的優勢。
此外,OceanBase是在阿里云支持下完成了此次TPC-C測試,總共使用了207臺ECS i2云服務器。由于TPC-C模擬的是銀行的交易核心,對穩定性和宕機恢復都有嚴格的要求,說明OceanBase能夠在阿里云上提供金融級的可靠性。
傳統數據庫與分布式架構數據庫之間的較量,不止停留在比拼榜單、極限性能的較量上。這也是不同商業理念的更替。
分布式架構代表著「云+數據庫」的時代。相較于傳統數據庫,原有的流程將會被打破,原有商業模式下的鏈條被改變,用戶的使用方式和體驗也會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其中,AWS和阿里云扮演著打頭陣的角色。
在實際生產當中,2014年,AWS推出了原生企業級數據庫Aurora,并在2018年宣布內下線了88%的甲骨文數據庫并代以自研的數據庫,還宣布將在2019年內全部下線甲骨文的數據庫產品。
在中國,阿里云從2012年就開始強調去IOE,淘寶在2013年下線了最后一個Oracle,2014年支付寶交易系統替換了Oracle。2016年支付寶總賬全面用OceanBase替換Oracle。并在今年成功推出了云原生數據庫POLARDB。現在,基本各家云計算廠商都有自己的數據庫產品,比如騰訊云有CynosDB,華為有GaussDB。
云計算廠商向數據庫領域邁進的號角已經吹響。
進擊之路
可以感受得到的是,過去幾十年是傳統數據庫的高光時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數據庫市場總規模高達368億美元,其中傳統數據庫一度占比逾80%。
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數據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復雜分析需求的出現,助推了云計算的發展,進而又倒逼數據庫的進化。今年上半年,時任阿里云智能數據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在發布會上表示,「自70年代的關系型數據庫開始,迄今為止已經有50余年的歷史了,眼下的數據庫已經到了一個變革的關鍵節點,即從馬車時代到汽車時代的更迭。」
這個「汽車時代」指向的就是以「云+數據庫」的分布式關系數據庫。
回過頭來看,從2010年起,云計算廠商開始進入數據庫行業,將傳統數據庫服務變為一種云計算模式下的新興商業模式,從而開創了「云+數據庫」的新型數據庫形態。「數據庫」的加入也改變了云計算的服務屬性:從主要提供計算能力到增添了企業級服務的色彩。這也為云計算廠商們增添了競爭籌碼。
不過,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傳統數據庫廠商并沒那么容易替代。數據庫的核心能力包括性能、成本、功能、生態等等,新產品的超車不僅僅考慮技術的性能,也需要考慮商業競爭環境。
在更廣范圍的底層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生態建設等方面,國產數據庫仍面臨挑戰。眼下的云原生數據庫還沒有真正步入技術與市場的成熟階段,無法真正取代客戶對傳統數據庫的需求。剛出道的新星想立刻撼動老大哥已經建立完的生態護城河,顯然并不現實。但從電商、云服務等新興領域切入的換道超車,已在進行中。
對于此次OceanBase登頂數據庫界「世界杯」,從「打破核心技術壟斷」的角度講,落后不可恥,奮勇追趕就好,比起9年前,今我們可以看到:交易型數據庫方向,國產數據庫公司在取得扎實的成績。在云計算潮流中,市場競爭形勢已經不一樣了。終于看到,國內自研數據庫領域有了能與國際頂尖產品同臺競技的實力。
不可否認,中國科技在整體的基礎技術方面依舊差距明顯,但大廠們已經行動起來了,在新的技術浪潮中上演一次次的換道超車。即使過程會漫長,但相匹配的生態系統和市場份額也只是時間問題。
最后,引用記錄中國改革開放的《激蕩三十年》中的一句話,「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當。萬物肆意生長,塵埃與曙光升騰,江河匯聚成川,無名山丘崛起為峰,天地一時,無比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