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機之王"傳音科創板注冊成功,擬融30億元

(原標題:“非洲手機之王”傳音科創板注冊成功,擬融30億僅次于通號)
澎湃新聞記者 劉歆宇
短短一個星期,三批共四家企業的科創板IPO注冊獲得證監會同意。
9月6日晚間,證監會發文稱,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近一周以來證監會同意的第三批科創板IPO注冊,科創板的注冊進程加速顯著。
傳音控股的注冊地位于深圳,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按照發行計劃,公司擬在科創板發行不低于8000萬股,融資規模達30.11億元。
這樣的融資規模,在已經注冊生效的33家企業中,僅次于中國通號,排名第二位。
傳音控股位于肯尼亞內羅畢的TECNO手機旗艦店
傳音控股是最早進入非洲的中國手機品牌廠商,有著“非洲手機之王”之稱。公司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品牌運營,主要產品為TECNO、itel和 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等新興市場。
2018年,傳音控股的手機出貨量1.24億部。根據IDC統計,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04%,在全球手機品牌廠商中排名第四;非洲市場占有率高達48.71%,排名第一;印度市場占有率達6.72%,排名第四。
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26.46億元,同比增長12.98%;凈利潤為6.54億元,同比下降3.46%。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規模突破百億關口,達到105.04億元,當期凈利潤8.17億元。
對比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半年報數據,營收超過百億的只有中國通號一家,為205.12億元,凈利潤超過5億元的同樣只有中國通號一家,為22.68億元。也就是說,對標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業績,傳音控股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都名列前茅。
從業績貢獻情況來看,非洲市場的收入貢獻占比高達八成。不過,傳音控股也在招股書中指出了新興市場競爭日漸加劇的風險。
據介紹,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進入到新興市場,導致新興市場的競爭日漸加劇。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廠商通過設立地區部門、制訂相關規劃等方式,逐漸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華為于近期在南非等地推出線上平臺“華為商城”,進一步加大市場推廣。 小米于2019年1月成立非洲地區部,并與非洲電子商務平臺Jumia達成合作, 進行線上產品銷售。印度市場競爭更為激烈,三星、小米等廠商持續對印度市場的研發、營銷等領域增加投入;印度本土廠商lyf 依賴本地運營商領域的優勢, 在功能機領域推出了綁定流量的超低價功能機業務,對其他手機廠商均造成一定的影響。
登陸科創板,或將為傳音控股下一階段發展提供全新契機。
之前的2018年6月,傳音控股曾計劃以借殼新界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界泵業,002532)的方式踏入資本市場,但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