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量套餐”沒了 5G套餐還會遠嗎?

2019-09-04 Tony 渾水冷星
瀏覽

三大運營商在取消“不限量套餐”達成一致,均下達相關文件。目前,電信、聯通已經停辦“不限量套餐”,業內專家表示,或為過渡到5G套餐做準備。

“2019年9月1日起全面停售達量降速版暢享套餐。”中國電信發布《關于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之后,三大運營商在取消“不限量套餐”達成一致,均下達相關文件。

目前,從9月1日開始,電信、聯通用戶已經無法辦理不限量套餐。業內專家表示,或為過渡到5G套餐做準備。

僅移動未有所動作

“我們從9月1日開始就停止辦理舊套餐了,宣傳單頁都沒來得及印。”《科創板日報》記者前往中國聯通位于上海某一家營業廳咨詢不限量套餐時,工作人員拿出內部文件進行查閱,隨后才告知記者新的套餐口徑,“更新后冰淇淋套餐,現在99元-159元套餐超出套餐流量部分,按5元/GB收取,199元以上套餐,則按3元/GB收取。”

新冰淇淋套餐與舊套餐的區別僅限于超套后流量規定,以往是限速至1Mbps/秒,如今不限速,按實際使用流量收費。

中國電信情況幾乎與聯通一致。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以往達量降速,現在達量不限速,其他情況沒變,老用戶達量降速的暢享套餐不會受影響,原套餐可繼續保留,“就是從9月1日起,不新辦任何達量降速套餐。如169套餐流量超標后,按照3元/GB收取”。

近期,網傳中國移動集團公司也下發了“關于大力推廣‘達量不限速’套餐工作的通知”。

通知內容顯示,9月1日起同樣將“達量限速”套餐升級成“達量不限速”套餐,但是記者走訪幾家營業廳,工作人員均未得到相關通知,用戶目前仍然可以辦理達量降速套餐。

用戶不滿意達量限速

不限量套餐曾多次致運營商陷于輿論風波。

2017年推出不限量套餐后,三大運營商在不限量套餐進行花式宣傳,比如“十全十美不限量套餐”“合家歡冰淇淋 全家流量不限量”“好網選移動 全球不限量”等,這樣的宣傳語隨后被工商局認定為虛假廣告,存在誤導消費者行為,隨后三大運營商更改成“流量暢享 達量降速”的相關提示。

“為了減少達量降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滿足用戶流量不限速的需求,決定停售達量降速套餐。”網傳電信《關于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稱。

通信行業分析師柳杰表示,用戶對限速不滿意,導致運營商口碑下降。不僅如此,此前“運營商為了推廣5G,實行4G網速降速”曾登上微博熱搜榜,背后深層次原因就是達量限速套餐導致移動網絡流量猛增,對基站造成巨大的承載壓力。

一個月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提速降費”用戶面對面座談會上,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王磊公布過數據,中國電信手機用戶流量使用提升了21倍。

“無線網絡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不限量不限速的讓人用,否則會導致少數人占用大量網絡資源而別人無法正常使用。” 柳杰認為這僅是運營商停售達量降速套餐部分原因。

運營商不滿意增量不增收

在網傳通知里,中國移動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大流量套餐3.71億,“達量限速”套餐客戶中53%達到限速閾值,但其中僅有5.26%訂購提速包。

對于停售不限量套餐,移動方面表示,拉動客戶價值提升為停售達量限速套餐目的之一。

從上半年財報來看,通信行業面臨增收困境。

據工業與信息信部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721億元,同比下降0.03%,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4%。中國移動更是歷史首次,在運營收入與凈利潤出現“雙負增長”。需要注意的是,4G用戶數、用戶流量均實現持續增長。

“語音使用量越來越少,寬帶也白菜價,流量是運營商主要的增收主要來源,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出,使得流量價值無法體現,是導致運營商增量不增收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的流量降價)。”柳杰說。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提醒,增量不增收與超低價套餐高度相關。“部分省市推出的超低價不限量套餐,最低不到20元每月。”調整達量降速套餐,僅僅是個開始。

迎接5G時代多樣化需求

8月份,新浪在微博上發起一項調查,問題是“你的套餐流量夠用嗎?”,86.7萬用戶參與投票后,結果顯示,7成以上,也就是60多萬的用戶都認為,流量不夠,不限量套餐是剛需。

5G時代來臨后,用戶對流量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得到刺激。

8月初,5G手機紛紛上市,三大運營商也隨后發布5G體驗計劃,購買5G手機用戶,即可獲贈100GB的流量,將當前20GB的大流量套餐翻至5倍。

如此一來,5G正式商用后,用戶更難以接受原有套餐的限速。

“從5G的高速上網到限速3Mbps以下,用戶的感受差異不是一點點。這也是三大運營商選擇這時停售‘達量限速’套餐的主要原因。”付亮表示,調整“達量限速”為“達量不限速”就是一個重要舉措。

按目前三大運營商的時間表,幾十大城市的5G試商用將在9月中下旬轉為正式商用,此前運營商也需制定新套餐,調整優化老套餐,使它們能夠適應5G高帶寬大用量的要求。

“按照流量計費是5G時代的趨勢,這樣既可以讓人們根據需要來使用,多用多交,公平合理,運營商也可以根據服務多少來收取不同的費用,可以向使用量大的中高端用戶收取更多費用,來彌補5G運維成本。”柳杰補充到,對于普通而言,好消息是5G時代還將進一步提速降費,但流量的平均單價會比4G低得多。

“基于成本的衡量,因為5G提供的帶寬比4G高十幾到幾十倍,流量跑起來更快,基站的容量更大,流量的單位成本會比4G低,因此可以比4G單價低很多。但初期不會過低,因為運營商投入太大,建設和維護成本都比4G高。”柳杰認為當前資費不變的情況,流量會增加一倍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