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上半年5G發力重點 未來能否超越華為?

8月27日晚間,中興通訊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2019年1月-6月,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446.09億元,同比增長13.12%;實現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118.80%,去年同期虧損78.2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35元,同比增長118.72%。
其中,中興通訊國內市場實現營業收入274.22億元人民幣,占中興通訊營業收入的61.47%。中興通訊國際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71.87億元人民幣,占本集團營業收入的38.53%。運營商網絡實現營業收入324.85億元人民幣;政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00億元人民幣;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24 億元人民幣。
從數據上來看,中興通訊的三大主營業務的表現可謂“各有不同”,其中,運營商網絡業務大漲近四成,消費者業務同比下降超過35%,政企業務整體平緩上升。
運營商業務的高速增長主要源于5G,據了解,目前中興在全球已經收獲25個5G商用合同,與全球60多家運營商開展了5G合作。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興5G戰略布局專利超過3700件。并且,中興還在智能制造、車聯網、新媒體、智能電網、智慧港口、智慧機場、環保、旅游和醫療等20個行業領域形成5G+解決方案,并成功實踐40多個示范項目。
那么,當年和華為齊名的中興,如今憑借5G的風口,能夠再次順勢而上呢?
眾所周知,中興是全球四大通信設備商之一,截至上半年,公司累計申請的專利資產超過7.4萬件,其中全球授權專利數量超過3.6萬件,5G戰略布局專利超過3700件,這一數據在2018年末是3000件。這意味著6個月內,中興通訊便在5G領域新增約700件專利。
正是基于長期的技術積累,在去年美國禁令解除后,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完成了價值重估。股價也重回之前的高點。
因此,不僅是中興的運營商業務,政企業務也較去年有很大提升。而消費者業務以35%的下降速度無疑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消費者業務主要包括多形態終端,主要圍繞智能手機業務、家庭信息終端、固網寬帶終端等業務展開。
據編者了解,中興消費業務主要就是手機終端,此次消費者業務大跌,主要原因在于中興手機市場趨于萎縮。我們也不難發現,2019年上半年,關于中興手機的消息很少,早已從當年的“中華酷聯”跌出第一梯隊。并且,早在2018年的時候,中興手機出貨量從2017年的3436萬部,下降到1050萬部,下滑幅度接近七成。
不少業內人士稱,中興手機在國內市場已沒有多少存在感,在國際市場盡管擁有一定的銷量,但去年美國的“禁令”對中興沖擊很大,所以造成銷量呈現斷崖式下滑。
在5G手機方面,中興手機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超廣角拍攝,4000毫安大電池,有快充功能可以說在性能上還是不錯的。華為的5G手機搭載的是麒麟985的芯片,沒有屏上指紋,在一些數據上可能沒有中興顯示的那么高級。
那么同是5G手機中興的銷售情況和華為相差太多,有人說是華為遇到了好時機,那么華為的好時機是什么呢?因為美國的事情,國內很多愛國人士都自發支持華為,華為的支持者多,所以購買華為5G手機的也多。相反,對于中興,很多人并沒有那么友好。
吃一塹長一智,中興當初花巨資買來的教訓值得其永遠牢記。但就目前來說,消費者業務仍是軟肋。所以,2019年上半年中興在研發投入方面提升1.7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中興通訊2019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64.7億元人民幣,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4.5%,較上年同期的12.8%上升1.7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興核心通信芯片全部實現自研,累計研發并成功量產各類芯片 100余種,基于先進的10nm/7nm工藝技術的核心通信芯片已完成設計并量產。
對于未來發展,中興將采取的經營策略是:
運營商網絡業務中,無線領域將持續加大5G研發力度,加強國內外高端運營商的戰略合作,確保5G主營產品競爭力保持在第一陣營;有線領域繼續聚焦主流運營商市場和價值客戶,持續優化承載、固網等領域的市場格局,加強與垂直行業合作,加大芯片及關鍵技術投入,確保商業可持續和產品安全。
政企業務將繼續聚焦公共安全、交通、能源、金融行業重點行業,專注自研產品,同時積極布局行業新領域。
消費者業務在繼續布局5G多形態終端產品之外,將與運營商積極開展5G終端合作,同時拓展多市場渠道。
據中興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8億元人民幣至46億元人民幣。那么,大家覺得中興可能完成這個突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