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缺芯,此時的炬佑智能該怎么辦?

在劉洋看來,高性能產品雖好,但是不一定適合所有市場。
又一次,蘋果引領了手機3D視覺技術的風潮。
去年3月份以及10月份,蘋果分別發布iPad Pro和iPhone 12系列,這兩款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搭載dToF方案。用炬佑智能創始人兼CEO劉洋的話來說,一時間,“國內安卓手機廠商對dToF技術的關注前所未有的高漲。”
與此同時,華為依舊堅持在Mate等系列上采用iToF方案。
不過,隨著蘋果擁抱dToF方案,關于兩種方案誰優誰劣的討論也漸漸火熱起來。
作為ToF傳感器行業的深耕者,分別來看,“原來是后攝搭載iToF方案,現在是前攝+后攝,對于ToF產業而言是好事情。”而dToF,劉洋將之形容為“異軍突起”,但鑒于成本高、國內產業鏈未成熟等因素,目前也僅有蘋果在用而已。
至于未來雙方之間的關系,與其說誰替代誰,不如說誰更適合具體應用。
劉洋進一步解釋稱,iToF在近距離精度和分辨率上存在優勢,更適用于主要針對人臉的手機前攝,而dToF則強于遠距離精度,在AR建模等場景應用中比較有優勢,因此其在手機后置上具備極大潛力。
其實,在2019年鎂客網對劉洋進行采訪時候,他曾提到,手機市場極其龐大的“量”將帶動ToF產業及供應鏈快速發展,也是ToF廠商重點關注的一個領域。
既如此,圍繞這一市場,炬佑智能如今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手機市場已有計劃,新增IoT業務帶來驚喜
不可否認,當前手機界ToF市場的老大是索尼,但隨著手機ToF應用向縱深發展以及中美貿易戰下儲備產能等因素 ,市場也釋放了頗多新機會。
面向這部分市場,炬佑智能當然也是重點耕耘。而在產品的打造上,炬佑智能也已經有了完整策略,具體為三個方向:第一個是主打高分辨率高性能,瞄準高端應用市場;第二個是主打性價比,提供足夠滿足應用需求的低分辨率產品;第三個則是備受關注的dToF。屆時,不論客戶想走哪條路線,炬佑智能都能夠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但在手機ToF充分放量之前,炬佑智能的業務重心還是放在機器人、人臉相關以及IoT上。其中,IoT為新增業務。
“IoT業務是我們當初制定策略時并沒有考慮的。但后來比如一些智能家電客戶,基于我們集成了ToF傳感和應用算法的Dragonfly IoT模塊,僅用兩三天時間,就將ToF功能成功引入其家電產品,這是我們一開始并沒有想到的。”在提及IoT業務開展時,劉洋興奮地說到。
目前,針對白色家電、智慧照明、智能家居、智慧停車等IoT應用,炬佑智能已經能夠提供一系列高集成度、低成本、靈活,且適用于系統集成的3D ToF解決方案,客戶也已經覆蓋了國內領軍的家電企業和安防企業。
其中,在提及業務成果時,劉洋也強調稱,“三足鼎立策略,是炬佑智能這么多年來堅持的非常正確的策略。”
這里的“三足鼎立”策略,指的是炬佑智能想要把ToF系統所涉及的三大模塊——發光部分、Sensor部分和圖像處理及應用算法部分進行全集成,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動。
“正是這個策略,極大地降低了我們整個ToF系統落地國內一些客戶項目的難度。”
雙線并行,做市場不盲目追求高性能
其實在說到手機市場產品規劃的時候,想必大家也有注意到,在產品方面,炬佑智能并沒有一味的追求高性能,而是高低搭配,多線并行。
就在鎂客網與劉洋進行交談的過程中,他多次提到一個點——產品成本做到比同行更低,“在非手機行業,炬佑智能可能是業內第一個將面陣ToF做到售價只有100元以內的,而其他公司的價格還遠在100元以上。”
為什么炬佑智能能夠做到同行業最低?
在鎂客網提出疑惑之后,劉洋也解釋稱,其中的關鍵點在于成本的優化,具體體現為精準定位應用錨點, 打造一款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他說到,其實在最初的時候,炬佑智能和賽道內的同行廠商一樣, 基本都是奔著高性能而去。但這之后,炬佑智能漸漸開辟出另外一條線,將分辨率降下去。據悉,目前炬佑智能已經量產100x100等低分辨率ToF產品。
看到這里,我們又疑惑了,分辨率這么低,會有人愿意買單嗎?
劉洋指出,此前在ToF的市場推廣過程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價格相對偏高,繼而讓客戶的利潤相對受限。
“一件產品,成本在100多元的時候,客戶會因為成本高而不太會選擇,但當降到100元以內,客戶就會開始嘗試。”
當然,這里所謂的“低成本”并不意味著倒貼著賣高性能產品,亦或是無下限不求質量,而是在滿足應用需求前提下,提供足夠分辨率的低成本產品。
為了更好地打磨產品,炬佑智能也曾基于ToF產品的市場應用不斷調研,目的是調查客戶對于產品規格的最低要求,從而得出一個從成本和應用等方面都較為適宜的區間。
這方面,前面提到的100x100分辨率ToF就是一款經過調研后決定的產品。針對這款產品,劉洋也表示:“在100x100分辨率的檔位,我們其實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雖然產品性能是越高越好,但是當落實到實際應用,往往“合適”會優先于“高性能”。
全球面臨缺芯,此時的炬佑智能?
從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在業務上,炬佑智能還是聚焦于機器人、人臉相關和IoT產業。
劉洋也向鎂客網透露,炬佑智能在今年會發布多款重要產品,全面更新產品家族,在手機和非手機領域都會著力布局。
此外,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劉洋也表示,在現有基礎上,今年的炬佑智能也會嘗試再往下游多走一些,提供更多系統性方案等。
只不過,眾所周知,“缺芯”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炬佑智能處境如何呢?
面對這個問題,劉洋并沒有顯得很為難,并較為樂觀的表示,炬佑智能在去年就未雨綢繆,提前部署產能。也因此,一直到現在,炬佑智能的供貨也還能夠滿足現有客戶的需求,沒有出現缺貨、延遲交付的情況。但是他也提到,如果今年下半年產能還不能夠恢復的話,隨著后面訂單越來越多,壓力肯定也會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劉洋也表示,“漲價”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但是“在市場培育期, 這部分也不太好轉嫁到下游客戶層面,最終只能我們自己扛下。還好,現在ToF的量級還沒有達到很大的地步。”
最后
在此之前,炬佑智能已經分別獲得來自耀途資本、科沃斯、松禾夢想等機構的戰略融資。
而針對新一輪融資,劉洋向鎂客網透露稱,目前公司正在進行B輪融資,且已經接近尾聲。至于科創板IPO計劃,劉洋也表示,目前公司的重點還是踏實進行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也因此,對于“科創板IPO”并沒有那么的急迫, 畢竟功到自然成。
作者: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