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網研院區塊鏈“雙突破”:專利國內排第二、自研平臺部署測試

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有望加速迎來技術與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時代。
日前,中國國家領導人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技術儲備與突破、產業落地與融合,將成為接下來區塊鏈技術進一步發展的主要著力點。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簡稱聯通網研院)一直以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為己任,積極助力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發展。聯通網研院聚焦區塊鏈在網絡領域應用,在區塊鏈基礎技術研究、平臺開發和應用實踐方面積極探索,在區塊鏈賦能實體應用方面積累豐富經驗,實現了“雙突破”。
在標準專利方面,聯通網研院區塊鏈專利在國內排第二;在實踐方面,其自研區塊鏈即服務平臺已在省分部署測試。
區塊鏈專利國內排第二
2019年10月25日于瑞士日內瓦舉行的ITU-T SG13全會上,由中國聯通網研院主導的國際標準Y.NGNe-BC-reqs “下一代網絡演進中區塊鏈場景及能力要求”(Scenarios and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of Blockchain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Evolution)獲得全會通過,標準編號為ITU-T Y.2342,它是全球首個有關區塊鏈在網絡場景下框架能力和要求的國際標準。
本標準給出了區塊鏈在下一代網絡演進中的場景、高層要求及用例,提出下一代網絡演進中區塊鏈的通用架構和能力集,以滿足網絡場景下的區塊鏈應用、運營、監管等要求。本標準為電信網絡場景下的區塊鏈應用提供建議,為有效促進網絡場景下的區塊鏈應用奠定基礎。
此外,中國聯通網研院積極在區塊鏈基礎技術和電信場景相關應用方面申請專利。截至目前,中國聯通已申請區塊鏈相關專利200余項,在國內企業中排名第二。
自研BaaS平臺在省分部署測試
中國聯通網研院自研區塊鏈即服務(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并應用于基于區塊鏈的設備管理系統,在省分部署測試。
此外,中國聯通網研院積極開展多場景區塊鏈應用的PoC測試驗證,如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共享與可信計算、去中心化數字身份等;參與完成GSMA區塊鏈+物聯網PoC測試。
中國聯通網研院同時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及5G技術與“區塊鏈+”融合場景開展研究,打破技術邊界。
未來,中國聯通網研院將繼續堅持推進區塊鏈在實體經濟應用,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方面充分發揮區塊鏈的作用,在核心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形成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