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5G套餐資費一覽,消費低至128元的套餐須謹慎

10月31日,在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等領導見證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一起宣布正式開啟5G商用。隨著網絡設施不斷完善,網絡下載速率提升到全球先進水平,陳肇雄表示今年年底將開通13萬個5G基站,實現北京上海等地連片覆蓋。
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資費詳情也紛紛上線各自客戶端,最低套餐價128元。5G牌照已發放近五個月,5G套餐終于來了。伴隨著運營商5G商用的全面啟動,2019年以來廣被關注的5G通訊正式走進“尋常百姓家”,服務大眾需求。
三大運營商套餐一覽,128元起,最貴598元
2019年國慶前期,三大運營商先后開放5G商用套餐預約,并推出了各種的優惠服務,截止目前,三家累計預約用戶已超千萬。據最新公布的套餐資費信息,三大運營商推出的各檔位套餐分別如下:
中國移動的5G套餐分為個人版和家庭版。個人版按月費最低128元、198元以及最高598元等不同價位共分五檔。其中128元檔包含30G流量,每月200分鐘外加半年300分鐘語音通話;598元檔包含300G流量,3000分鐘語音通話。以上各檔位超出套餐部分,流量按5元1G收費,滿15元后按照3元1G進行計費,語音按0.15元每分收費。
此外,中國移動還推出了5G套餐家庭版,家庭版按照每月169元~869元不等共分為五個檔,流量從30GB到300GB不等。
中國電信5G套餐共分為共七檔。其中129元檔包含30G流量以及語音通話500分鐘;599元檔包含300G流量以及3000分鐘語音通話。中國聯通也分別推出舒適版和優享版兩個版本5G套餐,舒適版價格從每月129元到199元共分三個檔次,優享版從299元到599元同樣分為三個檔次,對應不同的資費詳情。
各檔位套餐中超出部分,三大運營商采用的收費方式各有不同。其中,中國聯通按照國內流量按3元1G收費,國內語音按0.15元每分收費。而中國移動的則按照超出后5元/1G滿15元后按照3元/1G,語音0.15元/1分鐘計算。
不同之外,三大運營商此次推出的套餐也采取了更多相似的舉措。例如,引入了限速機制,開啟了不同資費的在速度上的區別;而且在價格方面,三大運營商基本統一一致,并且推出入門套餐、中端套餐、高端套餐這不同價位級別的細分套餐,運營方式更加的多樣化。
從套餐情況可以看出,雖然三大運營商均分別推出了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套餐種類,但5G商用初期資費普遍高價的趨勢依然不可避免。5G套餐中最低的128元相對于4G時代可低至36元的套餐高出近4倍,第一批5G消費者終將面對不得不采用高價5G套餐的事實。
運營商表態紛紛,5G商用熱潮初起
伴隨著5G商用啟動儀式的開展,三大運營商各自的5G基建工作也紛紛加速,未來一段時間,我國5G商用建設工作將持續高速推進。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最新發布消息表示,目前聯通與電信雙方已在24省市開通5G共建共享基站。以速率為例,最新的測試數據顯示,共建共享的5G網絡峰值速率可達2.5Gpbs,是全球5G現網中測得的最高速率。
自2019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加速5G基建的商用部署,進一步搶占市場先機,避免中國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進一步加劇,中國電信便與中國聯通達成5G基站共建共享的合作協議。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最新透露表示:“5G商用,網絡是基礎,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推進5G共建共享,目前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未來,中國電信依然堅持SA建網方向。”
穩居電信運營商頭號交椅,中國移動也最新公布了首批50個5G商用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15個重點城市。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在全國超過50個重點城市建成5G基站4萬多個,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在100個城市完成150個營業廳的5G體驗升級改造。明年將在地市級以上城市提供5G網絡服務,在14個重點行業的100示范場景提供5G服務。
目前,截至10月,包括華為、三星、vivo、OPPO、中興、小米等多家廠商的5G新機均已上市,國內已推出超過10款5G商用手機上市,OPPO也宣布將于12月發布高通雙模5G手機,至此,國內幾乎全部大小手機廠商都已報到推出5G手機。另外,支持5G網絡的折疊屏手機也于近日發布,計劃在11月中旬開賣。
可以預測,到明年初,國內將持續推出更多種類更豐富、性價比更高的5G手機。在5G套餐已然推出的情況之下,伴隨著運營商5G基建工作的推展以及明年更多可供選擇的5G終端產品的出現,國內有望在明年初步迎來5G商用發展的高潮。
5G全面商用,消費投資更需謹慎
由于5G通訊所采用通訊制式的不同,用戶要從4G升級到5G,雖然不需要換卡換號,但卻需更更換一臺支持5G網絡的智能手機,并且辦理5G套餐。如今雖然5G套餐資費已然開放,而且市面上能夠采購的5G手機也已經出現了不少。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即使5G商用全面開啟,消費者在選擇投資消費5G的時候依然需要謹慎。
且不說目前的5G手機多數普遍價格不低,可供選擇的款式較少,單就今天剛發布的每月不菲的5G套餐來看,普通消費者需要消費5G通訊依然存在一定門檻。另一方面,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即使采購5G手機,在網絡覆蓋依然集中在部分城區的情況之下,體驗依然并不順暢,而且目前市面上可供的消費的5G內容以及應用依然有限。
根據業界預期,明年初將會有更多款5G手機以及相應的終端設備上市,屆時價格亦會逐漸走低,變得友好。對于不急于體驗5G的消費者而言,明年上半年再考慮購買5G手機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到時市場上的機型選擇更豐富,優惠更多。
在經歷了2G跟隨、3G突破、4G并行的發展階段,我國終于在5G時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領跑者,正式踏入全球第一批次5G商用隊列。
在商業投資層面,相較于4G網絡,5G投資周期將比4G更長,投資強度更大。據中銀國際證券報告表示,預計2020年,電信運營商在5G網絡設備上的投資超過2200億元,各行業在5G設備方面的支出超過540億元。2030年,預計各行業領域在5G設備上的支出超過5200億元。此前據信通院公布的數據也預估表示,到2030年5G能夠帶動的直接產出和間接產出將分別達到6.3萬億和10.6萬億元。
作為新一代信息高速公路基建設施,5G通訊這一技術衍生出的生態體量龐大,產業聯動與協作緊密,可投資的商業門類眾多。伴隨著5G商用的全面啟動,未來幾年,按照產業鏈爆發順序上游器件、中游設備、網建設優化維護及電信運營及運用領域也將迎來更多新興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