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做手機:勝算比其他互聯網造機更大?

2019-07-31 Luci 鋅刻度
瀏覽

字節跳動集團研發手機業務的消息傳了數月,終于在近日被官方確認。

7月29日,字節跳動官方相關人士回應鋅刻度記者(znkedu)稱:在字節跳動收購錘子科技團隊前,錘子內部就在規劃這款手機,手機項目更多是延續之前的規劃,滿足錘子手機老用戶的需求。

這個動作注定頗受人關注——在5G到來與互聯網產業下半場,曾經做過手機的百度、阿里,紛紛選擇智能音箱作為新流量市場的突破口。加上現在手機市場頭部競爭已逐漸穩定,字節跳動卻反其道而行之做起了手機,是想憑流量殺入紅海,還是別有所謀?

錘子手機的延續

字節跳動做手機,無法剝離羅永浩的錘子手機標簽。

眾所周知的消息是,早在今年1月,今日頭條所屬公司字節跳動收購了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也率領部分團隊撤離手機行業,進軍電子煙領域。

從那時起,便一直有字節跳動內部在研發手機產品的傳聞。今年4月,錘子科技產品經理朱海舟則稱,今年還會有手機新品,但要等久一點。關于Smartisan OS被收購這件事,朱海舟也表態稱,重要的是看誰在做,是不是原班人馬。

今年5月,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就曾在微博中提到過堅果下一代手機。此外,還有報道稱字節跳動秘密研發首款手機已有七個月,預計將在年底前發布,不過上述消息彼時字節跳動官方都不予置評。

目前,字節跳動并未透露具體發布日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7月28日晚間,有網友在堅果手機官方微博下留言詢問:“新機什么時候發,pro2卡的不行了。”得到了錘子官方回復稱:“今年,再細的不能說。”

這或許暗示,錘子科技在歸入字節跳動旗下后仍在延續堅果新機的開發。實際上,根據字節跳動對鋅刻度官方確認的消息來看,也確認前錘子科技堅果手機負責人吳德周負責該手機業務條線。吳德周此前擔任錘子科技產品線、硬件研發副總裁兼錘子科技CTO。

不管如何,盡管目前尚無法判斷字節跳動的該款手機,是否會延續錘子堅果品牌,以及硬件配置情況,是否會預裝今日頭條旗下應用,都是未知數。

但可以預判的是,隨著字節跳動的官方正式回應,該款手機距離正式發布,已經不遠了。

1.jpg

軟硬合體野心

不過,不管錘子新機如何延續,事實上,都已經和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本人快沒有任何關系了——盡管,他最近一系列的微博動作,有“碰瓷新機”嫌疑。

據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錘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4條股權出質信息,出質人均為羅永浩。羅永浩部分股份出質給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天津旭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富士達工業有限公司、東莞市和樂電子有限公司、成都科瑞德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子科技企業。

此前,羅永浩就多次質押了部分錘子科技股權。相關數據統計,今年以來羅永浩至少8次出質錘子科技股權,出質股權金額共計377.50萬元。

對于羅永浩而言,目前好好做自己的電子煙生意,恐怕才是找到逆襲的唯一方向。

但對張一鳴的字節跳動而言,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以手機切入硬件領域,卻并不奇怪。畢竟,近年來,硬件領域已經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布局的重要陣地。

字節跳動想切入硬件領域已久。此前有消息稱,2018年上半年開始,該公司就開始尋找智能硬件收購標的,希望找到產品能力成熟但同時遇到困境的團隊。陳林手下還有一個教育硬件部門,負責人是陽陸育。

2018 年 5 月,今日頭條還推出了少兒在線英語品牌 gogokid,針對 4 至 12 歲兒童提供一對一北美師資外教課程,對標 VIPKID。企查查顯示,gogokid 主體為 “北京比特智學科技有限公司”,比特智學由北京閃星科技有限公司 100% 控股,閃星則由字節跳動 100% 控股。

不難看出,字節跳動對硬件各領域探索的決心。今年6-7月,在CEO面對面會上,字節跳動創始人、CEO張一鳴曾表示,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今日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5G與產業互聯網下半場時代,需要一個軟硬件合二為一的載體,作為橫貫各個領域產業布局的核心中樞——智能手機,目前來看是最佳載體和入口。

對此,消費電子觀察家梁振鵬就坦言:

“智能手機是智能家居的入口,是神經中樞級別的產品,有智能手機這條產品線,更有利于字節跳動開展物聯網這樣更大產業的布局。“這個目標是著眼于更長久的未來,而不是一時的銷量。”

互聯網企業也曾掀造機潮

那么,字節跳動做手機的命運如何呢?

首先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應對殘酷的競爭。目前,手機業已進入頭部競爭紅海時期,華為、OV、小米等廠商陷入激烈膠著戰,魅族、360手機等在內的品牌則陷入了重重危機中。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的總體銷量創近六年新低,前5家主流品牌的市場份額就占據了近90%的市場,馬太效應顯著。

第二個問題是,字節跳動并非第一位進軍智能手機領域的互聯網公司,它能改寫先行者的結局嗎?

此前,阿里云、百度、盛大等互聯網企業,在2011年到2012年之間,都曾集中涉足手機領域。

阿里云曾規劃過自己生產手機,并且曾經和富士康等企業都進行過洽談,就連和中國電信話費如何分成都談好了,但卻在最終拍板關鍵時刻選擇停止,因為售后、庫存問題,都是阿里發展歷史上不曾遇到的,而它們不是阿里核心競爭力。

最后阿里云做手機選擇的方向是:與手機廠商合作,做自主操作系統。2011年7月,阿里云正式推出由該公司獨立研發的阿里云操作系統(阿里云OS),同時聯手天語發布首款云智能手機W700。

這符合阿里云一貫的定位——“生態”,只有自造操作系統,阿里云才能保證給用戶的基本體驗是一致的,且能保證用戶的安全。對于阿里云來說,只有自造操作系統,才能保證給用戶的基本體驗是一致的,且能保證用戶的安全。

后來,阿里云又跟第二家合作伙伴海爾合作造機。不過,這兩次合作都效果不佳,阿里的手機之夢也就此告一段落。

阿里造機之后不久,2012年5月16日,百度聯合長虹宣布,采用百度云技術、富士康代工的長虹H5018炫·色智能手機正式推出,該款手機搭載了最新百度云平臺,并以聯通合約機的形式進軍千元以下智能手機市場。

可以看出,百度做手機也并非是從手機硬件入手,其推出的手機只是采用了百度的云平臺,集成了百度云計算核心技術與云服務特色應用,在硬件配置上還是主要依靠的長虹。

同樣是2012年,360周鴻祎高調宣布,將進軍智能手機行業。360在智能手機上的首次嘗試是聯手華為推出了“華為閃耀”,售價為1499元,打出“高端手機低端化”的概念,號稱要打造“零利潤高配置”的高性價比智能手機。

從互聯網企業做手機這幾年來看,周鴻祎曾經是動作最大的一個——2014年,他還聯手酷派組建了合資公司“奇酷”。

但如今,360手機業務已暫停,最近一款上市的360手機還是2018年5月發布的N7系列,原360手機團隊也轉向新的IoT業務或自研硬件產品開發。

分析人士認為,長久以來,周鴻祎都低估了硬件開發難度和成本。他向來對“硬件免費”大加推崇,認為硬件可以以成本價甚至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并通過互聯網服務獲取流量來獲利。很大程度上,周鴻祎對硬件開發難度的誤判,也是導致360手機走向沒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沒落的互聯網貴族盛大,也曾想靠手機拼死一搏。2012年6月6日,盛大正式發布雙核智能機Bambook Phone。該手機由盛大研究院硬件團隊負責,采用基于原生Android系統進行定制優化,并聯合STE、VIA共同開發軟硬件系統。但最終,同樣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綜上來看,無論是阿里云、百度還是360入局手機領域,都是從手機OS及內置軟件的研發切入,并且大多都是通過合作的形式開展手機業務,在硬件上主要還是依靠傳統手機廠商。

最終,他們都無一例外失敗了。

字節跳動現在的玩法,似乎又與此前所有互聯網企業造機有很大不同——它收購的是一個成熟的手機公司,并直接選擇從手機硬件切入,擁有成熟的手機生產線、管理團隊、專利以及技術人員。

加上字節跳動本身龐大的流量池,字節跳動此次勝算似乎更大。不過話說回來,錘子科技加持的體量,是否可以支撐得起字節跳動對手機等更多硬件領域的探索和涉足?還需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