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七年一覺魅族夢 贏得呼吸營銷名

7月18日,此前擔任魅族高級副總裁的李楠在微博上宣布已經離開魅族公司,實際上是在魅族16發布之后就漸漸淡出工作,并表示未來還是會聚焦年輕消費群體,做真正的品牌,獲取心智份額。
對于李楠的離開,羅永浩也在微博上表示:早該離開了,這些年各種不容易,希望未來一切順利,期待做出好產品。
李楠則回復羅永浩說:謝謝。
從工程師到魅族副總裁
公開的資料顯示,李楠是在2012加入魅族的,至今已經有7年上下的時間,也算是魅族的老人了。
如果從魅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來說,李楠也是一路以來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在加入魅族之前,他曾任NEC(日本東京)在線ERP系統構架師,Monstar-Lab(日本東京)移動社交和游戲產品經理,也曾擔任國內一家科技博客的主筆,并因此被黃章賞識。
李楠加入魅族之后的第一個職位,是魅族移動互聯網拓展部的高級總監。
從那時候起,他就經常代表魅族發聲,比如說2013年8月,針對之前網上傳聞的魅族MX3將會走性價比路線、起步價為1999元等傳言,身為魅族高級總監的李楠就在微博表示,魅族MX3做工和用料都是一流的,在此情況下成本不可能做到1999元。
2013年9月,魅族MX3手機發布,當時李楠就已經以魅族副總裁的身份上臺介紹魅族MX3手機的功能。
隨后到了當年11月,當時負責市場和營銷的魅族副總裁莫翠天對外確認從魅族離職,從角色的變化來說,他的接任者正是李楠,后者同樣負責的是市場和營銷。
2014年3月,魅族成立了一個子品牌筆戈科技。它是魅族旗下的內容營銷平臺,內部代號為bg,目標是挖掘魅族的研發、技術和設計方面的專業儲備,結合自身對這些知識的理解,為魅族創造各類適于傳播的產品及品牌內容。
當時一位微博名字為“筆戈科技”的用戶悄悄發了一條微博,配圖中出現了魅族手機、筆、手表、平板和眼鏡,最重要的是,名片上面還印有一個“LiNan”的名字,非常明顯地指向了魅族副總裁李楠。
后來,雖然官方否認了筆戈科技是李楠的內部創業項目,但毫無疑問這個項目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時的說法是:為什么要放他名字上去呢?因為他比較出名。
走過瘋狂兩年后,掌舵魅藍
2014年是魅族頗具轉折性的一年。
這一年的2月,黃章在公司內部宣布“從火星回到地球”,也就是出山;于是在剖析了小米的成功之道后,魅族進行了擴展品牌和產品線、引進外部融資、啟動員工持股等一系列改變。
其中在品牌層面,魅族成立了一個子品牌——魅藍。
于是,接下來的兩年,魅族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頻繁地召開發布會,銷量也從2014年的400多萬臺飆漲350%至2015年的超過2000萬臺——這個數字應該大于魅族在2015年之前的出貨量總和。
2016年,魅族瘋狂地舉行了13場手機發布會。這其中,作為魅族市場和營銷負責人的李楠更是在發布會、社交媒體上頻頻露面,忙得不亦樂乎。
有人評價說李楠“連呼吸都在營銷”——而魅族在發布會過程中采取的“演唱會”策略,也成為李楠在魅族營銷生涯的一個吐槽點。
比如說,2016年年中,高通起訴魅族科技,稱魅族使用3G/4G相關專利但并未向高通支付報酬,與之撕破臉皮;而李楠不僅代表魅族舉行媒體溝通會來說明對此事的態度,還專門在筆戈科技寫了一篇文章表示:魅族也理應在法律和游戲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博弈爭取自己的利益——最終在2016年12月30日,高通與魅族宣布達成專利許可協議。
整個2016年,魅族的手機銷量達到2200萬臺,并宣稱實現年度盈利,但實際上,這個成績沒有實現李楠在采訪是所預設的目標——2500萬臺,相對于2015年魅族在銷量上的狂飆突進,魅族在2016年的表現并沒有延續此前的迅猛態勢。
2017年5月,黃章重新管理公司,魅族整體組織架構進行了重組。李楠升任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新成立的魅藍事業部除了品牌、市場、銷售等重要職能外,還包括了產品規劃職能。
當時,對于魅藍的獨立,李楠后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6年魅藍新機頻繁發布在一定程度上對魅族的品牌造成了影響,為了使魅族和魅藍都能在獲得更好的發展,拆分獨立運營是最好的辦法。
在頻繁的架構調整中走向沉寂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在魅族內部經歷了一系列堪稱波折的事情。比如說魅族Pro7宣告失敗、魅族上市計劃擱淺、楊柘的來來去去,同時,其中魅族在架構由在2017年年底進行了一次架構調整,李楠依然擔任魅藍事業部總裁的角色。
2018年5月,魅族再次進行架構調整;原有的魅族與魅藍獨立事業部再次合并走在一起;魅族成立了銷售中心和市場中心,市場中心由楊柘負責,銷售中心由李楠負責,李楠同時擔任魅族CSO(首席戰略官)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次的架構變動中,白永祥的名字已經消失不見。
2018年8月,李楠登臺發布了魅族黃章全力打造的產品——魅族16。按照李楠今天在微博中的說法,這款手機之后,他其實就開始從魅族淡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19日,在小米發布2018年Q3財報宣布拿下美圖手機的品牌和相關影像技術后不久,李楠在知乎上發表了看法稱,未來的手機行業會是大集團+副牌的戰爭了,細分市場獨立品牌也的確機會不大了——但他很快就刪除了這條消息。
此后,李楠開始減少作為魅族高管的對外聲量;而在2019年4月的魅族16s發布會和5月份的魅族16Xs發布會上,李楠都沒有現身。
如今到了7月份,伴隨著李楠的一紙聲明,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對于李楠的離開,魅族官方尚且沒有發布聲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昨天(7月17日),面對李楠離職的傳聞,黃章回應稱:
對公司來說,能掙錢的就是人才,不斷虧錢的就是費財……前幾年魅族粗獷發展用虧損換規模,當資本潮退去,魅族包括我在內的經營委員會不得不改變公司策略。在改變的過程中免不了失速和損失,當然也包括啟用一些更年輕更具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骨干。我們都是凡人,自我膨脹是魔鬼。
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作為李楠從魅族離職的一種解讀。
只不過,當白永祥、李楠等魅族老臣離開魅族公司的那一刻,不知道魅族創始人黃章的心里會怎么想?而魅族,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