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中國停售紙書, 回憶中國電商的圖書往事

2019-07-18 [db:作者] [db:來源]
瀏覽

1.jpg

今日起,亞馬遜中國將徹底停止紙質書出售。

此前亞馬遜公告稱,7月1日起,亞馬遜中國停止自營紙質書的銷售,7 月 18 日,亞馬遜還將停止為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再無法在亞馬遜中國購買到紙質書籍。

在亞馬遜上買書曾是一代人的回憶,很多人的第一次網絡購物就是從圖書開始的,當年,圖書曾是電商的獲客“利器”。

中國的初代電商曾圍繞圖書展開過一場轟轟烈烈的較量,不過隨著技術的變遷,那樣的“圖書大戰”成為歷史,紙質書也在時代的變化中逐步退出戰場。

當年的“圖書大戰”如同早期電商時代的青春往事。

亞馬遜開啟線上圖書銷售之路

2.jpg

停止在中國出售紙書的亞馬遜曾發家于線上圖書銷售。

1994年,貝佐斯創立亞馬遜,創業之初,貝佐斯首先想到的是以網絡銷售圖書為切入點。談起這次創業,在2010年普林斯頓的一次演講中,貝索斯說道:“當時我發現網絡的使用量在以每年23倍的速度增長。我從未見過有哪個行業增長如此迅猛,于是我就想到建立一個網絡書店,在那里人們可以選擇上千萬種書籍,這在現實世界里可能不會存在。我對這個想法感到興奮。”

據估計,1994年時,美國圖書市場的規模約為190億美元,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在圖書上的支出有79美元。同時,這一市場尚未形成壟斷格局。當時美國的兩大連鎖書店巴諾和博德斯的市場份額總共也不過25%,其余的市場份額則分散在各個獨立的小書店手中,這一背景無疑對亞馬遜相當有利。

除了巨大的市場,圖書還有諸多優勢:圖書是標準化的,不同書店買到的書是一樣的,顧客不必過于擔心商品質量問題。圖書體積較小,可以通過美國郵政或UPS寄送給顧客。此外圖書單價較低,和線下書店競爭時,網上書店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低的價格。由此看來,圖書、音樂CD、DVD等商品的確最適合早期的互聯網電商銷售。

最初,亞馬遜的網上圖書銷售主要通過郵件接收訂單。根據訂單向圖書批發商進貨,然后再通過郵政系統將書寄給讀者。由于網絡不受地域限制,亞馬遜的市場需求迅速增加。

相比于郵件,消費者更傾向于在網站上完成整個交易,為了適應消費者的這一偏好,亞馬遜網站于1995年7月正式上線。這一舉措取得了成功,上線一周后,網站的日成交量就達到了12000美元,第二周則進一步達到了1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