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的“野蠻人”:華為搶占電視市場會成功嗎?

2019年上半年開始,華為要做電視的消息就一直在傳播。7月15日終于塵埃落定。
今日,榮耀總裁趙明在新品類媒體溝通會上對外宣布,榮耀發布新品牌智慧屏,這也意味著華為正式進軍電視機領域。
所謂智能大屏終端,理論上就是智能電視,它包含了電視的所有功能但又非傳統電視。用華為工程師的話來講,“其在性能上融入了更多智慧技術,諸如AI、全語音操控等,它將顛覆目前傳統電視的體驗,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個超大屏幕的智能手機”。
電視,這個曾經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大家電,銷量逐年萎縮。尤其是近幾年,在智能手機等網絡產品的沖擊下,電視的發展前景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頸。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理事長彭寶泉近日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家電市場從8%以上高個位數,到13%以上兩位數下滑成為行業的新常態。
另有報告顯示,延續2018年下滑之勢,2019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達到1834億元,同比下降3.1%。傳統品類中,電視下滑最為嚴重。TCL、海信、長虹、三星等家電巨頭均不同程度出現業績下滑。此景之下,電視進入夕陽產業的行列已是業界共識。
和三年前涉足另一個夕陽產業PC一樣,外界對于華為進入電視機領域同樣難以理解,尤其是在當下頹廢的行業環境,華為為何還要逆勢而行?從手機、平板、PC到今天的電視機,華為的邏輯究竟是什么?
芯片供給手機,也供給電視
智能手機的核心是芯片,早在2004年任正非就抓住了這個核心,用全部的力量自主研發芯片,這也是華為手機今天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國產第一、世界第二的手機品牌的最重要原因。
智能電視上,芯片同樣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在電視行業中,早期的電視看屏幕,現在的電視看芯片。因為芯片在清晰度、降噪、色彩增強、對比度提升、運動補償等方面對電視而言起到決定性作用,芯片是智能電視的“大腦”。但是,很多人或許并不知道,華為的電視芯片遠比智能手機成名更早。
在2010年之前,中國電視芯片對于國外產品的依賴相當嚴重。而后,以華為海思、中星微電子為代表的國產芯片企業逐漸打破了市場格局,使電視芯片的國產化率逐步提升。數據統計到2017年,國產芯片在電視芯片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60%,其中,華為海思獨占鰲頭。目前,市面4K電視芯片上華為海思的份額超過50%,其次是聯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