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達人躥紅:頭部玩家年入50萬 但半數以上不超3萬

2019-07-17 admin 未知
瀏覽

         這是一次極為困難的寄信經歷。戴上潛水鏡、顧晨迪縱身躍入海中,穿過色彩斑斕的珊瑚群,拿著防水明信片,朝著那個外形如小房子的淺色郵筒游去。下潛三次,均失敗而返。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信件才得以全部投遞成功。

         “好累啊!每次都是差一點點才能碰到郵筒……”他坐在海灘上,對一旁的鏡頭笑著感嘆。畫面里,陽光灑在瓦努阿圖的海德威島上,藍天白云延伸到天盡頭。“果然是會游泳的‘水軍頭’”,粉絲們在屏幕另一端留言。

         職業旅行達人顧晨迪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邊旅行邊工作,寫圖文、做直播、拍vlog……憑借帥氣的外形和職業范的講解,個人短視頻的全網平均瀏覽量保持在500萬+。他創建的“學長約你去旅行”超話閱讀量接近8000萬,“現在是做內容最好的時代,把旅游這件事情作為工作很幸福。”顧晨迪對南都記者這樣表示。

         如今,借力職業玩家、達人等旅行KOL(意見領袖)打造內容生態,正成為OTA(在線旅游平臺)加碼的重點。飛豬《旅行達人大數據報告》顯示,90%的達人至少去過10個以上國家,他們能拍會寫,直播、短視頻成為新趨勢,旅行經費主要來源廣告合作,其中頭部達人的年收入可超50萬元。

        旅游業新趨勢:

         “去網紅去過的地方”

         “打卡灌籃高手同款拍攝地”“在海底郵局寄一次信”“穿越食人族骷髏洞”“在零下幾十度的山頂吃芝士火鍋”……在顧晨迪的vlog中,每個目的地都伴隨獨特風光和新奇體驗。

         這位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在電視臺旅游節目中“邊旅行邊工作”的90后,習慣用“啃老本行”來形容自己。差別在于,制作一個片子的時長從原來的15分鐘縮短至3-5分鐘的短視頻,再到現在vlog時長控制在1-2分鐘,以前準備一個節目需要3000字的腳本稿,現在寫稿只需要2-3分鐘。

         幾乎每個旅行達人都有一技之長。在飛豬旅行達人大數據中,職業標簽呈現極高的重合度,占比最高的職業分別為攝影師13%、職業旅行者11%、自由職業9%及媒體記者4%;89%的旅行達人擅長寫攻略游記,79.1%的達人具備攝影技能。

         “傳統媒體人的經驗,出鏡、拍攝、腳本、制作上的優勢是我努力放大的閃光點。”顧晨迪了解自己的受眾,“大多是大學生或剛畢業工作的人,15-40歲占比70%-80%,其中女生偏多”,大家越來越愛看獵奇、精美的內容,“隨著大市場環境和用戶觀看習慣改變,我們作為內容的生產者,應該按照受眾的喜好來更換不同口味。”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旅行者也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世界。旅游社交網站馬蜂窩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分享短內容的用戶數相比去年增長了150%,短內容點贊數以每月32%的速度遞增,短視頻、短內容等碎片化內容形態,正逐漸成為人們分享與獲取內容并“種草”的重要載體。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厲新建發現,“旅游行業發生了一個有趣的變化,就是去網紅去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