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云合伙人”圍堵京東:本想年入百萬,結果被割了韭菜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 " 小老板 ",正準備起訴上市公司京東。
一個月前,50 多人從外地趕赴北京,聚集在京東總部大樓正門,拉起橫幅齊聲高呼 " 京東還錢 "。迫于壓力,京東封鎖了正門入口,并跟這群 " 鬧事者 " 進行了多輪交涉。僵持一周后,多數人無果而歸。
事件起因于一個名為 " 脈客商圈 " 的項目。這個項目由京東旗下業務板塊京東云負責,在 2019 年初開始進行推廣,這群小老板是受邀加入該項目的代理商,也稱 " 城市合伙人 ",負責各城市的產品地推。但 4 月份產品上線后," 城市合伙人 " 們發現,產品漏洞百出,功能不完善,導致地推工作無法進行。
在項目宣傳過程中,大多數小老板認定這是京東的項目,草率簽訂合作協議。但事后他們發現,京東和服務商、代理商之間經過了層層授權,他們所對接的工作人員,可能并非京東的工作人員。他們認為自己遭遇了虛假宣傳,要求京東退還代理費。
從 8 月 5 日開始," 城市合伙人 "(以下簡稱代理商)堵在京東大樓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公開聲討。據參與維權的代理商透露,京東最終也未給出明確解決方案," 大部分人沒有拿到退款。"
一個多月后,多位參與過 8 月維權的代理商告訴燃財經,他們計劃通過訴訟或再次赴京的方式,向京東討要說法。
京東版美團
" 京東要狂撒 1000 多億,打造京東版美團。" 從今年年初開始,全國各地的一些中小企業主接到電話,受邀參加號稱京東自營的一個新項目。
這個項目名為 " 京東云 Elite 脈客商圈 "(以下簡稱 " 脈客商圈 ")。根據京東云官網介紹,脈客商圈是基于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快速普及的基礎上,為中小企業提供的創新型新零售整體解決方案平臺,集企業 CRM 客戶管理、收銀系統、商戶引流、營銷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解決方案平臺。
一位參與該項目的代理商告訴燃財經,脈客商圈是京東云新做的一個項目,類似于美團,商家對接的是系統,用戶使用的是 App,通過這款產品可以把商家和用戶都集中到平臺上,進而推廣京東支付和京東白條。
根據行業不同,脈客商圈劃分了美食、酒店、休閑娛樂等多個品類,一個行業一年收費 29800 元。在招募合伙人的時候,根據行業和區域進行劃分,合伙人可以同時購買多個地區的多個行業。
根據代理商提供的一份合作協議顯示,合伙人負責發展商家入駐城市行業商圈,商家入駐后,可以使用脈客商圈的商家系統,通過系統來接單,用戶通過京東白條支付,商家可以獲得一定額度的補貼。合伙人則可以拿到商家入駐費、廣告費分成、商品銷售傭金分成、線下掃碼支付費率分成、京東白條拉新獎勵等。
一位代理商向燃財經透露,京東方面在培訓時向他保證,開通一個京東白條用戶獎勵 40 元,開發一個商戶獎勵 10 元,另外還可以收取每個商家線上入駐費用 2800 元。
這類似于美團發展早期,做城市地推時,用各種補貼和優惠政策吸引商家入駐。本質上,代理商承擔的是地推職能。
據代理商介紹,京東云對代理商的要求是必須具備法人資格。據代理商提供的一份 " 各地合伙人信息統計表 ",參與脈客商圈的合伙人全部是企業,分布在北京、杭州、昆山、吉林、廣州等全國 30 多個城市,合作費用從 35800 元到 190800 元不等。
多位代理商向燃財經表示,在脈客商圈項目出現之前,他們曾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有過類似的合作,對商家入駐、拉新、線上支付等地推工作非常熟悉。
" 有人認為線上支付是個機遇,京東也是大公司,所以就簽了很多行業和地區,產品還沒上線就投了一二十萬。" 有代理商稱。
商機還是圈套?
脈客商圈的宣傳從 2019 年 1 月就開始了。根據代理商提供的維權商家清單,最早的脈客商圈合伙人協議簽訂于今年 1 月 13 日,但是產品直到 4 月才上線。
在脈客商圈 App 上線前,有代理商已經開始進行前期籌備。一位昆山的代理商告訴燃財經,簽訂了合伙人協議后,他新租了辦公場地,打印了宣傳材料,招募了兩個地推人員,開始向當地的商戶提前預熱。
然而,產品上線后,他發現 " 這款打著京東旗號的產品,一點也不像是京東做出來的 "。首先是技術問題,脈客商圈 App 經常閃退,頁面實現有貨,點擊下單就系統異常自動退出;另外京東金融掃碼支付的二維碼也經常出現故障。在運營上,App 的界面非常簡陋,他發現有些功能模塊無法點擊跳轉。
燃財經在 8 月 6 日下載并登錄過脈客商圈 App,首頁顯示有休閑零食、日常洗浴用品、酒水等商品,點擊商品會跳轉到京東商城或京東拼購頁面。進入中餐頁面,頁面顯示有十多家餐館,但點擊進入詳情頁,頁面沒有菜單和價格,也無法下單。
9 月 17 日,在 Apple Store 中搜索脈客商圈,只顯示脈客商家寶 App,下載后需要商家才能登錄,而一個月前還能下載的脈客商圈 App 已下架。京東云官網顯示,脈客商圈的服務已下架,無法購買。
多位代理商告訴燃財經,他們在脈客商圈 App 上線后,才意識到推廣難度。" 這么一款漏洞百出的產品,讓我們怎么去推廣?" 技術上的漏洞,加大了代理商跟商家溝通的難度。" 商家更多看重的是京東的品牌,以及潛在的補貼和優惠,但如果用了幾次發現不好用,他們就會放棄。" 有代理商說。
推廣一個多月后,有代理商發現,開發商戶的難度很大,向商家收取線上入駐費用不現實,而京東云承諾的獎勵補貼周期長,且京東白條用戶獎勵后來被無故取消。
一位廣東的代理商在 5 月 20 日向京東云投訴要求解除合同退款,京東云方面讓其等待回復,最后以產品已交付為由拒絕退款。" 所謂年入兩三百萬,其實都是騙局,是套路。" 上述代理商說。
一方面產品因為技術問題難以推廣,另一方面合同已經生效,款項已經支付,代理商要求退款未果。于是從今年 5 月底開始,陸續有代理商從外地趕到北京,向京東要求退款。
第一次公開聲討是在 618 之前。據一位代理商透露,當時共有 50 多個代理商來到北京,向京東要求退款。少部分代理商在交涉后拿到了 50% 到 80% 比例的退款。8 月的僵持事件,是他們第二次維權。
8 月 5 日,全國 50 多個代理商再次聚集在京東總部大樓下,他們合計向京東支付的款項金額合計接近 400 萬元。對峙持續了兩天。在京東的要求下,他們在第三天被送往北辰大廈的京東云總部。參與談判的多位代理商告訴燃財經,這次談判并未有實質結果," 除了少部分未簽合同先付了款的人拿到了退款,大部分人都沒拿到。"
真假京東
一位參與了北辰談判的代理商認為," 京東一直在踢皮球,他們不會退款,因為錢已經被服務商分掉了。"
京東云官網顯示,脈客商圈的銷售,采用了多層授權代理的模式。全國代理分為三級,第一級是中新賽寶,第二級是全國各地的區域服務商,比如北京區服務商是中科云商、一心則勝,第三級就是各地的代理商。在簽訂合同打款之前,代理商一直對接的是地區服務商,但大部分代理商向燃財經表示,在產品上線之前,他們一直以為對方是京東自營。
根據多位代理商的描述,他們在今年上半年接到自稱是京東工作人員的電話,邀請參加京東新項目的會議,主題是招募京東云 Elite 脈客商圈城市合伙人。參會需要攜帶企業公章,會場選在當地的高檔酒店。
會議中有自稱京東高級經理的人,現場介紹京東的發展歷史及目前的實力,會議全程圍繞京東支付、京東金融、京東商城展開,并表示一個小區域的一個行業 " 合伙人 " 年收入可高達兩百多萬元。
然而,代理商提供的現場資料顯示,會議的主辦單位為中新賽寶,京東云只是授權支持單位,而現場實際負責和代理商簽合同收款的,是當地的服務商。
代理商在簽訂合同付款后,會獲得一塊 " 京東云 Elite 脈客商圈城市合伙人 " 牌匾,但授權方是中新賽寶,并非京東云。" 京東云給中新賽寶授權,中新賽寶再授權給我們,所以這是轉包了好幾手。" 上述代理商說。
大部分代理商并未在意這些細節。" 現場氣氛很熱烈,我都沒看合同,在對方催促下直接就簽合同付了全款。" 一位汕頭的代理商說。他在付款時留意到,收款方賬戶是當地的服務商,所以他支付的款項是由當地服務商代為收取。這位代理商在幾天后收到京東云寄過來簽字蓋章的合同和發票,合同的簽字主體和發票抬頭都是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上述參與了北辰談判的代理商向燃財經透露,中新賽寶負責脈客商圈項目的具體落地實施,在項目收入分成上,京東云和中新賽寶五五分成,服務商和中新賽寶再做進一步分成。
脈客商圈 App 上線后,大部分代理商在發現問題后找到當地服務商,協商未果后找到京東云,但 " 京東和服務商之間互相踢皮球,一直在推諉。"
對于京東云和脈客商圈項目之間的關系,以及 " 城市合伙人 " 圍堵京東大樓事件的處理結果,燃財經聯系京東公關,截止發稿,京東方面未作回復。燃財經嘗試聯系中新賽寶,但電話無人接聽。北京、天津、河北地區的服務商中科云商以不方便為由未作回復。目前公開報道里沒有他們對此事的回應。
多位代理商表示,他們正在準備材料起訴京東云,并將在雙十一前后再次前往北京和京東交涉。
(來源:燃財經 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