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創新發展論壇 貝店張良倫論道發力新電商

“中國的零售到了非常創新的階段,我們希望通過精細化運營,回歸消費者價值、供應鏈價值。”貝貝集團董事長張良倫在“亞歐創新發展論壇”上如是說。
9月11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上倡議發起,中國貿促會、中國外交部共同主辦的“亞歐創新發展論壇”在山東青島召開。
此次論壇以“堅持創新引領,開辟增長源泉”為主題,旨在豐富亞歐會議合作內涵,引導亞歐工商界積極參與創新發展合作。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中國亞歐會議高官謝波華、柬埔寨公共工程和運輸部國務秘書林敦尤提、越南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阮得成、斯洛伐克副總理特別顧問迪波爾·布切克、青島市副市長薛慶國、貝貝集團董事長張良倫等來自31個國家的400余位嘉賓代表出席論壇。
自互聯網技術普及,電商在世界各國興起。而伴隨數字經濟時代來臨,電商也正迎來全新變革。尤其在中國,電商已經不是在做簡單的產品信息化,它逐漸滲透到供應鏈、企業組織結構、用戶消費習慣等各個方面,以此實現新電商的全面重塑。
對于新電商,張良倫認為,電商的本質是零售,零售的本質是供應鏈,供應的鏈本質是好貨低價。無論是從傳統零售到電商,還是從電商到新電商,電商的本質都不會改變。真正的改變是用戶的消費習慣、商品運營邏輯、貨品風格等方面。
“我們持續構筑供應鏈和好貨低價的壁壘,積極擁抱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的變化。”張良倫表示,貝貝正將80%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不變的供應鏈,用20%時間研究消費者的變化動態。
一方面,根據事物發展規律,電商走向新階段是一種必然趨勢。另一方面,伴隨中國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枯竭,中國的電商平臺也不得不朝著新階段邁進。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主任許英明在會上表示,流量增量的瓶頸化促使內容型電商交易化,交易型電商內容化。
成立于2011年的貝貝集團在張良倫帶領下,通過米折網抓住了PC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2014年依托貝貝網,張良倫再次抓住了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推動貝貝集團迅速壯大。如今,他希望憑借精細化運營,在新電商時代讓貝貝集團走上新臺階。
張良倫表示,貝貝集團正通過旗下平臺貝店、貝倉,通過社交內容分享、會員體系、KOL(意見領袖)這樣的組合,探索社交新零售。
據了解,貝店依托“社交+供應鏈創新+大數據”的創新模式,打通貨源、數據、物流、用戶、市場需求之間的無形壁壘,利用數字化和社交分享,實現用戶獲取、用戶觸達,最終讓用戶價值最大化成為現實。貝倉則以S2B2C的品牌特賣模式,整合品牌貨源,為小微商家提供“社交店+實體店”的立體式解決方案。
“過去,很多電商平臺、線下門店空有用戶信息,但缺乏觸達通道和方式,我們將通過社交,通過貝倉新零售實體店,利用移動社交的手段全渠道觸達用戶,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的社交新零售。”張良倫強調,只有合理利用數字用戶資產,電商精細化運營才會成為可能。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新電商無疑還將持續深入改變著經濟、市場和產業結構;改變著產品、服務及其流動;改變著消費者的價值和行為;改變著就業和勞動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