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聯阿抗騰”,阿里為馬云獻禮

2019-09-06 余若雨 36氪
瀏覽

隨著阿里20億美金收購考拉并領投網易云音樂7億美金的消息官宣,中國互聯網的代際交替與格局變化已經從水下浮現出來。

9月6日一早,一名資深電商記者在得知考拉交易傳聞竟然最終成真后,在社交媒體上感嘆:真沒想到,在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阿里和網易聯手的一天。

一方面是阿里實際上并不那么需要考拉——第一跨境進口零售電商的市場規模很小,第二阿里一直饑渴的是流量而非電商。這里必須指出的是,考拉根本不是一些觀點所認為的流量資產,但云音樂是。

2013年,阿里收購蝦米音樂后,一度請來高曉松+宋柯的業界豪華陣容想要自己大干一番,可天不遂人愿,做文娛產品和內容產業的路子阿里至今都難說走通。

到了2019年,蝦米音樂在最近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后被挪出大文娛體系,進入創新事業群,幾乎相當于掛牌出售。但這并不是放棄音樂賽道。

相反,阿里一直對能牽制騰訊的業務興趣極大,音樂及其背后的流量顯然是其中重要一環,這才是阿里所真正想要的。

另一方面,許多對阿里、網易及其它中國互聯網巨頭持續跟蹤的TMT記者和觀察人士,都在這樁交易傳聞最初出現時表示過絕無可能。

因為馬云與丁磊向有宿怨,易趣、VIE、雅虎中國等事件使得阿里與網易即便主營業務不同,十幾年來兩大巨頭卻幾乎沒達成過戰略合作,更別談投資入股。

然而2018年的烏鎮峰會期間,此前從不參加丁磊飯局,2017年還在說“(丁磊飯局)沒人邀請我,邀請我也不一定有時間”的馬云,卻大大方方在眾多媒體鏡頭前跟丁磊坐在一起談論金庸,還吃上了網易嚴選的零食,為丁磊家的競品電商業務心甘情愿“站臺”。

現在看來,一年前的這次烏鎮飯局已足以證明阿里和網易關系之間的緩和,這為今日考拉的交易案做好了最高層的鋪墊。

雖然馬云比丁磊年長,但丁磊借互聯網年少成名,一度成為中國首富,這還要在馬云之前,那時淘寶尚未開啟印鈔機模式。時過境遷,阿里已是中國互聯網數一數二的巨頭,而網易今日收盤之市值還不如剛成立四年、丁磊自己天使投資的拼多多,更遑論網易主營游戲業務的最大對手騰訊。

網易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游戲仍然為公司貢獻六成營收。

網易公司凈收入為人民幣187.69億元,同比增長15.3%;

其中,網絡游戲服務凈收入為114.334億元,同比增長13.6%,占比60.9%;

電子商務凈收入為52.469億元,同比增長20.2%,占比28.0%;

廣告服務凈收入為5.816億元,同比下降8.3%,占比3.1%;

創新和其它業務凈收入為15.072億元,同比增長23.2%,占比8.0%;

作為主營業務的網易游戲,盡管《荒野行動》在日本等海外市場的表現尚可,然而自2016年《陰陽師》爆紅之后,網易游戲還未在最重要的國內市場接續上一款真正的爆款作品。

事實上,游戲行業近幾年陷入停滯的增長使得騰訊網易都頗為艱難。但騰訊多元化的業務結構和優勢戰略地位使其比網易更能承受下行環境和監管收緊的風險,并且在堅守toC內容產業的基礎上向to B業務強勢發起進攻。

反觀網易,進入移動時代之后,在游戲主營業務之外的拓荒創新方向則選擇了不僅投入極大、短期無法盈利、并且競爭已經殊為激烈的電商。更重要的是,游戲本身并不是一種純粹的正向流量業務,它在不斷變現的過程中就會自我消耗掉流量,而電商最緊缺的就是流量。

假如孵化出嚴選的網易郵箱業務能持續提供流量,那么電商的邏輯是成立的——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經驗證明,郵箱能為網易守住現有流量就不錯了,在信息流、短視頻等模式面前要想搶奪新增流量卻根本不可能。

騰訊系的游戲、音樂均是網易對標業務的兩倍以上體量,在這些強壓之下,丁磊選擇了借云音樂對阿里的吸引力順勢甩手考拉,并表示“會繼續推進聚焦戰略,將資源集中在優勢領域”。

接下來事情會怎么發展就很明顯了:這次交易完成后,云音樂將有更多資金買內容版權,而商業化能力溢出的阿里則將幫助云音樂變現。

一個想要甩賣虧損資產聚焦主業,一個則如饑似渴地盯住每一個收購流量資產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網易賣考拉“聯阿抗騰”也就說得通了。

而對阿里來說,在馬云退休和司慶20周年之際,如果能了結一樁商業上的陳年舊怨,這個投資并購案也不失為一次獻禮之作。

(來源:36氪 張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