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貨還沒發就已退款,這樣的湊滿減行為你覺得怎么樣

2020-11-17 余若雨 中國商報
瀏覽

“雙11”雖然落下了帷幕,但暗流卻還在涌動。

近日,“退款”這個話題悄悄登上了微博熱搜。原來,為湊齊今年電商平臺上的各種滿減,不少消費者選擇了一些并不需要的產品。而在付款完成后,趕在商家發貨前,有消費者將不需要的商品退款后依然能讓訂單中的其他商品享受優惠。有網友將這一“省錢攻略”分享出來后,引發了不少爭議。

盡管不少電商平臺都稱今年“雙11”的玩法簡單了很多,但實際上套路依然層出不窮。除了跨店滿減,加上店鋪優惠券,各種分享領大額優惠券,很多消費者為了達到最佳優惠力度依然算到“頭禿”。當需要的產品湊不夠跨店滿減怎么辦?有網友出招,選擇不需要的產品合并訂單付款后單獨退款,而其他商品依然能夠享受平攤下來的滿減金額。不過,這樣的操作也使得一些商家產生了煩惱。

有網友在豆瓣發帖稱,“雙11”后第二天他和客服說攔截訂單退款,客服同意后并沒有通過平臺退款,而是加了網友微信好友,將退款通過微信轉給他。原因是,跨店滿減的津貼被使用后,平臺就扣了商家的錢,并且已經開出發票。而且商家退貨退款率高了以后會降低店鋪的信用。該網友表示,沒想到湊單退款會給小商家帶來這么大的影響,“以后盡量找大店湊單吧。”該網友表示。

這樣的湊單行為引發了不少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沒想到滿減的優惠是扣商家的錢,如果退款的話,一同下單的其他商品不應該仍享受滿減優惠,平臺應該對此進行規范;也有網友認為,湊滿減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在平臺規則內采取的行動,平臺沒有明確規范,就說明此事是平臺默許的;還有網友表示,為湊滿減故意退款退貨,和實際上買錯了需要退款退貨,平臺也很難辨別,不能“一刀切”地進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消費者湊滿減的“套路”,商家們也有自己的應對方式。在“雙11”期間,有電商平臺的后臺直接規定12日0點前不能退款;還有商家在消費者剛拍下的時候就顯示發貨,不給消費者退款的機會。事實上退款退貨多了,消費者同樣也會受到影響,不僅信用程度會下降,運費險的賠付金額也會隨之下降。

“說實在的,現在‘雙11’套路這么多,商家最后還吃虧,消費者也沒有享受到多大的優惠,都不知道以后是參加好還是不參加好了,真是尷尬。”有網友感慨道。

為享受滿減優惠,貨還未發,退款先行,這樣的湊滿減行為你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