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第三季度營收1742億 過去一年用戶增長超1億

聯商快訊:11月16日,京東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4.416億,同比增長32.1%,增速創下過去三年來的新高,一年凈增1億多活躍用戶。
2020年第三季度,京東集團實現凈收入1742億元人民幣(約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9.2%,超出市場預期;其中凈服務收入達到228億元人民幣(約34億美元),占整體凈收入的比例首次超過13%。
在SKU和庫存規模方面,第三季度,京東集團庫存周轉天數下降至34天,創下上市以來的最快庫存周轉效率。
就業創業方面,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體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員工數已超過32萬人,僅在今年疫情以來就凈增了6萬名員工,同時還通過產業鏈間接帶動全國就業人數超過1800萬。
今年前9個月有2004個品牌在京東GMV過億,其中中國品牌占比81%,京東11.11第三方商家成交額增速同比翻倍,且遠高于行業增速。
從細分品類來看,2020年第三季度,京東集團來自于日用百貨商品銷售的凈收入為581億元人民幣(約86億美元),同比增長34.8%。
物流方面,京東物流“千縣萬鎮24小時達”服務持續提速,其中92%的區縣和83%的鄉鎮消費者可以在今年京東11.11期間享受到24小時收貨;與此同時,1.5萬家京東家電專賣店可以讓全國2.5萬個鄉鎮、60萬個行政村的消費者不出遠門購買大家電。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8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
下沉市場方面,過去的一年間,京東凈增的1億多活躍用戶中,有接近80%來自于下沉新興市場。
13532個重點品牌京東11.11銷售增速超300%
今年雙十一前,京東內部的一次經營分析會上,當劉強東聽到京東在家電等一些優勢品類上的凈利潤率數據時,他向負責人提出,這些品類的利潤率必須要控制,要把更多利潤讓給品牌商家。
提出這樣“奇怪”的要求,源自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如果京東有機會獲取一元利潤,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給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給團隊,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續發展。這也是京東十幾年來一直堅守的經營理念。
雙十一在變,電商行業在變。平臺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商家對爭奪有限的資源越來越力不從心,消費者也不滿意各種套路。傳統的流量驅動方式,越來越讓平臺、消費者和品牌商家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另人意外的是,并沒有整天把格局放在嘴邊的京東,卻以更高的格局主動“止盈”。
雙十一前,京東就宣布將對廣大品牌商家等合作伙伴提供全力扶持,涵蓋合作伙伴生意的全鏈條、全周期,力助平臺第三方商家銷售增速翻倍,成為合作伙伴的最大 “加速場”。雙十一后再看京東的數據:13532個重點品牌銷售增速超300%,第三方商家成交額增速是去年同期的2倍以上。
京東有態度也有能力為合作伙伴創造這樣的價值,是其獨特商業模式下十幾年能力積累的成果。依靠智能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等新基建,京東擁有了穩定可靠的供應鏈體系,為品牌商家降本增效并提升用戶體驗提供了最可靠的路徑。
一個建議,讓外貿小廠大賣15萬單
今年雙十一首日,美的冰箱在京東的銷售額就超過1.2億元,同比增長96%,這讓美的冰箱電商部長王凱很是興奮,“去年雙十一我們的銷售規模就非常大了,今年還能增長96%,是非常好的成績。”
王凱認為,美的冰箱在京東的增長緣于兩點:一是疫情推動更多用戶形成了線上購買家電的習慣,二是美的與京東展開的銷售預測、庫存打通、C2M反向定制等智能供應鏈深度合作。
以往,冰箱的賣點主要聚焦大容量、不結霜、省電等方面,各品牌商品日趨同質化,王凱團隊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點。這個時候,京東送來了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通過用戶搜索冰箱的大數據,京東發現用戶的需求不斷提升,從雙門冰箱、節能冰箱演變成不串味的冰箱、放櫻桃等易腐水果的冰箱,尤其是高端食材保鮮成為用戶的痛點。美的冰箱馬上針對這一需求變化研發出果潤維C冰箱,它能讓果蔬新陳代謝變慢,達到良好的保鮮效果。冰箱定價4000多元,比市場上的普通冰箱貴了近一倍,但在美的冰箱中的銷售占比卻極速爬升,僅半年就超過10%。
美的果潤維C冰箱是京東助力品牌C2M反向定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京東C2M商品銷量同比大漲654%,雙十一共售出上億件C2M商品。
大品牌、大商家通過智能供應鏈獲得生意增長,中小品牌商家同樣是受益者。浙江慈溪市逍林鎮是國內拖鞋主產地,每年銷售拖鞋3億雙,大量商品出口海外。受疫情影響,當地中小商家面臨巨大壓力。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與當地合作,助力商家出口轉內銷,凱麒鞋靴拼購專營店便是其中的成功轉型者。
今年9月,京喜運營人員根據捕捉到的市場需求,向凱麒專營店建議今年冬天做皮棉拖鞋,店鋪迅速調整產能。產品上市后雙十一銷量達15萬單,遠超五六萬單的預期。一家店鋪又帶動了繡花、鞋面、鞋幫、鞋底等眾多鏈條上的中小工廠。幾千家工廠聚在一起,就帶動了整個地區經濟的轉型發展。
庫存周轉僅34天,助力實體企業降本增效
現代供應鏈作為新基礎設施,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家最近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京東智能供應鏈也有了更多為實體企業創造價值的機會。
京東零售集團智能供應鏈高級總監胡浩認為,京東智能供應鏈有其它平臺難以企及的兩大優勢:一方面京東自營商品、自建物流的供應鏈模式,效率與彈性是最優的。另一方面京東具備行業內鏈條最全、流程最完整、價值最大的供應鏈大數據。這讓京東能不斷向零售上游邁進,深入到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制造中,與實體企業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為其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王凱對此感觸很深,在談到京東C2M對用戶需求的洞察時,他甚至用了“顛覆”這個詞。“傳統的市場調研無非是問卷調查、入戶調研、有獎調研、購買后追問,樣本量很小,時間成還高。”王凱說,京東有4億多活躍用戶,而且不用你設計什么問卷或調研,用戶會通過搜索等行為主動告訴你最真實的需求,這完全是一種模式和成本效率的顛覆。
C2M只是供應鏈的冰山一角。京東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庫存周轉天數為34天,比二季度下降0.8天,是歷史最低天數。這是什么概念?目前京東運營超過500萬個自營SKU的商品和800個倉庫,全球零售業周轉效率標桿的Costco,庫存周轉天數是30天左右,但其管理的SKU僅為3700個。亞馬遜的周轉天數是39天,效率遠低于京東。
高效的庫存周轉,意味著品牌商家的滯銷風險和倉配費用大大降低。以往美的冰箱從入倉到送到消費者手里,時間在30天到45天,而且經常擔心需求預測不準,備貨多了滯銷,備貨少了又會出現偏倉,損失銷售。與京東深度合作后,美的冰箱周轉只需要28天,滯銷和偏倉基本沒有了,每年倉儲物流費用節省上千萬元。
“三毛五理論”并不復雜。品牌商家有足夠多的利潤才能有創新,消費者才有意愿消費,平臺才有更多機會。這樣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卻總是選擇性遺忘。企業要有核心能力、要創造價值,這樣的道理所有人也都知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放著快錢不掙,而去十幾年如一日干苦活累活。
被譽為硅谷最偉大管理者的Inter創始人安迪·格魯夫曾說,要想預見今后10年會發生什么,就要回顧過去10年中發生的事情。顯然,京東的未來也能在之前的十多年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