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黃崢卸任CEO背后:社交電商將發展如何?

聯商專欄:新浪財經6月22日轉載雪球消息,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身家達到454億美金(約合人民幣3210億),超越馬云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目前中國首富為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其身家為515億美金,比黃崢多出61億美金。
今年4月初至今,拼多多的股價已經上漲了143%。618的刺激下,美東時間6月19日,拼多多繼續上漲6.26%,市值成功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48.88億美元。
1、睿智黃崢卸任CEO
黃崢身家暴漲之后,有文章認為,黃崢很有可能成為首富。
馬化騰僅比黃崢多61億美元,差距不是很大。一方面,是因為黃崢年輕,今年才40歲,正值壯年,而馬云和馬化騰的年齡分別為56歲和49歲。
另一方面,黃崢跟馬云、馬化騰不同,馬化騰在今年1月份減持后,僅持有騰訊8.58%的股份,而馬云僅持有阿里6.1%的股份。黃崢卻持有多少拼多多43.3%的股份,是絕對的大股東!
從4月初開始,拼多多股價累計上漲約143%。以此來計算,僅這兩個月的時間,拼多多就為黃崢帶來約267億美元的財富。
此番拼多多股價上漲,主要是得益于618大促的表現。
拼多多對外公布的618數據顯示。在“百億補貼”持續加碼和10億現金紅包等鉅惠福利的帶動下,拼多多平臺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19%。截至6月18日晚19:40,拼多多平臺在618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19日0點前訂單數超11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
但是,7月2日傳來消息,黃崢卸任拼多多CEO,原CTO陳磊成為新CEO。
據最新披露的SEC文件顯示,黃崢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從2020年4月的43.3%降至最新的29.4%。也就是說,黃崢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28億美元計算,其身家消失了142.89億美元(約1009.5億元人民幣)。
一周前,黃崢還超過馬云,成為中國富豪榜第二,但是如今的操作,讓他之后不會再回到首富的話題當中。可能是黃崢怕自己成為首富吧,而他之前的股份,也的確太多了。
黃崢股票減少6.65億股(13.9%),具體怎么分配?
1、向“繁星慈善基金”捐贈了1.135億股股票;
2、另外3.71億股股票將轉讓給拼多多合伙人集體;
3、剩余1.8億股,價值約38億美元沒有提及;
這38億美元,約260多億人民幣,可能是黃崢套現了,不過這都是猜測。
在中國,從黃光裕到王健林,首富是非多。少年黃崢是非常睿智的,一看自己刷刷沖上財富榜的榜眼位置,立即減持股份,降低身價。
從此舉來看,黃崢雖然年少,但是有大魄力,舍得放棄。
無論從當下還是未來看,拼多多能不能成為中國互聯網界的新霸主,拼多多后繼發展又會怎么樣?筆者僅從自己的認識角度,做個人的判斷。
2、拼多多能否對標阿里?
當下的拼多多想要對標阿里,差距尚遠。
BAT三巨頭依然代表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三座高峰,另外,TMD,甚至包括京東、小米,第二陣營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尤其是美團、字節跳動這兩大新貴,甚至有問鼎第一陣營的態勢。
在這些強勁的大佬和新秀們面前,拼多多的整體經營實力,還有距離。
阿里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電商。這么多年的布局,阿里形成了龐大而且復雜的生態體系。也就是說,對一個普通人來說,在移動端的任何一個動作,基本上繞不開阿里或者騰訊他們兩家旗下所擁有的各種產品和服務。
娛樂,看電影,聽歌,點外賣,出行,甚至是醫院掛號、水電煤繳費、乘坐公交車等等,你都有可能要用到騰訊或者阿里的服務。
而且,這些服務還僅僅只是明面上的,即使在某一個城市使用了當地的某家不知名公司開發的APP產品,而隱形的支撐是,這款產品在背后可能依托了阿里云或者騰訊云的計算服務。
這就是當下,中國這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可怕之處。我們的生活娛樂、上班工作方方面面已經離不開他們。
即使對標阿里和騰訊,雖然阿里的市值略低于騰訊,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阿里旗下的另一只大獨角獸螞蟻金服尚未上市,一旦螞蟻金服上市也必將是超過千億市值的龐然大物。從阿里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阿里無論是淘寶還是支付寶,更傾向于工具屬性,而騰訊的微信、王者榮耀等等更加傾向于娛樂屬性。比如說支付寶的水電煤繳費,社保公積金等眾多城市服務項目的鏈接,從這個角度來看,從中長期的角度分析,阿里生態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能力要高于騰訊系。
所以,在電商板塊,阿里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兩個,第一個是美團,第二個是京東。第三第四才有可能是拼多多。
在皮皮蝦的視頻平臺上,有網友認為:
拼多多就這一個產品單打獨斗,它的股價大概會下跌,因為虛高太多。不像阿里和騰訊,已經相對穩定,除非出現特大不好的消息導致股價稍微波動。感覺拼多多泡沫太多。
拼多多的市值到底有沒有泡沫,要看拼多多模式能否持續,并且能否持續增長。
3、拼多多后浪成前浪,競爭加劇
拼多多是以社交分享,一起拼團得便宜的模式殺入電商領域。甚至有夸大其詞者寫到:拼多多強勢逆襲,打破了電商格局已定的謊言,動搖了阿里不可戰勝的神話。其精髓盡在一個“拼”字,準確抓住了互聯網的技術本質,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簡直就是一場深刻的人文革命。
社交電商從本質上來說,只是一種營銷策略,門檻不高,也很容易被模仿。這幾年,無論阿里的淘寶還是京東,甚至包括騰訊,都紛紛開啟了拼單拼團的銷售方式。
另外,從騰訊到京東,還開啟了規模更加宏大的社交電商創新運動。筆者在前文《騰訊和京東,讓微商成為正規軍》一文中指出,微信利用自己巨大的流量池,開辟了貨源平臺,普通人就可以利用騰訊(小鵝拼拼)或者京東系的芬香平臺,成為微商,將選中的產品生成專屬圖片(佩帶二維碼),只要通過自己的二維碼達成的銷售,自己就可以獲得提成傭金。
前不久,QQ上線了“QQ惠購”,其本質也是一種社交電商的模式。
也就是說,在騰訊和京東的巨大流量池當中,人人都可以成為賣家,人人也都是買家。這樣的社交電商方式,其規模,其發動更多人參與的內在激勵機制,要遠遠高于拼多多的幫忙砍價模式。
包括小紅書所代表的分享經驗帶貨模式,淘寶形成的直播帶貨模式,我們都可以看成是單個個體進入商業領域的新型社交電商的濫觴。社交電商并不是拼多多的專利,更不是拼多多的護城河,社交電商的模式日新月異,花樣百出。
而巨頭們依托已有的優勢,比如說京東依托正品保障和物流優勢,阿里依托強大的資源優勢,騰訊依托巨大的流量優勢,進軍社交電商領域簡直是事半功倍。
再來分析所謂下沉市場,到底靠不靠得住。
一開始,拼多多的指向是,四五線城市的小鎮青年,也就是所謂下沉市場,是拼多多的巨大流量場。到今天來看,下沉市場其實是一個偽概念。
無論一線大城市還是四五線的小城市,窮人和富人都同步存在。一直以來,拼多多所面對的都是那些價格敏感型的人群,只是拼多多轉換了概念,叫下沉市場。
有捧臭腳的文章寫道:便宜,并趨于免費,是最好的殺手锏,其他都是浮云,什么品牌質量,情懷流量,體驗感,這些概念在價格面前都是渣渣。
這是一種完全沒有基本商業理論認識的低端思維和低端邏輯:貪便宜是本能,但是,如果資金允許,誰不會向往優質的商品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和身份象征呢?說白了可以這么認為,如果經濟實力允許,在便宜和品質之間,理性的人們會首先選擇“品質”。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便宜必然代表著質量的低端。即使拼多多依靠百億補貼堆積起品質商品的競爭優勢,但是這樣的殺雞取卵又能持續到何時?
還有人認為,拼多多的模式抓住了人性的弱點,愛占便宜。同樣站不住腳。愛占便宜的人其實內心深處更加渴望,自己什么時候經濟實力允許了,再也不用這么委屈巴巴,斤斤計較。所以說,拼多多當下的巨大流量是脆弱的,不可持續性深挖和持續性復購的,總有一天會流失掉。
4、從人性的本質到零售的本質
人性的本質,不是愛占便宜,而是愛慕虛榮,追求更好。正是在這樣的本質之下,人類的欲望才永遠不會滿足,因為欲望難以滿足,才推動人類不斷向前發展,不斷進步。
也正是因為人們永遠都愛慕虛偽,追求更好,商業世界才會有品牌價值,才會有金碧輝煌的消費場所,也會有溢價于其實際價值數萬倍的商品。
那么,基于上述這兩點人性的本質,零售的本質到最后一定是比拼的品牌和品質,而絕不是價格便宜。
第一,價格便宜潛在地就等同于質量低劣。
第二,即使在殺入市場之初以低價能夠迅速打開局面,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后,一定會不遺余力地拋棄價格便宜的策略,向高端邁進。
拼多多的未來之路,道阻且長。
(文/聯商特約專欄作者老刀,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