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下行”

2019-08-16 嫣然 藍洞商業
瀏覽

五環外是拼多多和阿里的陣地戰嗎?

很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今年以來雙方的火力更加猛烈。此前,低調、不常出現在媒體聚光燈下的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在股東信中披露,拼多多遭遇空前“二選一”。

外界認為黃崢這是公開喊話阿里,阿里并沒有什么回應。某種程度上,隨后阿里用其財報做出了注腳。阿里巴巴CEO張勇說,過去一財年超過一億的新增用戶,77%來自下沉市場,阿里會繼續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加大投資,獲得新用戶。

如果將視線拉遠,會發現另一家中國電商巨頭正集結兵力,加入戰團。

8月13日,京東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實現凈收入1503元,同比增長22.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6億元,同比增長644%。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12個月京東活躍用戶為3.213億,環比增長1080萬。在財報電話會上,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透露,“京東來自三到六線城市的低線市場用戶增速高于一二線城市;我們現在的新用戶當中,有將近七成來自低線城市;整體用戶里面超過一半來自低線城市。”

從另一組數據中也能窺得端倪:今年618期間,京東累計下單2015億元,同比增長近27%,其中低線級市場的下單金額同比增幅是全站的2倍。

京東還將祭出更多武器。

9月,微信將為京東拼購開啟獨家一級入口,即在微信發現打開“購物”,便可進入京東拼購。在本次在財報電話會上,徐雷進一步解釋,微信一級入口主要是針對女性和低線市場的新模式,將采用低扣點方式吸引更多商家與商品,滿足低線城市消費者的需求。

得益于微信生態的拼多多也從來沒有這樣的特權,它只是在微信九宮格這個二級入口占有一席之地,這里與之并列的還有“京東購物”。

今年618前夕,徐雷曾說過,在與騰訊合作中,會打造區別于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這將是京東深度挖掘微信市場、拓展三到六線城市用戶的重要手段。

京東的布局不止于此。在線下,包括京東專賣店、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新通路,尤其是正在擴張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等亦在加速潛入下沉市場。資本則是另一個手段,最近幾個月,京東先后投資五星電器、迪信通、港股上市公司彩生活等,無一不劍指“五環外”。

下沉市場,戰事升級。

耐力比速度重要

拼多多、快手、趣頭條和水滴被稱為下沉市場的“四大天王”,它們與下沉市場可謂互相成就,前者因后者而坐大,后者因前者價值被重估。

對于下沉市場的一般理解是三四線及其以下市場用戶,主要特點是相信熟人推薦、收入不高、追求高性價比。為了與一二線城市區分,下沉市場被稱為“五環外”,其主力群體是“小鎮青年”,京東將之描述為“隱形新中產”。

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2018年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月度活躍用戶逐漸上升,活躍設備達到6.18億,占整體用戶的比例達54.6%。

對于疾呼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的巨頭們來說,這顯然是一處富礦。不過,看得到不一定拿得下,黃崢曾不無調侃地說,拼多多的“核心就是五環內的人理解不了”。

為了打贏下沉市場這場仗,今年3月,張勇點將蔣凡,讓其同時兼任淘寶和天貓總裁,這在阿里歷史上是極其少見的。此前,只有現任集團CTO、阿里云總裁的張建鋒曾同時負責這兩大業務。很快,蔣凡升級聚劃算,借此進攻下沉市場。

作為某種回應,今年拼多多第一次參加了618大促,采用補貼和團購的方式。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針對下沉市場,各平臺都開始頻繁提及品質。這意味著某種轉變,各方對于下沉市場的理解,已經走過了便宜、追求高性價比等淺層認知。

京東方面認為,下沉市場用戶,除了區域、收入等顯性因素外,如果再進一步考量實際可支配收入、信息透明度等隱形因素,會發現這個超過6億的用戶群包括多個不同用戶分層,不同群體的消費特點與偏好完全不同。

QuestMobile在其報告中指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中“小鎮青年”人群規模達到2.56億,線上消費能力顯著高于全體網民。Mob研究院在一份報告中說,下沉市場目標用戶主要是“鄉村幸福一姐”、“真隱形富豪”,他們的用戶畫像是:雖然月入普遍低于5000元,但年實際可支配收入可達4-5萬,無房貸、車貸壓力,甚至完勝一二線城市那些“假中產階級”。

很大程度上,報告中的“小鎮青年”與京東所謂的“隱形新中產”相當吻合。這一群體是下沉市場的絕對主體,有不小規模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同樣看重品牌與品質。事實上,這些用戶也有著非常迫切的消費升級需求。

比如,今年618期間,京東家電專賣店的銷售數據顯示,村鎮居民購買的平板電視中,有51%是5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電視,全面屏電視銷量比去年翻一番。此外,一二線城市尚在普及的智能馬桶、指紋鎖在低線市場銷售增速超過100%。

這意味著,下沉市場已經進入下一階段,品質成為關鍵詞,競爭回歸零售本質,走向成本、效率、體驗的較量,從對用戶和流量的爭奪,逐漸過渡到產品、運營、供應鏈的比拼。

電商還是一個慢活,一定程度上耐力比速度更重要。

一個神秘項目

“在覆蓋多場景能力方面,京東在保持線上中心化開放式貨架優勢的同時,將會進行線上去中心化、非開放式模式的探索;在線下,我們也將通過自建、投資和聯盟的方式構建線下多業態零售場景。”5月,徐雷如此解釋京東的多場景能力建設。

他沒有點明京東在下沉市場的具體打法和布局,事實上也遵循著這個邏輯,分別從線上、線下和投資三方面展開,形成了一個“三位一體”的作戰方案。

其實,早在2014年京東線上就有過社交電商的嘗試,比如提出砍價、裂變紅包等玩法,2015年還推出過拼購業務,不過當時并沒有刻意進一步做大。

隨著市場變化,2018年京東加大下沉市場的力度,4月正式推出拼購業務,年底架構調整中成立社交電商業務部。拼購業務的能量不容小覷,數據顯示,僅2018年雙十一,通過拼購拉新占當天京東全平臺新用戶總數的一半以上,訂單量是2017年同期的11倍。

今年以來,京東更是調集內外部資源砸向下沉市場。內部,京東社交電商業務部不斷進行組織、人事、資源調整。

5月,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成為社交電商業務部(拼購業務部)負責人,韓瑞一人同時負責社交電商業務部和平臺業務中心,此前社交電商業務部的負責人是副總裁侯艷平。

2018年年底,京東商城宣布組織架構調整,成立社交電商業務部和平臺運營業務部,前者負責拼購業務的發展、探索社交電商的創新模式,后者整合原平臺運營部、平臺產品部、平臺業務研發部與微信手Q業務部,負責線上渠道場景的精細化運營。此番韓瑞一人身兼兩職,有利于兩個部門資源調配與協同作戰。

目前,京東社交電商業務部以拼購為核心,京東拼購擁有包括京東APP、京東微信購物、京東手Q購物、拼購小程序、M站、PC端及京東拼購APP在內的七大流量入口。

7月30日,京東拼購進一步擴大招商類目并降低商家入駐資費標準,其新招商政策公告顯示,新增資質標準6篇,包含:本地生活/旅游出行(虛擬充值)、電腦辦公、手機/手機配件、數碼、圖書、醫藥保健,同時修訂資質標準16篇。

值得注意的是,5月京東再次與騰訊牽手。

京東與騰訊續簽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自2019年5月27日起生效。根據協議,騰訊將繼續在其微信平臺為京東提供位置突出的一級和二級入口,為京東帶來流量支持。根據新的戰略協議,雙方將繼續在社交媒體服務、廣告采買和會員服務等一系列領域繼續展開合作。

騰訊之于京東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5月10日,2019年京東第一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徐雷表示,“過去五年我們與騰訊進行的合作,在微信市場上首先建立起了一定的用戶量、品牌以及交易額。在一級入口,我們發現每天有50%以上的訪問竟然還都是新訪客。”

有消息稱京東拼購業務正在從內部拆分,拆分后拼購業務將獨立運營。這并沒有得到京東方面的確認。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京東拼購將全量切入“微信-發現-購物”入口,國慶前后京東將會揭開那個所謂“全新平臺”的真面目。

上下聯動

在線下,京東同樣密集布局下沉市場,京東專賣店、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便利店等線下店幾乎覆蓋了從一線城市到村鎮所有市場。

京東家電專賣店總經理劉俊回憶,在傳統的村鎮家電市場,家電行業價格體系嚴重倒掛,一臺電視京東線上賣3000元,鄉鎮市場可能將近6000元。這并不是老板黑心要多賺錢,而是批發環節太多,加上家電件特別大,物流配送層層運輸費用高,家電消費低頻、門店投入成本比較高。此外,原有的線下專賣店品牌太集中,但是消費者需求很多樣化,難以滿足全套購物的需求。

“面對這些情況,京東發揮獨有的物流優勢,經過多年深耕,讓家電配送能夠到達農村。通過搭建售后、安裝等體系,我們的服務也可以下沉到農村地區,讓這些市場的消費者能夠真正享受到一線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劉俊說。

幾年下來,京東家電專賣店在全國縣鎮村市場開設了超過12000家門店,覆蓋全國2.5萬個鄉鎮、60多萬個行政村。

同時,針對T1到T6級別城市,京東專賣店為不同級別城市縣鎮,提供來自京東的正品保障、售后服務和線下體驗場景,主營手機、電腦、數碼創意小家電、生活日百精選、京造、京魚座等商品。京東專賣店利用京東大數據資源、供應鏈賦能與品牌效應,聯合各地域品牌商、渠道商、地產商等資源,快速擴張。數據顯示,目前京東專賣店在全國350個城市有近2000家門店。

為了拓展更多消費場景,滿足用戶需求,2018年以來,京東在專賣店的基礎上探索出了電腦數碼專賣店,主要針對三至五線城市的電腦城和大學周邊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讓線上線下實現聯動。京東為每家門店開發小程序,并提供社群運營管理經驗,每個門店有一個銷售二維碼,用戶通過此二維碼下單,該商品的返點就屬于該門店,這被稱為“睡后收入”。

目前,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設160余家門店,其中29家是大學城校園店,計劃今年擴張至200家。

除了線上社交電商業務部和線下各種門店,京東投資多家企業,在下沉市場進行創新性嘗試。

4月19日,京東12.7億收購五星電器46%的股份。截至今年2月,五星電器擁611家門店,京東加強線下,尤其是下沉市場意圖明顯。3個月后,京東先是3.71億港元認購港股上市公司彩生活5%的股份,接著2.1億港元拿下迪信通約9%的股權。

京東線上、線下和投資等不同形式的布局卡位,形成了社交電商、拼購、線下店、社區團購、農產品上行等多種業態,這可以滿足下沉市場不同層級用戶的各種不同需求。

目前,下沉市場消費升級最迫切的是“隱形新中產”,為了更好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京東以家電、手機、3C數碼為突破口,逐漸帶動母嬰等其他品類,或許這正是京東布局線下家電、數碼先行的最主要原因。

從時間上看,京東在下沉市場慢了一步,進入比拼供應鏈與運營的階段,京東有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來源:藍洞商業 郭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