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空貨運暴露短板,順豐等物流企業迎利好

2020-03-30 狄云義 36氪
瀏覽

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暴露短板,相關刺激發展信號已經釋放,物流企業或許將迎來一波新的發展機會。

3月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加快發展快遞空中網絡、推進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建設,以提升國際航空貨運和物流供應鏈能力。

國家發改委發展司一級巡視員任虹在發布會上介紹,到2019年末,中國共有235個運輸機場,但基本上是綜合性機場,貨運機場為零。未來將加快推進在有市場前景的地方建設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

上市公司中,順豐控股(002352.SZ)正在湖北鄂州籌建貨運機場,預計2021年底或2022年初能夠投入運行。湖北鄂州貨運機場是中國首個貨運機場項目,由順豐、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深圳農銀空港投資共建,其中順豐方面出資23億元,持有合資公司46%的股份。

除了順豐,圓通速遞(600233.SH)控股股東于2018年7月宣布投資興建嘉興機場,擬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在此前披露的協議中,圓通方面擬投資122億元,嘉興機場項目計劃在2021年投入使用。

除了貨運機場缺口,中國全貨運飛機的缺口也比較大。國內目前共有全貨機173架,僅承擔了1/3的航空貨運量,對比之下美國的全貨機總數超過了550架。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透露,國內航空物流企業中,順豐航空、圓通航空、郵政航空三家自有的全貨機總數超過了100架,開通國際航線30余條。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國際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占總體份額分別不足3%和10%。國內主要快遞企業目前自建的物流網絡,僅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化仍處起步階段。

3月30日午間休市,順豐控股報每股46.74元,較上個交易日漲2.5%,市值約2063億元;圓通速遞報每股11.26元,較上個交易日漲0.81%,市值約356億元。

(來源:36氪 陳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