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疫區里送快遞|我在零售一線抗疫情⑥

2020-02-07 嫣然 聯商網
瀏覽

前言:由于疫情的出現,2020年的春節對零售人來說變得格外不一樣,確保民生必需品供應,穩定物價穩定人心,零售企業正處在保障民生第一線。

眾多普普通通的零售人依然在堅守崗位,他們是戴著口罩卻依然在微笑服務的收銀員,他們是凌晨四點就打開通道收取當日蔬菜水果的收貨員,他們是認真擦拭清潔消毒每一個購物車的保潔員,他們是從庫房一路小跑拉著拖車不斷補貨的理貨員,他們是及時送貨到家的快遞員,他們是商場負責安保的工作者……他們很多都是默默無聞抗戰在戰疫一線的員工。

他們身處一線,會遇到顧客的不理解,甚至投訴謾罵,也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他們的生命安全也需要防護。

為此,《聯商網》獨家策劃“我在一線抗疫情”系列報道,將持續帶來零售一線員工的抗疫故事。

為了響應終南山院士“待在家”的倡議,全國人民在春節期間大大減少外出,對網購和快遞更加依賴。面對疫情,“手機下單、配送到家”成為民眾春節期間首選的購物方式。

在全國各大城市,尤其是在“封城”的武漢,快遞小哥和外賣騎手成為平凡而勇敢的“逆行者”,忙著運送各種救急和生活物資。

整條街空蕩蕩,只有我還在送包裹

袁雙:武漢人,丹鳥配送站點站長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封城”。

說實話,袁雙在這個時候也是有點慌的。拋開父母親友的勸說,單是各種流言也足以讓這個92年出生的小伙子心生恐懼。

但,他不能退縮!

疫情兇猛,市民更多通過網購解決生活所需。所以今年春節期間快遞包裹特別多,醫療類訂單尤其是口罩和消毒液、溫度計的外賣訂單增長迅猛。而袁雙這個站點要扛起武漢漢陽區一半的天貓超市包裹配送。

很多市民都在急等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作為配送站點的站長,袁雙要帶領兄弟姐妹們完成春節配送任務,保障市民物資及時供應。而更重要的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來起帶頭作用。

好在他們站點的防護裝備和措施都還是到位的。早在1月21日,菜鳥向武漢春節值守的快遞員下發了首批近萬只口罩、上千塊硫磺皂,1月24日又下發4萬只口罩,基本滿足各個站點春節期間所需。

袁雙用vlog記錄了自己一天的送快遞生活:

早晨6時50分,袁雙就和同事們都早早到崗,洗手消毒、測試體溫、佩戴口罩以及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此時,物流車輛滿載著快遞包裹也到達站點,他們便開始卸貨、揀貨、分裝,開始一天的忙碌。

8時32分,袁雙駕車開始配送。帶有黃色標簽的包裹都是用戶急需的物品,一定要優先派送。

行駛在武漢的馬路上,沒看到一個人和一輛車,周圍一片安靜。他自言自語道:“這原本是很熱鬧的街道,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送包裹。”

一上午,袁雙跑了三四個小區,給每個顧客打電話,把快遞放在保安室,然后做好交接,這樣做也是為了減少接觸。目前,天貓超市已在湖北推出“無接觸式配送”服務:消費者可與配送員協商取件位置,避免直接接觸,以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和配送員安全。

午休時分,當袁雙正愁午飯沒著落的時候,同事派送回來的路上順便給他帶了一份青椒肉絲飯,一份簡簡單單外賣吃出了滿足的味道。

14時21分,袁雙配送當天的第62單快遞,按照約定送貨上門。他電話通知客戶,按要求把包裹放在了門口。為了負責,他還是敲了下門提醒了一下對方包裹到了,記得查收。就當他轉身離去的一剎那,門開了。老奶奶從門縫里遞出兩個口罩,并說道:辛苦了。這一意外驚喜也讓袁雙的眼睛有點濕潤,他坦言:“這種感覺真好。”

其實,這幾天來,每一單包裹送達后,客戶都會不停地跟他們說謝謝。還有很多客戶接過包裹后,又從門縫里遞出消毒水、醫用手套、牛奶、零食和感謝紙條……站點的配送員們每天都收到十多份市民送的愛心禮物,甚至還有人專門打電話詢問送的口罩還夠用嗎,有需要再來取。

這一切都讓袁雙和其他配送員熱別感動,也特別有成就感,也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堅定他們“逆行”的力量源泉。

17時50分,當天配送任務結束,整理防護裝備,給站點消毒,準備下班。

19時10分,回到家中。

袁雙對著手機鏡頭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也是一名快遞員,我們就是駐扎在武漢的物流鐵軍,在這種危急時刻,能為城市做點事情,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我有信心,與武漢共渡難關。我行,武漢行。”

第一次登上同城接單第一名

洪登程:湖北黃石人,達達快送騎手

這個春節,達達快送騎手洪登程原本也是準備回黃石老家過年的。但一切計劃都因疫情而改變,他沒有離開武漢。

城市公共交通暫停后,看著群里不少騎手都在熱火朝天地配送,他也坐不住了,迅速加入了配送隊伍。

家中父母和親人們得知他還在配送后紛紛表示反對,但洪登程顯得異常堅決,現在是市民最需要我的時候。

“封城”第二天,洪登程接到了一個送往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熱中心的訂單,里面有紅牛、口罩等物資。看到目的地醫院,他心里開始打鼓。電話溝通后,了解到這是熱心客戶自發送給醫護人員的一點心意,洪登程便毅然決定送了。當他把東西送到醫院的護士站,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便涌上心頭。

他也坦言,心里也害怕,但兄弟們都在送,他不能當逃兵。

春節期間,不少市民通過達達小程序下單個人幫買幫送業務。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并呈現持續上漲趨勢。蔬菜、糧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鮮水產等品類需求量較大,日均銷量占比超過60%,其中,蔬菜銷量增長最為迅速。洪登程不僅跑腿送菜飯,還充當市民的“眼睛”,去超市挑菜、買菜。

接單后,洪登程幫后湖的一位居民到金橋永旺采購蔬菜、水果。“客戶說要買蔬菜、肉、零食等。大概一百多元的預算。”洪登程到了超市后,火速來到蔬菜區,打開微信視頻,為顧客“直播買菜”。

1月26日,洪登程送貨到江岸塔子湖君安花園一位女士家中后,顧客電話他說:“好像漏掉了兩樣。”洪登程返回店中才發現,匆忙之中取貨漏掉了雞蛋和牛奶,他不好意思地說:“我馬上送過來。”沒想到,顧客說:“不用了,你太辛苦了,兩樣東西你留著吃吧。”隨后,顧客通過平臺還給洪登程發了個6.6元的打賞紅包。

“當時好感動,出現了疏漏,顧客都這么體諒!”春節期間,很多顧客通過微信打紅包,洪登程都退回了。“顧客的理解已經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勵了。”

說到興奮處,洪登程還展示了一張1月26日的訂單截圖,顯示他在當日登上了同城接單第一名。

洪登程說,這是他加入達達快送4年來,第一次登上第一名!

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的

阮征:京東物流寶豐營業部負責人

尚黎明:京東物流寶豐營業部助理

1月28日上午,京東物流武漢寶豐營業部陸續收到4個特殊訂單。

訂單包括10余箱水、1箱面包等生活物資,但是卻沒有注明準確的收件人。只是寫著“請交給任何醫務人員”、“隔離護士姐姐”、“協和醫院的醫護天使”和“白衣天使們”。

阮征對此并不感到意外,因為連日來,他們不斷收到全國網友寄給同濟、協和等醫院醫護人員的愛心物資,殷殷關懷,如春日暖流般在這個快遞站匯集。阮征介紹稱: “還有人專門打電話到營業部,詢問站點是否在正常運營,醫院的貨是否能送。我都會告訴他們,我們正常運營,交給醫護人員的貨可以放心,我們會第一時間配送到位。”

當天上午11點,負責配送協和醫院的快遞員趙剛和站點助理尚黎明,一起將這批愛心物資單獨清理出來。他們協調了一輛車,穿戴好防護設備,優先將這批物資送往協和醫院總務處營養科。

京東物流寶豐營業部距離同濟醫院僅500多米,距離協和醫院也僅1.5公里,片區內還有武漢市肺科醫院、協和腫瘤醫院等六七家醫院。

離醫院這么近,送貨途中不害怕被傳染嗎?

“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假的。”尚黎明說,他和同事在送貨途中常常目睹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抬著病人進出醫院,或是送貨時聽到小區居民議論近期確診病例更新的信息,內心確實有壓力。不過好在站內防護物資比較充足,站內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快遞員的口罩、手套、護目鏡、防護服也配備齊全。營業部負責人在每天的晨會上也會反復交待每一位快遞員戴好口罩,要進入醫院、封閉小區等重點區域的快遞員都要穿戴好防護服,一定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送貨。

“現在大家都減少外出,所以網購生活用品的就更多了,所以我現在也跟快遞員一起送貨,哪里貨多就送哪里。”尚黎明說,因為疫情影響,不少小區已經實行封閉式管理,他們就將貨送到門口,然后聯系用戶簽收。

1月23日以來,各地陸續出臺交通限制政策后,營業部部分提前返鄉春節休假的快遞員難以正常返崗,但單量猛增。而只京東物流捐贈的抗疫救援物資也有一個很大的量。截至1月31日24時,結合當地防疫物資需求程度,京東物流已累計從全國30余個城市,通過公鐵空等組合運力,向武漢、黃岡等地各大醫院累計運送包含口罩、醫用手套、護目鏡、消毒液等超過236萬件醫療防疫物資。

由于人手不夠,阮征和尚黎明也都加入了配送隊伍。 “現在是特殊時期,無論是防護用品還是生活物資,用戶一定是急需才會下單。咱們現在在崗位上堅守,不說多么偉大,但求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尚黎明說。

據了解,目前,京東物流在武漢地區的倉運配運營仍在持續,在優先保障醫療物資運輸的同時,也全力保障武漢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武漢亞洲一號等倉儲基地、城配各車隊、武漢數十個營業部,倉庫員工、車隊司機、快遞小哥等在充分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正全力投入工作,保障城市的民生供應。

后記: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升級,網上購物訂單激增,特別是及時配送領域。數據顯示,美團買菜北京地區的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并呈現持續上漲趨勢。春節期間,每日優鮮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34%,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50%。

受到疫情防控導致的不暢、人力緊缺等影響,配送小哥人員開始緊張。以上海為例,返滬人員需要先自行隔離14天,即便快遞小哥返回上海,為了安全也沒辦法馬上開始工作。這樣,已經在崗位的配送員們壓力更大,如果他們有失誤、遲到和其他做得不好的地方請原諒他們。

因為,他們奔波在危險中,但是他們跟我們一樣是平凡的人。

(文/聯商網 牧之 編輯/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