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自白:天降的差評和老板的菜刀,這是我們的日常

2019-12-30 余若雨 商業街探案
瀏覽

聯商專欄:黑龍江某市的外賣騎手趙力曾目睹過一次險些釀成血案的取餐糾紛:

那是去年的一個冬天,雪大路滑,趙力和幾個外賣騎手在一家餐館里等著老板出餐,不知道為什么,當天老板出餐的速度特慢,有性急的騎手就不停地催促老板,“態度很兇狠。”趙力對當天的每個場面都歷歷在目。

正趕上老板也還是個火爆脾氣,雙方先是開吵、然后推搡,老板甚至一度舉起了菜刀,嚇得旁邊的食客趕快報了警。

至于事后如何,趙力就不知道了,因為他在當時已經拿到了自己的餐,趕緊去送餐了,“我不想超時,會扣錢,可能還有差評。”趙力說。

但拿不拿差評,并不是這些外賣騎手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完全解決的。【商業街探案】采訪了數位外賣騎手,在他們看來,在取餐到送餐的路上,實在是有太多的溝溝坎坎需要邁過去:老板忘了做菜、找不到顧客地址、找到了地址顧客不拿,甚至遇到過因為菜不好吃投訴外賣騎手的……總之,差評就像“活著就要呼吸”一樣,無可避免,如果反抗不了,那就麻木著吧。

取餐路上道阻且長:老板不靠譜,騎手更遭殃

趙力做外賣騎手的時候才24歲,因為自己高中畢業后沒讀大學,只好在當地打工,特別不穩定,在工地做過電焊、也在電子廠做汽車電路,薪水不高,月薪最高的時候也只有5000元出頭,還很累。后來一個做外賣騎手的朋友告訴他做外賣能掙得多點,做好了一個月可以有8000元以上,而且時間自由,沒有絕對領導,于是趙力就帶著憧憬,成了美團的外賣騎手。

但做起來才知道,錢在哪兒,都不好賺,“憧憬很好啊!也怕交警!”趙力說。

趙力入職的時間在秋季的尾巴,當地不停下雨,溫度還低,送餐時,手凍到通紅僵硬都是小事,關鍵是開起電動來兩難:下雨路滑,快了危險,但慢了又怕超時被差評甚至投訴,但入職后的第一次“超時”讓他才知道:路況不是最大的攔路虎,店家不靠譜才真是不可抗力。

就在剛入職的第四天,當趙力頂著惡劣的天氣跑到餐廳時,發現商家老板居然忘了自己還有一份外賣訂單!更糟糕的是,老板說這是道熱菜,現做得20分鐘。他沒辦法,只能壓抑著怒火等著老板現炒。

最后的結果就是配送超時,餓到火冒三丈的顧客在接到快遞時嘴里不干不凈,但看在趙力態度還比較誠懇的份兒上,總歸算沒給差評,不過,趙力還是因為超時被扣了一半的配送費。

趙力告訴【商業街探案】,外界總在聊外賣小哥差評的事兒,其實不太準,他們自己人看的話,是平臺為了維護客戶利益專門對他們外賣員設定的懲罰機制,這個懲罰機制最常見的情況有三種:超時懲罰、差評懲罰、投訴懲罰。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超時或差評都要扣錢,也要看外賣騎手的工種。包括趙力在內的幾個外賣騎手都告訴【商業街探案】,他們和美團餓了么們的關系一般有兩種:

第一種叫專送,指受美團餓了么直招直線管理的外賣員,面試要求主要是60周歲以下,無重大傷病史、無犯罪記錄,通過后平臺會配置外賣車、騎手自行購買服裝,每天要定時上下班接單,服從平臺分配訂單。薪水分基本工資和獎金,一般不繳納五險一金。

第二種叫眾包,需要下載眾包騎手APP,實名認證注冊,通過后可兼職也可全職,時間相對自由,也能自己選擇接單區域和訂單,只是沒基本工資。

商家一般都會選擇兩種模式送餐:三公里內用平臺專送,因為有專人管理,配送隊伍更規范,體驗更好;三公里外的配送則更傾向眾包模式。

所以,處罰機制會因為外賣騎手的不同身份而變化,根據這些外賣騎手的說法,一般專送的外賣配送員超時是沒有懲罰的(當然前提是顧客沒打差評),但是一個差評扣2元到100元不等。而眾包的外賣差評不會扣錢,但是差評太多會被封號,反而超時會扣錢,一般超時后在一個時段內送達將扣除一半配送費。此外,如果因為外賣騎手的原因導致顧客退餐,那么騎手要被扣除所有配送費和賠償商家的餐品價格。

還有一些情況會導致非常嚴重的處罰,比如如果被投訴提前點送達,那么無論是專送還是眾包都會得到少則50元的處罰,如果同時被證實虛假定位,罰款價格將到達500元-1000元。

具體到執行的環節,外賣騎手無疑是弱勢的,按照趙力的說法,他選的是當眾包騎手,所以出現了超時要扣錢,盡管并沒有差評,盡管超時的原因是老板沒炒菜。

趙力的遭遇不是孤例。

安徽的周州是在2018年2月到的上海,剛去的時候還因為網絡找工作被騙了幾百塊錢,好在很快就去了美團做專送。

對自己做外賣騎手的工作,他一方面很感激,因為自己初中學歷,實在想不到除了外賣騎手外,還有什么工作能保證自己每個月有萬把塊錢;但是另外一方面,工作過程里諸多的不可控因素又讓他特別憋屈,哪怕自己已經是個老騎手了,比如會遇到訂單高峰期,人力不足的情況,這時候一次性就會被分配到很多訂單,而且路線不科學,特別容易超時,但作為專送,還不能挑單子。

就在剛剛過去的19年平安夜,周州就又遭遇了一次無可奈何的超時,當時接了一個去全家便利店拿蘋果和一袋糖的單子,按道理說超市的單子是最快的,但到了超市后超市的人才說蘋果賣完了,要從另外一個店里拿,這一拿就是半個小時,而周州這一單的規定配送時間也只有半個小時,“更要命的是,這是個連鎖反應,我一單推遲了這么久,別的單子就要受影響,而超時導致的差評,是要實實在在扣錢的。”周州說。

(周州當日路線圖)

趙力和周州都說自己是很有責任心的人,很珍惜外賣騎手的工作,也視差評為恥辱,但對商家不出餐的情況,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見過抗壓能力差的同事在等餐時嚎啕大哭,也見過外賣騎手和老板劍拔弩張,所以也慶幸自己的心態,還算能保持的不錯。

送餐路上,仿佛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順利取到餐才是開始,送餐才是真正的考驗。”周州說。

他有一次在送外賣的時候,人都已經到了小區,結果和別人的車撞到了一起,導致所有的食物都撒掉。周州趕緊給顧客打電話,說不好意思,撞車了,餐掉了,并且愿意自己出錢賠給顧客,結果顧客還不依不饒,逼的周州又主動多出了一些錢。

可是在周州自認為破財消災后,還是遭到了投訴,連賠帶罰,一共損失了200元錢,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車子有保險,不然真的就虧大了。

吳雷今年27歲,和黑龍江的趙力是發小,不過趙力去的是美團,而他在餓了么做眾包配送員,收入不算穩定,一個月收入少的時候有3000元,多的時候能到8000元。其實他最開始做的是專送,因為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想有個師傅帶著,再接受一下大公司的專業培訓。

但入職后,想象中的“傳幫帶”并沒到來,學習了一些基本的“用餐愉快”的話術后,吳雷很快就接到了自己的第一單,當時的配送限定時間是35分鐘,等吳雷興沖沖從商家拿到餐品上路后,他說不清是導航定位問題還是自己不熟悉區域的問題,光找顧客的住址就用了一個小時,結果自然是超時了,但好在顧客經過吳雷解釋后,體諒他是新人,沒給差評,也就不用扣錢。

在跑過的單子里,給吳雷印象最深的是一個來自醫院的單子。那時候他所在城市的醫院有個規定,在白天的時候,除了陪護人員可以持證出入外,任何與醫護無關的人員都不許進入到病房樓,所以吳雷就在樓下給顧客打電話,說這兒不讓上樓,請對方下來取餐。

但對方說自己下不去,讓吳雷和保安協商,保安自然是不肯通融,于是吳雷只好再電話給顧客……“我感覺當時的通話費都比配送費貴了。”吳雷說。但他好說歹說,對方都不愿意下樓拿,眼看著其他的單子要超時了,顧客那邊才做出了退貨的決定,最終吳雷為了保證其他單子不超時,只好把其他餐送完,再把退餐騎了七公里送回到店家那,損失由他自己承擔。

(部分扣款規則)

這讓吳雷覺得特別心累,明明是醫院不讓送餐,損失還只能自己承擔,所以他后來就轉了眾包騎手,收入可能不太穩定,但還能選選單子,規避一些“雷區”。

有些差評和投訴,他們怎么都想不通

從【商業街探案】采訪過的外賣騎手的表述看,他們其實對一些取餐時老板的不靠譜、送餐時顧客的刁難是有心理預期的,但對一些個別的差評和投訴案例,自己怎么都想不通。

趙力說他從做外賣騎手到現在的三年里,只被投訴過一次,而且過程很無厘頭:當時他在中午給一位顧客送了份涼皮,11點半送到。然后到了晚上11點,收到了顧客的投訴,說是涼皮不能吃了。“一個東西放了12個小時,不能吃不是很正常的嗎?而且菜又不是我做的,你投訴我干什么?”趙力說。

但最后平臺還是判定趙力要承擔責任,要罰錢,至于罰了多少錢,趙力說他自己記不清楚了,反正習慣了平臺討好消費者,也沒過于糾結在這個事兒。

對有經驗的外賣騎手來說,及時保存證據,有些投訴是可以翻盤的。

吳雷在轉成眾包騎手后,曾收到過一個投訴,說外賣小哥配送超時,服務態度惡劣,眼看著就有扣錢的風險。但這時候的吳雷已經是“老司機”了,馬上檢查了當天所有的訂單,發現被投訴的訂單其實是自己在剛接手后就被顧客取消了,整個過程連一分鐘都沒到,于是吳雷趕緊截圖保存證據,把事情反饋給管理人員,最后就沒受到處罰。

不過,吳雷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在一次送餐的時候,他不小心碰了個出租車,因為要處理交通事故,導致配送肯定要超時,所以他當時本著僥幸的心思,提前點了送達,結果晚上就收到了投訴,被罰了50元錢。

按照公司的章程,外賣騎手是可以申訴的,像這類情況就要提交交通證明。

但因為自己違規,吳雷選擇了私了,賠了出租車400元錢,所以最后也只能認栽,“如果是我的事情,我認了,如果不是我的事情,我也不想背鍋。”吳雷說。

30歲的王范是餓了么的一位老騎手,他也遇到過很多自己無法理解的差評。一次,他送餐上門,本來單子備注里寫得是直接放門口,但王范在門口多了個心眼,給顧客打電話想說自己到了,但顧客不接電話,王范只好把餐品放在門口,點了送達。

但是最后他還是收到了差評和投訴,理由就是點了提前送達,被扣了50元錢,申訴也沒起作用。王范看來,外賣騎手太辛苦,而平臺很多制度過于偏向消費者,也嘗試著組織了一些騎手和公司談談外賣騎手的責任問題,是不是所有的責任都應該由外賣騎手承擔?但公司的態度很堅決:顧客就是上 帝,對話無疾而終。

不過,不論王范、趙力、還是周州、吳雷,他們在和【商業街探案】對話時,態度倒是有些不謀而合的味道:

一方面確實覺得平臺在很多事情上逃避責任,過于偏向消費者,對外賣騎手不好;

但另一方面,又覺得外賣騎手還是個多勞多得的工作,以自己的學歷而言,可能也不太容易再找到收入更高更穩定的工作了,所以來吐槽歸吐槽,當有了單子的時候,還是趕緊出發送去,省得招差評。

(出于保護當事人的目的,本文中的趙力、周州、吳雷、王范均為化名)

(來源:聯商專欄“商業街探案”,作者: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