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商“圈子”里的十件大事

2019-12-05 會文 聯商網
瀏覽

聯商網消息:不知不覺中,2019年即將向我們告別。與電商法正式施行同步開啟的這一年中,有贊“996”引發爭議、蘇寧達成“左手萬達百貨、右手家樂福”的成就、馬云二次“退休”辭去了董事局主席、網易考拉20億“賣身”阿里改寫跨境電商格局……電商領域一如既往地熱鬧。

一系列引發熱議的事件勾勒出電商界2019年的脈絡,伴隨這些大事而來的,往往是新秩序的樹立、新風口的出現、新格局的誕生,也將影響著2020年電商發展的趨勢。為此,《聯商網》盤點了2019年發生在電商領域的十大事件。

1. 電商法正式施行

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正式施行。對這部旨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電商市場競爭秩序、促進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微商代購、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快遞延期、大數據殺熟等成為關鍵詞。

電子商務法施行一個月后,不少消費者表示,信譽評價、商品搭售、押金退還等維權難題得到緩解,獲得感明顯增強。

但仍有一些漏網之魚或打法律擦邊球,或頂風作案。比如針對投訴熱點“砍單”,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在1月1日的調查顯示,大部分電商平臺在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前及時修改了相關條款,但仍有蘇寧易購、蜜芽網、當當網、聚美優品等4家電商平臺并未按照電子商務法相關規定,及時修改協議條款,仍規定實際發貨或發送發貨確認郵件時合同成立。

2. 有贊“996”工作制

1月17日,有贊公司在年會上宣布調整作息時間:正常的工作時間為早上9:30到晚上21:00,周三為家庭日,而遇到緊急項目時,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時間會更長,也就是俗稱的“996”工作制。

隨后,有贊又在員工在工作群中發布相關通知表示:從年會后的一周開始,實行新的作息制度;并且,除了周三之外,晚上9點前走需要請年假,否則算曠工。還有有贊員工爆料,周六加班并無法律規定的加班費,而所謂的周三家庭日,就是周三可以不用加班呢,能正常下班。

由此,“996”工作制引發社會熱議,不少互聯網企業負責人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馬云認為,“996對不對”不是討論的關鍵之處,因為”法律自有規定擺在那里“。他表示:“關鍵是我們認真思考過自己的選擇了沒有,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奮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會糾結,懊悔……”

劉強東在朋友圈發文表示,京東永遠不會強制員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個京東人都必須具備拼搏精神。他舉例說,雖然現在無法再像創業初期那樣拼命工作,但是以自己體質,做到8116+8,(周一到周六,早8點工作到晚11點,周日工作8個小時,每個月休假兩天每年也會休一次長假)完全沒有問題。

3. 蘇寧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

2019年,蘇寧先后完成了對萬達百貨與家樂福中國的兩筆收購:2月收購萬達百貨37家門店;6月宣布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9月正式完成交割。

張近東表示,通過收購萬達百貨與家樂福中國,蘇寧的線下零售版圖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萬達百貨既是百貨業態,同時也是未來我們從百貨延展到購物中心的一個前哨站或者驅動點。我們將轉變傳統購物中心的運營理念,重新定位購物中心——作為一個業務、商品和流量的聚合中心。而對家樂福中國的收購,蘇寧則實現了快消類目的突破,成功補足了發展短板。家樂福的供應鏈體系會很快地跟蘇寧的供應鏈體系進行結合,形成協同效益。”

伴隨著阿里、騰訊(京東)、蘇寧這兩年對各自鏈接能力的強化,各自的戰略基點越來越回歸實體化,只有在實體、實景、實物、實情、實感基礎上建立起的強鏈接才會成為構建數字化商業生態的持續支撐,只是每一家企業所具有的核心基因帶來的鏈接有企業差別而無本質區別,在此基礎上中國零售乃至整個消費品行業業已進入深度整合與升級期。

4. 馬云再“辭職”

2018年,馬云曾因“辭職”上了熱搜,2019年,他因為同樣的理由又一次引發熱議。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之際,馬云第二次“辭職”,這一次,他卸任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不當阿里巴巴董事長了,但絕不等于我不創業了,絕不等于我退休了。”馬云辭職后,董事局主席一職由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接任。

伴隨著張勇的接棒,“新阿里將是什么樣子”成為業內熱議話題。實效品牌咨詢專家、實戰派營銷管理專家沈菏生認為,張勇上任后對阿里的影響有三點:一是,標志著阿里的合伙人機制已經取得成功。二是,張勇上任以后,阿里必將持續發力新零售領域。三是,在張勇的帶領下,阿里必然會進一步加強大數據平臺的建設。

5. 又是一年雙十一

在電商界,每年雙十一都是圈內頭等大事。今年“雙十一”,電商平臺再次呈現火爆景象,國人的消費熱情再一次刷新消費紀錄。

2019雙十一據各大電商平臺統計,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額2684億元,再創新紀錄,成交額超100億元僅用時96秒比去年快29秒;從11月1日零時起至11月11日23時59分59秒,“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較去年實現大幅超越;開場1分鐘,蘇寧家電3C破10億,蘇寧國際破億……

據商務部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達7.32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5.77萬億元,同比增長20.5%,增速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2.3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9.5%,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43.7%。像“雙十一”這樣的購物節正在為中國經濟創造新的內需動能。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教授認為,“雙十一”購物狂歡背后,不乏電商平臺之間的惡性競爭。如何培養消費者理性的消費觀念、商家如何用更真誠的營銷方式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還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6. 網易考拉20億“賣身”阿里

9月6日,網易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元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臺考拉。同時,阿里巴巴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云音樂此輪7億美元的融資。作為同在杭州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未來雙方將更緊密地合作,共同探索數字經濟時代的未來。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我們對中國進口的消費市場充滿信心,我們也感謝網易孵化和孕育出優秀的跨境電商平臺,歡迎考拉加入阿里巴巴大家庭。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經理劉鵬將兼任考拉CEO。考拉品牌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中國的進口電商還在初期,中國的進口空間將不斷擴大,阿里未來將傾全力,充分發揮生態協同效應,持續優化中國消費者的進口商品消費體驗。同時,我們也很高興參與網易云音樂的發展,希望未來在文化娛樂板塊雙方也能產生更多化學反應。

隨著這場重磅收購塵埃落定,跨境電商的賽道也一下子變了天。在網易考拉納入阿里陣營后,阿里將在跨境電商行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市場份額將接近53%,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業內普遍認為,本次交易完成后,國內跨境電商市場格局將從“兩超多強”變成“一超多強”。

7. 呆蘿卜上演“保衛蘿卜”

11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披露呆蘿卜近期被曝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欠薪等信息。同日,呆蘿卜也于官方微信公眾號中發布聲明稱,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

11月28日,呆蘿卜合伙人劉峰在朋友圈中表示,呆蘿卜杭州中心正式關閉。《聯商網》從知情人士處得知,解散后,員工拖欠工資,先給應付款證明,延后給到薪資。

作為月GMV已經過億的互聯網企業,呆蘿卜的危機也引發了業內人士對生鮮創業賽道的熱議。

生鮮電商的關鍵在于保住這個“鮮”字,這就要求企業擁有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而事實上,在運營環節中,成本、倉儲、運營、物流、品控、技術投入都是難以降低的必要成本。如何整合全產業鏈的資源,如何找到品質與成本的平衡,在生鮮領域尤為重要,基于此,生鮮電商間的競爭實際上也演變成了一場資本間的較量。

而這樣的發展模式,一旦資金鏈斷裂,便是覆水難收。除了呆蘿卜,迷你生鮮以及妙生活也因長期虧損,在無法及時找到融資續血的情況下,而出現在2019年生鮮賽場的死亡名單上。

8. 盒馬里誕生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表示:2019年將是盒馬的填坑之戰。

這一年,變化的核心邏輯在于:盒馬不再“粗暴”地單一店型拷貝全國,而是開始嘗試開發適應當地的情況的不同版本的店。

11月30日,盒馬打造的第七大業態——“盒馬里·歲寶”于深圳正式開業。

作為全球首個實現“線上線下統一管理”的數字化購物中心,目前盒馬里10萬SKU中已有近半完成數字化,實現線上線下購買打通。

按照侯毅的設想,盒馬里的線上銷售至少達到30%以上,物流成本才可控。而在線上銷售能盈利的情況下,大面積擴展才有價值。盒馬里未來一年的線上訂單將達到30-50%,屆時整個Mall的坪效都會發生變化。

侯毅認為,雖然盒馬里店僅僅是個開端,還會有很多的路要走,還有很多要去改善。但是用技術改變零售業,基于場景重新構建、重新定位消費者需求不會變,而新消費與新零售是驅動商業的兩個核心因素。并稱,盒馬未來還會推出各種各樣新的業態,盒馬還在努力,在其他行業中重新定義新的業態。

9. 直播電商“爆發年”

QuestMobile發布的《2019年“6.18”電商大報告》顯示,直播網購用戶群體的人均使用時長和次數,均高于移動電商全網大盤數據。

今年天貓雙11出現了超過10個億元直播間和超過100個千萬直播間。僅雙11當天,淘寶直播帶動成交近200億元,僅用63分鐘就超過去年全天,超過50%的商家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在家裝和消費電子等行業,直播引導的成交同比增長均超過400%。

京東雙11期間,京東直播帶貨累計成交金額環比618期間提升了25倍,日均帶貨成交額是今年618期間的15倍,成交額超百萬的場次是整個618的18倍。為了發力直播業務,京東還宣布至少投入10億資源推出紅人孵化計劃。

顯然,直播間已成為各平臺賣貨的新戰場。2019年最新發布的《直播生態發展趨勢報告》指出,直播已經發展成為電商在新時代的新產業,電商+直播呈現出極強的爆發性,正在創造一個千億級的新市場。如此這般,使得各電商平臺,入局的和未入局的,加速了其在直播電商領域的布局。

10. 亞馬遜“牽手”拼多多

11月25日,亞馬遜公司宣布,將在拼多多開設一家“快閃店”(臨時店鋪),運營到今年12月底,提供大約1000種精選海外商品,這也是拼多多首次進行黑五促銷合作。

對于為何選擇在拼多多上開設“限時快閃店”,亞馬遜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期待顧客能夠通過這個商店享受跨境購物,并且還可以在亞馬遜中國網站上選擇數千萬種商品,達成更多交易。”

業內人士認為,雙方的此次牽手既是強手聯盟也是抱團取暖。

阿里在并購網易考拉后,二者市占高達58.5%,京東旗下的海囤全球也超過10%。為了在海淘市場一爭高下,京東也于近期對進口業務進行戰略升級,整合京東旗下跨境商品和一般貿易進口商品,正式推出專注于大進口業務的消費平臺“京東國際”。

而這些對于想做海淘但起步太晚的拼多多而言,并不是個好消息。想要加快步伐,國際大牌和海淘業務無疑將是助其轉型的青云梯。即便如此,手握巨大流量的拼多多想要啃下海淘這個市場依然沒那么容易。

(本文系聯商網特別策劃“2019中國零售大復盤”系列報道,文/聯商網 王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