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能否持續盈利,成為下一個騰訊?

自從美團公布大超預期的二季報后,證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股價已經從70左右漲到近100港元。
我們回過頭來看,二季度財報其實是絕佳的買點,因為如果盈利拐點確立,擺在美團面前的將是一條生活服務的康莊大道。
圖片來源:CloundAlpha Capital
一、為什么美團二季度的業績這么令人振奮?
美團剛上市時商業模式飽受質疑,很多人覺得外賣生意太苦逼了,簡直送的越多虧的越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騎手成本過高,且為剛需,再加上人工一直在漲,外賣業務難以形成盈利。第二就是與餓了么的競爭問題,餓了么與美團持續打價格戰的情況下,美團盈利更是遙遙無期。
其實這種認知是片面的,外賣看起來是一項不掙錢的、苦逼的低毛利業務,但一旦形成規模就是高壁壘優勢,這就像是手機代工界的富士康,貌似很低端的組裝加工業務,可要形成這么大規模管理這么多員工卻不是誰都能做的,這就是壁壘。羊毛出在豬身上,美團通過外賣的低毛利高頻業務,可以帶動其他低頻高毛利的業務,逐步擴大自己的生活服務平臺網絡,并在其他生活服務領域站穩腳跟,成為生活服務賽道的絕對龍頭。而生活服務的賽道與騰訊連接「人與人」,百度「人與信息」,阿里「人與物」的賽道相比,也許會更加性感。
所以,美團二季度的盈利證明的不僅僅是自身盈利能力的問題,還有自身商業模式的有效性,以及給投資者帶來對更美好未來的期望。
二、美團二季度超預期在哪,或者說三季度應該重點關注什么?
1、經調整盈利
第二季度經調整盈利14.92億元,市場預期經調整凈虧損6.48億人民幣,去年同期虧損77億元。
2、毛利率和費用率
由于業務規模擴大,餐飲外賣毛利率持續改善及新業務虧損收窄,美團這個季度毛利總額同比增長179.5%、環比增加56.6%至人民幣79億元,毛利率達到35%,大幅改善。
費用率同樣得到全面控制,其中銷售及營銷開支占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18年同期的25.7%降至18.3%,因為美團進一步加強了所有業務分部的經營杠桿及優化了品牌及營銷支出。
3、廣告營收占比
美團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占比正逐步提升,19Q2已經達到16%。
雖然占比還不算太高,但從增長率來看,在線營銷類營收增長(19Q2環比增長26%)的速度明顯快于抽傭類營收(19Q2環比增長17%),而其毛利率約為85%,較外賣14%的毛利率更高。
這塊收入我們可以理解為生活服務領域的「淘寶模式」,實際上是O2O平臺線下流量的拍賣機制,投入更多的廣告費用將會獲得更多的線下客流。「線上廣告」相較「抽傭模式」更加靈活,允許盈利能力強的商家獲得更多的客流。從「抽傭」轉向「廣告」,未來變現空間很大。
4、外賣業務經營情況
美團二季度超預期主要來自外賣業務數據。
美團第二季度餐飲外賣業務總交易金額增長36.5%至931億元,營業收入128億元,毛利實現翻番增長,并首次實現經調整運營利潤轉正,主要由于外賣業務的毛利率快速上升,而此前市場預期2020年外賣業務才會實現盈虧平衡。
外賣業務的超預期,原因包括:
(1)訂單密度上升帶來的規模效應
什么叫訂單密度上升帶來的規模效應?
這也就回到關于美團盈利能力質疑的問題,此前市場認為外賣騎手成本過高,導致規模不經濟,但是忽略了中國人口密度高,居住集中化的趨勢,帶來的訂單密度上升(訂單密度指的是,比如一個騎手此前一趟只能送一單,現在可以送2-3單),訂單密度帶來的規模效應越來越明顯。比如美團外賣19Q2毛利比去年同期增長14.5億元,其中訂單密度帶來的增長就有近8.8億。
外賣的規模效應來自于運營效率的提升,訂單密度的提升可以帶來單均成本的下降。
(2)商家端提成比例有所上升
美團公布的財報,2019Q2抽傭收入為154.3億,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9%,但其營收增長為30.4%,傭金增速已經高出營收9個百分點,平臺對商戶的抽傭比例在提升,商戶的利潤被進一步擠壓。
另外,市場競爭格局需要我們持續關注,美團外賣市場份額會否持續擴大。
結語
有人說,當下的美團很像12年時的騰訊,因為它有:
1、萬億市場空間的生活服務賽道;
2、「高頻打低頻」的商業邏輯(類似騰訊有社交流量,通過游戲變現);
3、執行力極強的團隊。
美團是否能延續上個季度輝煌的盈利情況,持續印證投資人的預期,值得關注。
下面是彭博的一致預期,美團第三季度調整后凈利潤將達3.94億元人民幣,收入為260億元人民幣。
資料來源:彭博
(來源:富途點評 作者:天成he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