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巨頭暗戰雙十一:快遞業或進入“四國時代”

2019-11-08 蕭墨塵 雷達財經
瀏覽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是電商平臺的盛宴,也是快遞巨頭的戰場。

為了抓住這一機遇,各大快遞公司推出了各種措施搶占市場。如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順豐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實時監控,通達系快遞公司也積極推出各種舉措備戰雙十一。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快遞業一片喧囂的背后,快遞行業增速悄然放緩。2019年三季度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61.5 億件,同比增長27.6%,而二季度增速為28.4%。

目前,快遞企業冰火兩重天,韻達、申通等通達系受沖擊較大,三季度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而順豐則逆勢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快遞行業整合大幕已悄然拉開,阿里已先后入股百世、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快遞行業將由阿里、京東、順豐和郵政四分天下。

雙十一前通達系涉嫌協同漲價被點名

雷達財經注意到,雙十一大戰前夕,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打造全供應鏈服務和技術體系,其中圍繞全供應鏈服務,京東物流將以“雙24小時”和“雙48小時”實現產銷全鏈打通和國內國際雙通。

為了迎戰雙十一,順豐通過智能倉儲、智能終端、智能語音、智能地圖等科技手段更加緊密地連接供應鏈的倉儲、運輸、配送等端到端環節,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實時監控。

中通全網投入車輛超萬臺,其中自營干線車輛4950臺,包括高運力卡車超過3150輛。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1000多輛帶有L2.5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沃爾沃高運力卡車投入到雙十一,可實現動態轉向、碰撞預警等功能,降低司機疲勞度,提升安全程度。

韻達從保障機制、運行機制、服務質量、科技助推、預警和監測、綠色環保等方方面面做好了準備。

圓通速遞全網投入數億元,將人力、物力、場地、設備、信息化等各方面工作再升級,旨在提升消費者在行業高峰期的快遞體驗。

申通快遞將在“雙11”期間實施“一二三四五戰略”,即“一個目標、兩個投入、三級管控、四項舉措、五大獎項”。

“雙11”前百世快遞全網完成近69個場地搬遷和改造,新建轉運中心15個,增加36萬平米場地面積應對高峰;新增高速自動分揀線31套,新增五面掃DWS設備518套,新增高速擺臂7500個,新增伸縮機等裝卸設備1200臺,分揀流水線10萬米。

就在各家全力備戰之際,通達系公司突遭點名。

雷達財經注意到,今年9月份以來,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匯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先后進行較大幅度提價。由原來的首重2.6元/公斤上漲至4元/公斤,續重由1-2元/公斤上漲至4元/公斤。

中通、圓通均表示,漲價是為了確保服務水平。如圓通速遞官方通告,漲價是為了確保旺季期間快遞服務安全、平穩,保障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應對旺季在快遞“攬、轉、運、派”各環節上的用人、用車、場地擴容等成本上漲,圓通速遞將于2019年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收費。

快遞公司集體漲價行為,引發了官方關注。11月6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快遞行業涉嫌壟斷行為告誡會,通報了當前部分快遞行業企業存在的協同漲價、限定交易等涉嫌壟斷的違法行為,指出了當前快遞行業的亂象,并就《反壟斷法》進行了條款性普及,對規范經營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圓通快遞、申通快遞企業代表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

據悉,今年以來尤其是雙十一促銷前夕,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繼收到杭州、溫州、嘉興、金華等多地舉報,反映當地部分快遞企業聯合進行較大幅度提價,對漲價前已經簽訂合同的商家,部分快遞企業均予以單方毀約,同時商戶想更換合作方,但部分快遞企業以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

今年以來,浙江省共受理快遞行業投訴舉報79起,經前期初步核查,涉嫌壟斷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一些快遞企業涉嫌協同漲價,今年9月份以來,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匯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先后進行較大幅度提價,同時對漲價前已經簽訂合同的商家,快遞企業予以單方毀約;一些快遞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拒絕交易,商戶投訴,因快遞費上漲,一些商戶想更換合作方,但其他快遞企業均不收貨,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商戶只能被動接受原合作快遞企業漲價。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狀武表示,快遞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不得相互串通、聯手漲價,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拒絕交易;行業協會不得以協議、決議、協調和口頭約定等方式串通定價、聯合提價、合謀漲價。《反壟斷法》的目標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致力于糾正違法行為,恢復行業競爭狀態,處罰不是目的。但是,對于知法犯法、屢教不改、破壞我省營商環境、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企業,反壟斷執法機構絕不手軟。

下一步,浙江省消保委將組織消費維權義工和第三方調查機構,對浙江省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開展消費體察。如果體察中發現問題仍然較多,消費者反映問題較為強烈,省消保委將對相關快遞企業進行約談,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拿出徹底整改意見。

雷達財經注意到,通達系謀求漲價的背后,三季度業績較為慘淡。如申通快遞三季度實現營收57.85億元,同比增長29.67% ;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滑63.23%。

韻達三季度實現凈利潤6.59億元,同比下降32.81%。

而順豐控股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86.95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25.3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2.1億元,調整后同比增長57.47%;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增加58.82%。

有業內人士表示,各企業凈利潤下滑的原因除了發展不均衡、業務架構調整外,物流行業“不退燒”的價格戰也是主因之一。

據西南證券研究,從快遞單價來看,圓通/申通的快遞單價同比降幅分別為-15.7%/-13.1%,價格戰仍然激烈。電商系快遞利潤端承壓,順豐表現突出。

馬云加速整合“桐廬幫”

通達系始于1993年。

當年,浙江桐廬人聶騰飛發現,杭州許多外貿公司報關單必須次日抵達上海,而郵政的EMS需要三天。為了趕時間,這些外貿公司愿意出100元,由信得過的人代送外貿單到上海。

聶騰飛決定抓住這一機遇,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收集外貿單,并安排專人負責上海地區外貿單的遞送。

當時,杭州到上海的汽車票價為15元,依靠巨大的差價,申通第一年就賺了2萬元。申通隨后利用這筆資金在上海開設了快遞網點,負責收取外貿回函送回杭州。

同樣在1993年,王衛在廣東順德創立順豐,日后發展成快遞行業重要一極。

1998年10月,年僅25歲的聶騰飛因車禍意外身亡,桐廬快遞開始一次裂變。

申通快遞由聶騰飛妻子陳小英及其兄弟陳德軍繼承。1999年,聶騰飛弟弟聶騰云成立韻達快遞。2000年5月28日,曾任申通快遞財務的張小娟和丈夫喻渭蛟成立了圓通快遞。

圓通的崛起與張小娟的一起網購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2005年春節前,張小娟通過淘寶購買了一件皮大衣,直到大年三十還沒收到貨。張小娟覺得,可以通過圓通幫助淘寶送貨。春節過后,渝渭蛟便趕去杭州與馬云洽談合作。當時淘寶剛成立兩年,馬云也在為物流煩惱,雙方一拍即合。

隨后,其他桐廬快遞公司也與阿里展開合作,快遞行業逐漸形成“桐廬幫”,知名的“桐廬幫”公司包括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匯通、天天快遞等。

2007年,京東拿到了第一筆救命的投資,只想要200萬美元的劉強東,收到了今日資本徐新硬塞給的1000萬美金,劉強東將這筆錢用于自建物流。

隨后,整個快遞行業野蠻生長,京東、順豐逐漸贏得市場口碑,“桐廬幫”也在快速發展。

2009年,新郵政法出臺,快遞業開始合法化。

對于快遞市場,馬云并未放過。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共同宣布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項目,合作各方共同組建了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順豐、圓通、申通、韻達、中通各出資5000萬,各占股1%。

菜鳥網絡是一個基礎設施平臺,包括淘寶、天貓為主的“上游”商業平臺,也包括快遞企業為主的“下游”物流平臺,在這個體系中,阿里提供資金、技術、數據支持,物流公司提供具體運營,菜鳥建立初衷在于彌補阿里電商在物流服務方面的不足。

但有解讀稱,一旦阿里掌握了商家選擇物流的話語權和控制權,“桐廬幫”會淪為“跑腿”的企業。

事實上,阿里對快遞行業很早就表現出興趣。2008年,阿里參與百世匯通天使輪投資,此后參與了百世匯通多輪融資。

菜鳥網絡成立后,阿里系加快了對快遞公司整合步伐。2015年,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云商,其中95億元用于蘇寧物流即天天快遞。隨后,阿里巴巴聯合旗下云鋒基金投資圓通快遞,當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快遞借殼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系合計持有圓通快遞近17%的股份。

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

今年3月11日,申通快遞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德殷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陳德軍、陳小英二人在今年7月與阿里巴巴簽署相關協議,賦予阿里巴巴或其指定第三方自2019年12月28日起三年內,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上海恭之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恭之潤”)100%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的上市公司16.1%股份的權利。這意味著,若阿里方面選擇行權將成為申通快遞的實控人。股權的總行權價格為99.82億元。

業界均在猜測,集齊“三通”之后,阿里巴巴離入股韻達還有多遠?

未來或形成四分天下局面

歷史上,桐廬幫快遞公司并不團結。據南方周末《“三通一達”的江湖快遞“桐廬幫”》一文報道,韻達一位高管稱,“走出大山以后,他們相互之間是不溝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上海桐廬商會一位與這些老板都很熟稔的人士,則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形容他們的關系。

“過去幾年,各大快遞公司為了爭搶市場份額持續開打價格戰,盡管業務量迅速上去了,但是營業收入卻是遠遠跟不上業務量的增幅,眾多快遞公司被拖進虧損和微利的泥潭。這當中,尤其以申通、圓通和中通快遞三家最為典型,三家公司為了爭奪業務量第一和市場規模第一在去年拼殺得極為厲害,快遞業曾多次希望共同漲價,因為三家公司不愿放松市場份額的爭奪而一再作罷。”菜鳥網絡董事長童文紅曾在接受媒體專訪表示。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阿里系入股桐廬幫快遞公司的過程中,桐廬幫快遞公司曾試圖抱團。

2014年,很少抱團合作的“三通一達”共同投資成立蜂網投資有限公司,圓通董事長渝渭蛟擔任董事長。有解讀稱,這是“桐廬幫”對抗順豐和菜鳥的方式。此外,“桐廬幫”還搭建了一個快遞業征信服務平臺。但這些動作并未形成廣泛影響。

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豐巢法人代表為順豐總裁王衛。

2017年6月1日,順豐與菜鳥網絡大戰爆發,菜鳥稱順豐突然于6月1日凌晨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順豐則回應稱,菜鳥單方面于6月1日零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除此之外,阿里系平臺已經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刪除。

雷達財經注意到,當時菜鳥網絡官網中,順豐已不再是股東。

雙方“混戰”引發多家企業站隊。其中京東、美團、網易都選擇站在順豐一方,通達系快遞公司則選擇了站隊菜鳥。最終,雙方爭斗在國家有關部門介入后告一段落。

2018年6月14日晚間,申通快遞、韻達股份相繼發布公告稱,分別將持有的豐巢科技9.0948%、13.4637%的股權轉讓給深圳瑋榮。交易完成后,申通和韻達都不再持有豐巢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通達系快遞公司紛紛選擇上市。2016年10月20日,圓通速遞借殼上市;10月27日,中通快遞在美國IPO上市;12月30日,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上市;2017年1月18日,韻達股份借殼新海股份上市。

2017年5月,馬云在杭州召開的物流大會上表示,很多物流公司已經上市,更多物流公司在排隊上市,但他沒有發現上了市和不上市有多大的區別。他認為未來的物流公司不應該是“土不拉嘰”的代表,應該是一家技術公司。而絕大多數公司并不具備相應的組織、人才、信息技術、眼光和格局。

這次物流大會上,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圓通董事長喻渭蛟、中通董事長賴梅松、韻達董事長聶騰云分別在臺下就坐。

許多媒體用《馬云“訓話”民營快遞企業老板》這個意味深長的標題進行了報道。而這次會議順豐并沒有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榜單顯示,中國有16家物流獨角獸企業上榜。菜鳥網絡以1300億的估值位列第一,京東物流以800億元的估值,位列第二,豐巢以70億估值上榜。

今年雙十一,菜鳥儼然成為通達系“話事人”,宣布聯合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共同推出史上最大的“回箱行動”,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

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物流行業隨著不斷整合,桐廬幫將被阿里收編,整個快遞市場形成阿里、京東、順豐、郵政四分天下的局面。

(來源:雷達財經 文/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