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 包裹已現峰值 黑科技淘汰戰暗自較勁

“雙11”腳步越來越近,快遞準備迎接前所未有的包裹洪峰。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快遞轉運中心時了解到,黑科技已然成為化解物流壓力、提高分揀配送效率的關鍵。數據顯示,目前全行業自動化流水線已超過5000公里,自動化設備同比去年普遍增長50%以上。在業內專家看來,各家快遞企業在今年“雙11”更想通過物流高峰期的處理能力穩固地位,現階段,快遞企業已逐漸進入淘汰期,輸家無法保住現有地位,甚至離開歷史舞臺。
自動化設備普遍增加50%
多年“雙11”練兵后,快遞企業早已習慣物流高峰的處理狀態。隨著黑科技的不斷完善,目前全國自動化流水線已超過5000公里。根據菜鳥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快遞公司自動化設備數量普遍增加50%以上。
其中,百世快遞風暴分揀系統實現全智能分揀,自動化設備數量同比去年增加55%;在圓通,僅2019年上半年上馬的自動化設備新增一倍;在中通,全國各地單層自動分揀線升級為雙層,廣州花都轉運中心每小時能處理7.2萬快遞。
從攬收、中轉、倉配、分揀、運輸到派送,全行業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數字化協同。在倉內,菜鳥在無錫上線中國新一代智能倉,超千臺機器人聯手發貨能力提升60%;客服上,申通啟用全新數字化管理系統,AI智能客服電話機器人實現24小時服務機制;在最后100米,菜鳥驛站“秒取快遞”百城上線,帶來包裹收取進一步提效;在家電等大件物流方面,日日順物流上線大件物流無人車,實現從“倉”到“廠”的無人化高效對接,在提高轉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時效對比去年同期又加快了近5個小時。
而順豐也將在“雙11”期間通過智能倉儲、智能終端、智能語音、智能地圖等科技手段實施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實時監控。順豐方面表示,預計“雙11”期間單日業務量較平日最大增幅為151%,收件壓力預計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
單量提前進入“雙11”
實際上,早在2019年“雙11”宣布啟動以來,快遞單量就已超出往年水平。百世集團新疆分公司事業部總經理葉大鵬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新疆轉運中心的日單處理量已超過去年“雙11”當日總量。記者觀察發現,轉運中心內并未出現爆倉等情況,這表示快遞企業對物流高峰期的處理水平有所提高。
百世方面表示,目前轉運中心、網點已保持24小時不間斷運轉,實時監控網點、轉運中心件量情況。針對“雙11”期間保障長三角經濟帶26城對發的服務時效,百世快遞提出了48小時送達的目標。
雖然黑科技的加持下,快遞企業對物流時效和處理速度有所保障,但對末端網點的覆蓋仍需努力。我國快遞行業近兩年來,增速逐步放緩,市場的搶奪已經接近白熱化,未來的快遞競爭將更多的是增量市場的爭奪。而隨著一二線城市人口紅利逐步消退,用戶流量增長放緩等因素,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企業均已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在“雙11”這個特殊期間,鄉鎮農村市場的爭奪也不僅僅是電商企業間的爭奪,快遞企業也將競爭逐漸轉為鄉鎮農村市場。
末端占位“淘汰賽”
在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看來,隨著一二線市場的高度飽和,快遞企業將在三四線和鄉鎮市場展開一番末端“淘汰賽”。他表示:“從表面上來看,快遞企業在科技運用上已駕輕就熟,但在人口不那么密集的鄉鎮市場,企業很難利用原有模式發展。
鄉鎮和低線城市,這個曾讓電商和快遞企業望而卻步的市場,如今卻成了必爭之地。而快遞企業也開始布局鄉鎮市場。新疆吐魯番市夏鎮百世快遞末端網點負責人合斯婭提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4月站點開業至今,日均送貨量由原有的40單變為現在的80單,翻了近2倍。她表示,夏鎮百世快遞網點最初為當地電子商務服務站,由于合斯婭提看好快遞前景,后轉為百世網點,在物流高峰時期,當地特色商品如哈密瓜等食品,可以直接從網點發貨給代理商。對于即將到來的“雙11”,雖然貨單量可能不及大城市多,但對于鄉鎮市場而言也會有較大的提升。
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也曾表示,快遞不斷加快“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在幫助精準脫貧,幫助更多人創業就業,幫助制造業、農業提升競爭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通也將健全農村配送網絡,助農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64.7%拼多多用戶分布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而今年“618”期間農村淘寶也已占到整個阿里大盤的10%左右。楊達卿表示,隨著電商企業的下沉,快遞的末端占位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過他強調,現階段快遞企業仍以壓低價格的方式保持市場競爭,從而導致不少小型快遞公司紛紛倒閉或被收購。若以此方式長期發展,即使是大企業,可能會出現承受不住壓力而被市場淘汰的現象。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陳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