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發布新零售普惠計劃 稱組織數字化成為企業增長關鍵

聯商網消息:1896年奧運會的百米決賽,絕大多數運動員都采用了站立式或半站立式起跑姿勢,只有一位運動員選擇了蹲踞式起跑,正是這位叫做ThomasBurke的美國人,斬獲了那屆奧運會的百米金牌。
現在,蹲踞式起跑,這個效率最高的起跑姿勢,已經成為奧運會百米賽跑運動員普遍選取的姿勢。一百多年前的格格不入,變為了現在的習以為常。
8月2日,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舉行的主題為“未來已來”的數字化增長型組織峰會上,阿里研究院曉坪以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說出了企業要做數字化轉型的原因:數字化轉型需要關注的永遠是一個增量,重要的不是過去已經做了多少個系統,而是基于新的業務系統、新的架構和解決方案,企業比其競爭對手提升了更多的競爭力,更好的滿足了客戶需求。
“企業的本質是什么?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進行決策,是企業最本質的一個屬性,企業是一個配置資源的組織。”曉坪表示,原有的基于傳統IT架構的“數字化轉型1.0”解決方案,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商業系統的復雜性,需要構造基于云和移動端的“數字化轉型2.0”解決方案。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肖利華在峰會現場表示,今年1月11日發布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旨在幫助企業完成包括“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11大商業要素的在線化和數字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釘釘所承載的組織數字化。
“從產品主導時代到品牌主導時代,現在進一步升級到消費者主導時代。”肖利華說,新零售帶來的重大變化,就是消費者已經在線,這將倒逼企業實現組織在線、溝通在線、業務在線、協同在線、生態在線。“數字化、在線化只是第一步,我們認為所有的企業將來都是數字化、智慧化的企業,這才是未來的核心。”
組織數字化成為企業實現增長的關鍵
數字經濟時代,面對激烈的商業競爭,企業最為關注的一點就是如何獲得持續且高質量的增長,這背后比拼的最重要因素還是組織內部的協同效率。
阿里巴巴企業智能事業部總經理葉軍介紹說,企業智能事業部有包括人事、財務、法務等近190個獨立產品,滿足超過10萬阿里員工的日常工作所需,所有產品打包起來取了個名字叫阿里內外。過去兩年,阿里內外上的所有移動產品入口全部遷移到釘釘上。“釘釘在其中最核心的價值,我認為是連接和協同。”
“組織的迭代和效率,變得非常重要,增長跟組織內部的協同效率有巨大的關系。”阿里釘釘副總裁白惠源在峰會現場指出,從2009年的5200萬到2018年的2135億,天貓雙11的成交額十年增長了超過4000倍。“有媒體評論說雙11的當天,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實踐。亮眼數字背后代表的,正是組織的效率、能力、迭代速度以及人才創新力的激發。”
和阿里巴巴類似,復星集團的信息化體系也是非常龐雜。“2012年入職復星集團總部的第一天,我跟我老板講,在我看來,復星集團總部的數字化建設,和先進的企業有大概15到20年的差距。”復星集團豫園股份CIO趙沛在峰會現場說,是釘釘點燃了復星數字化的導火索。
“釘釘點燃這把火只用了兩年的時間,今天我們敢說復星的數字化程度和世界一流的企業在同一維度。”趙沛說,釘釘改變了復星的思維模式,讓整個組織的有了更多互聯網思維、AI思維和中臺思維,這才是最核心的。復星集團目前的總資產規模超過5600億元,201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全球416位,連續十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26%。
而對于紅蜻蜓副總裁余愛飛來說,釘釘為紅蜻蜓所帶來的最明顯變化,是對于消費者的線上線下全鏈路觸達。“紅蜻蜓全部導購員通過釘釘跟會員進行交流互動,不管在店還是離店,專屬導購做到一對一維護,另外云店、輕店鋪等,全部通過釘釘觸達消費者,提升了我們整個業績的離店銷售。”
紅蜻蜓門店的權益也通過釘釘觸達消費者,而且可以通過后臺看到整個效果,做到精準營銷可追溯。“我們去年的雙11獲得了100%的增長,所以也就下定了紅蜻蜓要做新零售的決心。”余愛飛說。
“在場外的人貨場數字化以外,在場內,關鍵是如何構建扁平自驅高效的數字化增長型組織形態,因為真正決定企業未來的,其實是體系內部。”阿里釘釘新零售總經理王威表示,企業要實現增長,在進行新品牌、新零售等戰略方向調整的過程當中,背后最核心的事情是組織能力。組織是不是準備好,人是不是準備好,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王威宣布釘釘推出新零售普惠計劃,將通過智能辦公、智能硬件、數字化人才體系建設、“新零售100人”等四個方面,從軟硬件、人才、經驗共享等維度,助力更多的企業成為數字化增長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