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沒有雙11,二選一是常態

從2019年雙11開始,隨著拼多多上位、蘇寧國美等也加入戰局,阿里和京東“雙強”局面正悄然改變。
然而,雙11的詬病也很多,比如雙11優惠力度難算清、玩法創新少等,電商平臺“二選一”也成為行業潛規則。
雖然下沉市場成各大電商平臺必爭之地,但這并不代表大眾市場完全被覆蓋,農村依舊很多用戶并不知道“雙11”是一個重要的購物節日。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即將到來,今年是雙11的第十一個年頭。
自從雙11誕生以來,每一年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這是由中國人民創造的新節日!
01.
雙11的變化
1、一超多強,巨頭混戰
若在此前談起雙11,主要就是阿里和京東的事情。阿里在2018年雙11當天成交2135億,京東雙11期間的交易額是1598億。
而從2019年雙11開始,雙強的局面正悄然改變。
a、拼多多上位
最新數據顯示,拼多多的活躍買家為4.83億人,人均消費額達到了1468元,而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21億。
拼多多的爆發,已經從用戶量、日訂單、實際GMV、市值均全面超越京東。不僅京東著急,阿里也更急。
2018年拼多多試水雙11,交易額為94億。今年預計在300-500億之間,突破千億也許就是2-3年的事情。
今年阿里和京東都已經開完雙11發布會,表達了自己參戰的決心。雖然拼多多還沒有開,但獅子越沉默,越是不好惹。
但評價京東也不能純粹從訂單的角度看,畢竟京東相比于拼多多,在超市、生鮮、醫療、物流、金融等領域都有布局。拼多多未來想要做的更大,也必須要走這樣的道路。
另外,拼多多在今年一直反攻一二線,期望獲得主流消費人群的份額,提升客單和GMV。但目前來看,高品質家電、國際大牌、海淘等產品,拼多多銷量還是比較困難的。
這方面拼多多和京東、淘寶、唯品會還有差距。
b、蘇寧是長期主義者
另外,蘇寧、國美等也相繼加入戰局。
尤其是蘇寧,今年在多項數據上的表現還是十分搶眼的。雖然雙11要突破千億還很難,但實力不容小覷。蘇寧是目前所有電商平臺中,唯一擁有自己的線下大型綜合超市、廣場、影院、小店、社團、物流等全渠道的平臺。尤其是蘇寧在四五線鄉鎮的布局,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目前,蘇寧小店已經突破 6000 家,覆蓋300個城市,近30000個社區,過億用戶。而蘇寧零售云店也已經突破了 3000 家,蘇寧實現了百城千縣破萬店的布局。其中蘇寧小店的蘇小團社群團長,在818期間突破了6萬人,蘇寧的計劃是今年底招募10萬人,通過社群觸達5億用戶。
同時剛剛加入蘇寧陣營不到一個月的家樂福,依托210家門店首次參戰“雙十一”。未來將布局500家門店,上線1000家社區履約中心,全面升級到家服務。去年雙11期間,蘇寧易購門店超過5000萬人次進店購物,蘇寧小店為500萬人提供鄰里服務,蘇寧影城超過20萬人進入影城看電影,蘇寧廣場為1500萬人次提供購物。所以今年蘇寧也并沒在線和“貓狗拼”硬剛,而是夯實線下優勢,發力線下全場景雙11,提出1小時生活圈的零售方案。
最重要的一點,相比京東和拼多多,雖然規模上還有差距,但蘇寧賺錢啊!
2、多行業參與
雙11已經不是阿里的代名詞,也不只是純C2C電商狂歡節。其實各行業,很早就開始加入到雙11大促銷中來了。我們熟知的云集、貝店、斑馬會員、粉象、花生日記最近都陸續召開了雙11動員會,試圖在一年一度的大促中,分得一波羹。
雖然和大平臺相差甚遠,但是都有過億的表現。如2018年云集雙11交易額是25.9億元,環球捕手5億元,花生日記13億元。
另外像外賣、醫美、知識付費等行業,均在雙11期間有大額優惠活動。所以雙11除了關注大盤,每個創業者或者行業的從業者應該把更多目光聚焦在自己的業務上,你們是否也有屬于自己的雙11?
做房產的,賣車的,線下餐飲,影院,旅游景點等等,其實都可以加入。雙11已經是消費的代名詞了,從衣食住行到玩樂游娛,任何從業者都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
3、線上線下狂歡
從2017年開始,各大平臺雙11在線下的布局開始逐步加快,超市、賣場、門店、商業街等均加入這場狂歡。
a、線上線下同價
大家喜歡在網上購物除了商品豐富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價格便宜,因為商家少了鋪租等成本。所以以往線上的價格更有優勢,哪怕線下可以直接拿貨,大家都愿意再等幾天。那么如今為什么能做到線上線下同價呢?
一是雙11購買力驚人,為了吸引新老用戶在線下賣場消費,商家愿意讓利。
二是現在網絡店鋪的運營成本也逐漸增加,廣告投放、人員成本、倉儲、物流等。而線下除了鋪租是大頭外,其他的通過優化能做到一定程度和線上持平。
b、線下新品首發
許多新品在線上只能看看,需要先付定金,再等到雙11付尾款,再經過漫長的物流才能體驗。
而對于線下商超,渠道必須要提前把貨從總部發到一線,為了做到同步上線,有的偏遠地方至少需要提前半個多月發貨。
所以,在線下很多新電器、新服飾不僅能滿足試穿試用,還能立即購買拿到手。這永遠是線上無法替代的。
c、線下優惠更多
每逢大促,線上渠道主要的預算是用來打廣告,導流量。
而在線下,差不多的預算,花的更實在。除了常規的地推、邀約活動外,有更多的預算留下來做實質性的客戶優惠,包括聯合同行業做活動。
所以我們雙11,在線下買一件電器,可能收到的贈品,優惠券,反而比線上更多,更實在。
另外,有的企業會區分電商款(電商專供)和線下款。雖然差別不是特別大,但一般來說,線下款的質量反而更好。
d、線下服務更好
請大家思考下,為什么直播的效果越來越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人幫你試用、給你意見,這和線下導購沒區別。其實線下導購也能干這樣的活,只不過傳統的門店導購服務能力和銷售意識還沒跟上,遠不如四季青檔口T臺上的服裝模特來的專業。
但線下導購一部分是具備專業能力的,尤其是品牌專柜或專賣店。李佳琪為什么對口紅了如指掌,這個和他前期做柜員BA有很大關系。所以線下導購如果專業,能面對面給你很多指導和意見,尤其是服飾、美妝、個護相關的。
家電數碼的導購則主要就是做科普說明,而有店在,就有信任基礎。另外提一句,想做門店社群運營的,有沒有把門店的客戶導流到企業微信或者帶有個人人設的微信里?
除了能給到指導意見,線下還能試用、試穿、試吃,立馬提貨,甚至還有一小時送貨上門及安裝等服務。這和線上熬夜搶,套路多,搶不到、客服響應慢等相比,線下服務做得越好,就會越有生意。
4、時間跨度長
往年,雙11僅僅局限當天或幾天,時間跨度不大。但現在我們能明顯的看到,雙11已從一星期,變成半個月,再到現在的一個月。京東2019年的雙11,預熱期從10月18號就已經開始了,用戶可以先支付定金,享受優惠。還有個別電商平臺,為了提前鎖定用戶,推出提前購買雙11保價承諾。既避免了雙11的倉儲、服務等壓力,也讓用戶下單,提前享受優惠。
5、多渠道營銷
雙11的主旨還是電商消費,但也已經從單純的電商廣告驅動,變成了全渠道、多形態、多業態的營銷。
a、營銷娛樂化
從2015年開始,雙11狂歡夜即“貓晚”一年比一年熱鬧,從自己玩到浙江衛視專業團隊加入。貓晚目前的流量,已經不遜于各大省級衛視的跨年會,參演嘉賓也堪比春晚。比如:科比、吳亦凡、章子怡、胡歌、易烊千璽、陳奕迅等頂級流量明星都曾出席參加。
而2019年的貓晚,全球將有30多個平臺同步直播,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阿里要讓用戶買的開心,也要玩的開心。構建陪著家人看雙11晚會一起買的場景,是阿里的小心機。
b、營銷全域化
現在幾乎你能看到廣告的地方,天貓都不會放過。
各大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廣場、交通樞紐、省市級衛視均已覆蓋。
線上幾乎所有有流量的APP,在雙11期間,從開屏廣告、視頻貼片、信息流等等,也都有。
雙11,連農村的墻體廣告都不放過。當然,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效果,除了阿里自身的宣傳外。平臺上的商家,也出了大力氣。尤其是像小米、華為、韓都衣舍等國產知名品牌,雙11線上線下造勢的廣告也很多,最終都會導流到天貓。還有,最近大家最近都忙著各種雙11蓋樓、領紅包。其中400萬活躍淘客,也是最積極的宣傳員,因為雙11是他們一年中最重要的賺錢機會。要知道2018年淘客分傭超過300億,有8家傭金過億的平臺。每年雙11當天靠淘客帶去的交易額至少過百億。
6、萬能的雙11
在天貓上賣車也已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尤其是在淘寶拍賣頻道,有很多超大件商品。今年的雙11,淘寶、京東、蘇寧也均在房產上開始大規模嘗試,紛紛拿出數萬套房源銷售。屆時將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價房,學區房、地鐵房、景區房等等優惠上線。
京東方面宣布雙11將會有70個城市,6000多套特惠房源推出,京東將會投入3億元買房補貼,部分房源全款可以打5折。
而蘇寧將會聯手恒大,在雙11有上萬套恒大房源登陸蘇寧推客進行銷售,而蘇寧在全國也有超過60多個地產項目在進行。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近3000萬人次在阿里拍賣上看房、買房。網上買房正帶給消費者全新體驗,所以未來在線買房將會大眾化,常態化,尤其是異地看房,VR看房,直播看房。這對于線下商戶以及傳統行業的銷售人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包括今年拼多多在線賣車,先后試水五菱宏光、奇瑞等車型。在商品銷售的70個小時內,拼多多平臺總計汽車訂單達到9463筆。這是許多中小4S店,數月或者一年的銷量。
所以,以后線下銷售的日子會很難熬。銷售要自己努力學會在線上做銷售,線下做服務。最近諸多線下4S店,裝修公司、美妝專柜,都要求銷售陸續開通了快手、抖音、淘寶直播,嘗試多樣化的銷售。因此,想賺點小錢的,做直播相關的培訓也有機會。尤其是針對傳統公司、渠道和電商轉型的。
02.
雙11的爭議
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壞,雙11的詬病也很多。
1、算清優惠算我輸
隨著參與的商家和玩法越來越多,無論是平臺還是商家在優惠設計上,可謂是套路滿滿。比如最近在玩的蓋樓,許多網友花了數天時間,拉下臉面找朋友組隊,最終要么告負,要么就是分了2、3毛錢。還有,是真的算不清楚,到底如何買才是真優惠。網友吐槽計算雙11優惠,堪比做高數,這對于三四五線用戶來說,難度太大。大家紛紛表示,不如以前雙11簡單直接,全場5折。
2、玩法創新少
僅僅從優惠玩法,并非指技術、物流等領域的創新來看。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在雙11上的玩法,都比較常規。無非就是簽到領券、滿減、滿贈、定金翻倍、跨店滿減之類的,包括蓋樓這種裂變活動。不僅是線上少了創新,如何讓線下的用戶好玩又有趣的參與到雙11,暫時沒有看到令人驚艷的玩法。另外抖音快手現在也算國民應用,如何讓普通用戶以玩的心態來加入視頻互動的雙11?從來帶來更廣泛的宣傳,也沒有看到。所以從玩法的創新角度來說,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突破,當然這也并非口頭說說那么簡單。
3、關于二選一
關于電商商家面臨二選一站隊的消息,早已有爆出,許多商家或平臺也苦不堪言。
而今天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站隊的事情被更多的呈現在公眾面前。
a、二選一是行業潛規則
其實二選一早已經是行業的潛規則,以前很多平臺商家不敢說,包括現在很多商家也不敢說。
但這種潛規則不止存在于電商行業,而是各行各業都有。
比如以前推廣支付二維碼的時候,中小個體戶要面臨二選一。推廣充電寶,也要二選一,簽排他。商場推廣唱歌機、飲料機都一樣。
平臺為了二選一,愿意給配合的商家更多的展現和流量扶持。而線下如充電寶等品牌方,為了排他,則愿意承擔更多入場費。
所以,我們必須要承認,二選一作為行業潛規則的事實。另外,如果你是負責人,為了KPI,其實你也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b、為什么要二選一
大家在吐槽二選一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掉,作為平臺方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是你在這個崗位上,是不是同樣會考慮?
1、獲取獨家:
雙11用戶主要到平臺上是為了購買商品,越是獨家資源,就越有吸引力。
商品的豐富性、獨家性、對供應鏈的掌控力才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2、鎖定客戶:
獨家的商品和優惠決定了用戶去哪里購買,尤其是具有號召性的品牌。
品牌方每年自己還會花錢在市場上投放廣告,提前造勢,吸引用戶。
而許多用戶對于一些品牌有極高的喜愛和忠誠度,所以誰抓住商家,就抓了用戶,也自然就保證了最終的交易額。
3、防止對手:
如果資源被共享,你永遠不知道競爭對手會做出什么來。
比如今年拼多多在大力補貼數碼家電:
一是為了打消用戶對拼多多假貨的刻板印象。二是引導用戶在拼多多支付大額商品的習慣,建立信任。三是為了提高高客單的轉換,提升GMV。
去年雙11期間,最新款的蘋果在拼多多累積銷量突破20萬臺,交易額接近15億元,而今年拼多多繼續加碼百億補貼。所以一旦商家資源被共享,只要平臺是正品,物流服務等有保證,用戶很大程度上是哪里優惠去哪里。
先通過低價把用戶吸引過來建立消費習慣,尤其是很多用戶買家電數碼,以前是比京東價,現在都比拼多多價了。同樣的商品和資源,競爭對手愿意虧本玩或采取其他的優惠方式。這讓很多平臺沒辦法,因為許多平臺不敢補或者沒錢補。
一旦用戶養成習慣,商家知道了平臺的出貨實力,商家也就愿意和這個平臺合作。這樣阿里的話語權會變弱,就會流失一些客戶。所以,二選一平臺必須這樣做,就要把優質商家資源和客戶掌握在自己手上,奪掉競爭對手的劍。
c、二選一,會一直存在
盡管拼多多發出了各種呼吁,網絡上也有很多批判反對的聲音。
但這就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如果沒有國家政策法規出臺,這種情況肯定會一直存在。
大家有時候不能以所謂的抑制創新、發展等等為借口,自己不強大,是不能給自己找理由的。
就像現在的支付、微信社交,無數人前赴后繼的想進入,但你做的不行就不能怪別人太強。
所以,想辦法找出路才是唯一解法。
4、陪跑和陪玩
雙11每年都創新高,但每年雙11的后遺癥也很多。比如搶不到、發貨慢、商品質量低、優惠無法兌現等等問題。其中實際支付、實際訂單都是個迷,還有被詬病的高退款率。許多商家辛辛苦苦的籌備半年,有的甚至是每年押注雙11,但是高退貨率讓部分商家玩不起。而從用戶的角度來說,花費體力心力參與平臺活動,最終卻落個幾分錢幾毛錢。
03.
農村“沒有”雙11
打破記錄已經成為雙11的常態,今年在三四五線城市也是各大電商平臺必爭之地。尤其是阿里開始下沉,今年5月份發布的阿里財報顯示,在新增的一億多年度活躍用戶中,有70%來自三四五線城鎮及農村。但這并不代表大眾市場完全被覆蓋,拼多多在大眾市場也還是保持領先優勢。
a、不知道
在阿里如此大規模的推廣之下,預計今年大眾市場的用戶還會增加。但依然還有很多用戶不知道、不清楚。前幾天,我家人問我最近在忙啥,我說在籌備雙11。其實我每年都說,他們依然對雙11不是特別關注和了解。我也問身邊幾位家在臨安、宣城、保山、贛州等地同事,他們的父母親是否會在雙11買東西,大部分的答案是不會,因為他們的父母也不知道雙11這一天是個重要的購物節。
這就像許多年輕人會關注萬圣節,過圣誕節,參加跨年晚會,但在很多父母親的認知里,萬年歷上的節氣和節日才是最熟悉的。線上廣告鋪天蓋地,無孔不入。但是四五線除了商超內部外,其他地方比如步行街、美食街,鄉鎮的中心街道,雙11的營銷氛圍并不濃厚。所以每當雙11當天,大家從凌晨開始瘋狂搶購的時候,許多中老年人早就睡覺了。而白天,他們一切照舊。但你不能說,他們對優惠購物不需要。
b、搞不懂
也有個別朋友的父母親知道雙11,但得到的答案是讓子女幫忙購買。
許多父母想買,但說實話,參與難度還真的有點大。比如預付定金這件小事情,他們其實很難理解。因為定金、滿減、膨脹、紅包等等,會有4、5個價格。
算不清楚優惠,頁面操作還很麻煩。要知道,目前有超過80%的老年人觸網需要幫助。
所以為什么部分中老年還是選擇拼多多,拼多多除了紅包套路是真的多以外,下單支付是真的很方便。
所以,阿里想收割大眾市場用戶,太復雜的玩法對他們來說反而是門檻。
c、雙11率會成為重要參考指標
在這里我,我提出“雙11率”這個詞和大家一起探討。目前在鄉鎮農村,不僅觸網率低,雙11率也很低。我相信未來雙11率會是衡量一個地方、一家企業電商化、新零售化重要的參考指標。平臺:今年阿里雙11,預計會服務5億消費者。而2019年6月,淘寶、天貓在內的最新用戶規模達7.55億,僅以此為假設,那我們認為雙11淘寶用戶的雙11率為66%。
今年在雙11的啟動會上,張勇也說到,會有20萬個天貓品牌旗艦店參與折扣讓利,那么是不是全網商家都參與了雙11?是不是會有品牌雙11率
?企業:一般中大型企業,都有自己的產品線、業務線。比如平安、蘇寧旗下都有金融、旅游、體育、醫療、賣場等等。那么一家企業是不是全BU、全產品、全渠道都參與了雙11?所以企業的雙11率是多少?
政府:現在各個政府,都在建電商產業園、互聯網中心,大力發展電商和新零售。那么未來一個區、一個縣,有多少線下門店參與了線下雙11,有多少零售、旅游、教育企業參與了線上雙11?
鼓勵更多個體、企業參與雙11,這也將成為政府重要的民生經濟事項之一。所以未來,政府也許會有自己的雙11率。
04.
未來的雙11
每年的雙11,都有新花樣、新業態、新品牌、新成績,那么關于未來的雙11,我自己也有一些大膽的猜想:
1、萬億目標何時才實現
去年雙11已經突破2000億大關,但這并不是阿里的終點,張勇曾拋出目標,期望未來雙11能過萬億。
根據以往的情況來看,實現這一步目標尚需時日。
2018年雙11的增速為29.3%,首次跌破30%。雙11高速增長的第一階段已經結束,按照這樣的增速,樂觀估計,也要8-10年左右。
而阿里要實現億萬目標,至少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拓展更多的品類、商家、平臺、場景
二是拓展更多的行業,比如買房買車以后在雙11會成為常態化,那看病呢?比如智慧醫療,在線問診等。
三是加速線上線下融合聯動,既要上網也要上街才是雙11
四是加速消費服務的全球化,讓更多人、更多品加入雙11
2、雙11會不會放假?
我有個膽大的假設,未來雙11當天會不會變成法定的消費日。
國家統一放假,鼓勵消費。
也許未來在國家相關的會議上,會有委員提出這樣的建議。
因為目前的雙11,可以說90%以上都是線上狂歡。
而未來晚上上網買,白天逛街買。全天引導更多的用戶去線下的菜場、賣場、餐廳、影院、景區、度假酒店等消費。
這不僅會讓運營者有更多創新的可能,也讓更多未觸網或無法觸網的商戶有機會參與雙11,實現更多線上線下大聯歡。
尤其是當今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人民收入儲備增多的情況下。會帶動三四線用戶去到省會城市消費,二三線城市去到一線城市消費。
比如黃山到杭州,杭州到周報的上海、南京等地,都可以實現當天往返娛樂購物消費的。
如果未來有一天有這樣的可能性,也許萬億雙11會早點到來。
3、線下趕集版的雙11
前文有提到過,在大眾市場,尤其是鄉鎮和農村的用戶,對于雙11還是陌生的,參與門檻也很高。但并不代表他們沒需要,沒有消費能力。數據顯示,50歲以上的老年人觸網普及率不到2成。反觀每年的春節趕集,每個鄉鎮上都是人山人海。
未來所謂雙11的聯動,除了門店的輻射能力外。會不會有所謂的:千萬商品齊下鄉,千鄉萬鎮共狂歡”的線下趕集版的雙11呢?同樣的價格,同樣的品質,直接把產品和優惠送到家門口。如果有地方政府的主導協調,大平臺的合作力推,和有門店覆蓋能力的品牌商家參與,其實是有可能實現千縣萬鎮線下雙11的。
4、直播會越來越重要
2019年從李佳琦到薇婭,從辛巴到如涵,直播在整個電商交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每個店鋪必須有視頻呈現商品,而有條件的商家必須做直播。2020年直播會發展的更快,誰不做直播賣貨,誰就等死。去年淘寶直播已經超過千億交易額,直播的進店轉化率高達65%,直播帶貨過億的主播超過百位。預計2019年直播的交易額在2000-3000之間,而2020年很有可能突破5000億大關。018年淘寶GMV4.82萬億,個人認為未來的直播賣貨占比將超過30%。
所以,希望所有的賣家要重視,這同樣也釋放出一個信號。作為電商從業者,短視頻/直播賣貨,將是必備技能,未來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會更多。
5、擁有線下資源是核心競爭力
2018年,我國網絡零售總額突破9萬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說明線下還有很大的空間。
而這幾年大家也都能明顯感覺到,線下渠道的競爭異常激烈。
阿里巴巴重金押注線下,至少花了超過700億投資。包括大潤發、歐尚、銀泰,三江購物,聯華、百聯,新華都等多家商超。而蘇寧目前擁有蘇寧廣場、蘇寧易購廣場、蘇寧小店、紅孩子、蘇寧極物等全場景線下渠道。
2018年4月,蘇寧收購收購迪亞中國,收編后者300多家門店和200多萬會員。2019年年2月,蘇寧又收購了萬達百貨下屬的37家百貨門店,目前蘇寧各種大中小型門店超過萬家。所以未來要實現更多的線上線下聯動,門店的覆蓋密度和服務能力會越來越重要。誰掌握更多的線下資源,誰就越機會建立壁壘,取得勝利。
6、海外是不是也可以復制?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我所知曉的大型消費日,就是中國的雙11和美國的黑五。物美價廉,優惠促銷這件事情,相信不僅是中國人會感冒,應該全世界人民都喜歡。但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黑五銷售額是62.2億美元,遠遠不及雙11。而中國雙11每年都有更多的海外品牌和海外國家參與,包括阿里旗下的天貓海外、速賣通,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未來阿里要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送,就要讓更多海外人民參與雙11,讓更多中國商品賣出去。這既是壁壘,也是難度極高的挑戰。
7、新產品、新技術、新體驗帶來新消費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將會有更多新的科技產品出現。
a、產品端:比如智能手環、眼鏡、音響、全息投影、智能汽車、柔性手機、可折疊手機,還有智能醫療產品等都將會很搶手。
b、購買端:隨著5G的逐漸普及,會有VR購物,智能搭配,3D全息觸控的購物新方式。包括以后搶購商品,很有可能會解放你雙手,你只要打開電視,語音或手勢操作加入購物車、人臉識別或語音識別即可下單成功。
c、物流端:目前機器人分揀已經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場面十分震撼,未來肯定是主流。從事這方面產品研發及服務公司會有很好的發展,投資人也應該多關注。
另外未來在配送方面,無人機/無人車/智能仿真機器人配送會成為新的運力模式。
未來的雙11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唯一不變的就是創新和創造新奇跡,讓我們一起參與和見證吧。
(來源:騰訊科技 十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