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記:喬布斯造就蘋果,庫克成就蘋果公司

“我現在狀態很好,還沒到卸任日期。不過10年太久了,可能不會再留任10年了”。
這是蘋果現任CEO蒂姆·庫克在被問及有關是否考慮留任時的回答。轉眼間,庫克擔任蘋果CEO的10年任期已接近尾聲。自庫克接手管理蘋果公司以來,外界的質疑可以說從未停歇。回看庫克這十年對蘋果的貢獻,小剛得到了一個結論:喬布斯造就蘋果,庫克成就蘋果公司。憑什么這么說?接下來小剛就和大家聊聊庫克在蘋果公司的這十年都做了什么。
01不止“供應鏈管理大師”
開聊之前,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庫克在加入蘋果之前就在IBM公司負責其PC部門在北美和拉美的制造和分銷等工作,而后庫克還在康柏公司負責過材料采購和產品存貨管理。結合這些經歷再看庫克擔任蘋果CEO之后對庫存管理及供應鏈的重視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喬布斯與庫克 圖源:網絡
喬布斯曾夸獎過庫克“善于控制供應鏈、庫存成本與周期”。而庫克也的確如喬布斯所言,他在加入蘋果公司之后就開始逐步簡化蘋果產品線并著手建立“全球化供應鏈生態系統”。
在庫克加入蘋果7個月后蘋果產品的庫存期成功地從30天被縮短至6天,一年之后這個數字變為了2天。相比之下,麥當勞的庫存周期為2.5天。不過麥當勞賣的是快餐食品,而蘋果賣的是更為尖端且設計生產相對繁瑣的科技產品。
此外庫克還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運營優勢。為了限制存貨過多導致成本攀升的情況,庫克將蘋果公司倉庫數量直接削減近一半至最終的9個,解決了成本問題的同時還進一步加速了蘋果產品庫存周期的縮短。
讓蘋果產品庫存周期顯著下降的除了要歸功于庫克本身高超的運營才華外,自然離不開蘋果所擁有的復雜精密但高效的供應鏈生態系統,而組成這一系統的是至少200家企業及分布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總計800多個工廠。蘋果和庫克團隊要做的就是讓不同國家的供應企業團結協作共同完成蘋果產品的生產制造等工作,而跨國企業管理過程中“最不缺的”就是有關成本、效率、質量、監管等方面的問題,由此也不難看出蘋果供應鏈管理的復雜程度及庫克團隊面臨的困難之大。
這么一個龐大且復雜的供應鏈系統既要保證完全控制還要保證生產效率,除了派駐蘋果員工駐場管理外,庫克往往還會采取讓供應商盡量搬到蘋果工廠附近的辦法。這樣一來供應商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向蘋果工廠提供其所需要的零部件,隨之而來的是蘋果工廠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相關成本也就隨之下降。
如何貫通供應、制造、組裝之間的信息鏈?《庫克傳》中提到,庫克選擇投資SAP(思愛普,德國軟件公司)最先進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并將其與蘋果自有的生產、銷售系統打通。這樣一來,庫克及其團隊就能夠完全監測蘋果供應鏈,上至原材料采購下至客戶訂單的數據盡在掌握。
有了數據,蘋果團隊可以基于此對產品產量及目標銷量、庫存規模甚至于新品銷量預估進行調整。這個系統同樣也讓蘋果可以及時獲得自家產品及零部件的庫存統計數據,外包工廠也可以第一時間收到相關部件的制造需求。這種高效率的供應能力甚至令競爭對手也感到欽佩:惠普前供應鏈執行長福克斯認為蘋果的供應能力和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他認為這是蘋果的一個巨大競爭優勢。
庫克和富士康工人 圖源:網絡
當然,在建造起龐大且精細的供應鏈的同時,庫克及其團隊也沒有忘記承擔起對供應商及其員工的責任。以2020年這一特殊的年份為例,蘋果2020年供應商責任進度報告顯示其為保護供應鏈合作伙伴而采取了諸多措施,包括健康篩查、限制人員密度、確保員工工作期間在所有公共場所使用個人防護設備等。報告中還提到,2008年至今共有約1940萬名供應商員工接受了關于工作場所權益的培訓,有400萬名供應商員工參加了教育、技能培養和自我提升課程。
對蘋果產品庫存成本的壓縮、對龐大供應鏈的成功管理、對供應鏈穩定及其員工權益的維護,這三點也是庫克能夠獲得《福布斯》贈予“供應鏈宗師”之稱的重要因素。也正因為庫克的有效管理,蘋果能夠連續10年蟬聯全球著名顧問機構Gartner評出的“供應鏈大師”榮譽。
相較于喬布斯對蘋果產品及創新精神的成就,小剛認為庫克在執掌蘋果后更懂得發揮自身關于供應鏈、分銷、運營方面的優勢而將蘋果真正打造成了一家公司,一家產品設計生產組裝銷售各鏈條完備的真正意義上的大公司。
02"不是個做產品的人"做出了哪些產品
雖然庫克有著卓越的供應鏈管理智慧,但不得不說,自從庫克領導蘋果之后外界對于蘋果新品最詬病的一點是缺乏創新。
的確,庫克時代的蘋果產品某種程度上仍然是利用了喬布斯時代留下的“紅利”,令人最難忘的仍然是喬布斯時代的產物:2010年的iPhone 4及同年誕生的Macbok Air。但是,曾被喬布斯評價為“不是個做產品的人”的庫克也為大家帶來了一些“非喬布斯”式的產品,比如引領蘋果進入大屏時代的iPhone 6、風靡全球的AirPods及Apple Watch、蘋果軟件服務等。
·iPhone 6:在iPhone銷量呈現下滑苗頭的2014年,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公司推出了采用大屏設計的iPhone 6系列機型,這款產品也成為了蘋果歷代iPhone中最暢銷的機型,截至2017年iPhone 6、6 Plus總銷量已經超過2.224億部。嘗到甜頭的蘋果在后期每年發布的新款iPhone中都會有一款采用大屏設計。
·AirPods:隨著藍牙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市場對于更加便攜的耳機需求的不斷攀升,以蘋果AirPods為代表的TWS耳機的出現則滿足了相應的市場需求。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AirPods在全球無線耳機市場中占據了將近一半的份額。由此可見蘋果AirPods在TWS耳機行業中的地位。
·Apple Watch:一款更像是“裝飾品”的科技產品。這款由庫克首次主導推出的蘋果新產品起初并沒有被大眾接受,從2017年開始Apple Watch才迎來真正的“爆發”。據調研機構Above Avalon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Apple Watch已在全球賣出1億臺,增長勢頭迅猛。
·蘋果軟件服務:相較于喬布斯時代對硬件產品的關注,庫克時代最大的變革是在關注硬件的同時將眼光投向了軟件服務。以Apple Card、Apple Music、Apple Pay等為代表的軟件服務對于鞏固蘋果iOS、iPadOS、macOS生態及蘋果用戶忠誠度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這些軟件也頗具“錢景”:蘋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蘋果服務業務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100億美元。在硬件銷量疲軟的大背景下,庫克嘗試的軟件服務則在迅速擴張。
要是拿喬布斯和iPhone、MacBook、iPad與庫克時代的Apple Watch、AirPods相比,很顯然庫克的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如前者的產品那樣具有轟動一時的創新影響力。不過這并不能說庫克是失敗的,或者說不能“怨”庫克。
喬布斯時代的iPhone崛起于移動互聯網萌芽期,Mac產品借助了個人硬件飛速發展的東風,iPad的出現則讓PC廠商奶酪險些“不保”。而如今,手機、平板、PC等科技硬件市場早已一片紅海,很難重現喬布斯時代iPhone所給人帶來的震撼了,指望硬件產品出頭已經難上加難。因而庫克在蘋果硬件方面盡力維持并押寶于芯片,同時他也將眼光投向了其他領域,比如軟件服務等。
如果說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新品是令人震撼的,那么庫克時代的蘋果新品則更注重對細節的持續改進及潛在消費增長點的挖掘。
03他帶領蘋果賺了好多錢
產品固然是一家公司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但賺錢也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要務。完善成熟的供應鏈及庫存機制、穩中求進的產品策略,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在這十年間曾一躍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喬布斯賦予了蘋果頂尖的創新能力和產品實力,而庫克帶給蘋果的則是2萬億的全球第一市值,讓蘋果真正成為“蘋果公司”。
在庫克的領導下,蘋果2021年第一財季的業績突破千億,實現營收111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18.19億美元增長21%,創下公司歷史上的最新紀錄;凈利潤為287.55億美元,同比去年222.36億美元增長29%。再加上前文小剛提到了iPhone 6、AirPods、Apple Watch等有著“庫克烙印”的蘋果產品的銷售數據,我們不難得到一個結論:
堅持“把事做好”的庫克,真的帶領蘋果賺了好多錢。
相對于喬布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那么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十年就是奔著“賺錢”去的。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正從喬布斯時代的意氣風發向成熟穩重邁進。有人說庫克擔任CEO之后蘋果就“跌落神壇”了,但小剛認為有舍必有得,討好用戶和討好資本,要想兼顧,談何容易。
04小剛有話說
商人也好,領導也罷,作為CEO的庫克用自己的方式成就了一個市值2.26萬億美元的蘋果公司。單這一項,庫克的蘋果十年,足矣。無論庫克未來是否選擇繼續執掌蘋果,無論接任蘋果CEO的人是誰,他對蘋果的影響都不曾改變。因為和喬布斯一樣,庫克也只有一個。
蘋果iPhone 12 Pro Max(6GB/256GB/全網通/5G版) A14仿生,激光雷達掃描儀,Pro級攝像頭系統
贈
進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