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50 Pro+強勢來襲 它憑什么支撐X系列的高端夢

說起手機高端市場,今年上半年的狀況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各大品牌都頻放大招,試圖在5G手機起飛的風口下分一杯羹。這樣的現象其實并不奇怪,誰都想拉高自家的品牌形象,單品利潤也足夠讓在中低端徘徊已久的國產品牌眼紅。
vivo X50 Pro+
但有趣的是,各大手機廠商都是按照以往的產品布局循序漸進,只有vivo不按套路出牌,在以往主打時尚輕薄設計的X系列中加入了一款定位超高端的產品vivo X50 Pro+。而且,作為vivo美學設計、性能配置、影像技術的巔峰之作,vivo X50 Pro+的起售價很良心的定在了4998元,比向來主打性價比的小米首款高端產品小米10 Pro還便宜1塊錢。
vivo X50 Pro+的強勢到來不僅讓我們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1、vivo已有NEX系列,為何還會推出vivo X50 Pro+進擊高端市場?
2、一向相對定價都不低的X系列,為何反而是超高端的vivo X50 Pro+價格低廉?
3、X系列定位突然改變,是不是意味著相應的手機市場供需也發生了變化?
想要追溯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得從vivo的產品系列說起。
01從Xplay到Xshot,vivo對高端的追逐早有先例
2012年11月,隨著當時全球最薄、首款HiFi手機vivo X1的發布,X系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X系列到底代表什么目前已經無處詳盡考證,有人說是代表未來,也有人說是代表巔峰,但無論如何,vivo對X系列的期望都顯而易見,就是為了追求極致。
實際上,X系列并非vivo智能手機的首個系列,在此前就有定位于高端精英的vivo E系列(vivo Elite)、定位于時尚娛樂的vivo S(又稱vivo Style)、定位于入門級社交娛樂的vivo Y系列(vivo Youth)。當前的S系列和Y系列并未延續此前的型號排列,但定位大體相同。
vivo X1
顯然,當時的追求極致和現在的追求極致是有所不同的,限于當時的行業發展狀況,極致的定義只能限于在特定方面的體驗,比如vivo X1就并未采用當時最頂級的處理器。這就為后來更加高端的Xplay系列、Xshot系列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vivo Xplay
2013年,定位Hi-Fi極致影音的Xplay系列面世。影音對系統的要求需要更好的硬件支持,所以它采用了自主研發的Hi-Fi 1.0音質架構,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額外的運放芯片,改造了雙揚聲器,并且直接搭載了當時性能頂尖的驍龍600平臺。從此,vivo首個被廣泛認知的高端產品線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vivo Xshot
2014年,定位Hi-Fi極致拍攝的Xshot系列面世。第一代vivo Xshot搭載了索尼第二代堆棧式IMX214傳感器,像素為1300萬像素,擁有f/1.8超大光圈、6P樹脂鏡片、后置雙色溫LED閃光燈、OIS光學防抖系統。雖然這些配置放在現在有點不夠看,但在當時就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自此,vivo的“三大極致布局”合圍,其中X系列負責極致薄、Xplay系列負責極致影音、Xshot負責極致拍攝。三款系列機型由于追求不同,配置組合也不同,所以雖然都追求極致,后兩者更高的性能配置則被更多人認為是高端的產品線。
也許有朋友會說,這樣的布局不是挺好的么,為什么后來Xplay系列和Xshot系列會被砍掉呢?實際上這樣的舉措也不難理解,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不必因為追求一項極致而放棄對其它極致的追求,比如現在的X系列依舊輕薄,但在影音、拍照方面照樣可以追求極致,vivo X50 Pro就用上了目前的尖端技術微云臺來提升拍攝效果。
第一代vivo APEX概念機
所以,Xplay系列和Xshot系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順應消費者對于高端產品必須有頂級配置的理解,vivo需要一款全方面性能都非常突出并且凝聚vivo尖端技術的系列來支撐高端產線。在這方面,vivo也沒吝嗇,干脆搞了兩個系列出來,一個是用于指引方向的APEX概念系列,一個是將成熟尖端技術商用的NEX系列。
完善的高端產線布局也正是vivo X50 Pro+這款新旗艦的出現讓人疑惑的根源之一,按理說已經有了對高端產線豐富探索經驗的vivo不會因為競爭激烈就走一波昏棋。想要解開這個疑惑,單看以往的系列發展還不夠,或許我們還得結合這款旗艦產品的本身來尋找答案。
02除了名字和造型 其它方面vivo X50 Pro+都煥然一新
上文我們提到,X系列主打的是極致輕薄,雖然這樣的追求在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有所改變,但輕薄設計一直都是X系列的典型標志。就拿最新的X50系列來說,vivo X50機身厚度只有7.49mm,重量僅173g;搭載了微云臺的vivo X50 Pro厚度也只有8.04mm,重量181.5g。這對于一款各方面體驗都不錯的5G手機而言非常不易。
vivo X50 Pro+素皮版
而這,也恰恰襯托出了vivo X50 Pro+的格格不入。雖然這款“超大杯”的設計語言未脫離X50系列范疇,但重量和厚度顯然已經讓X系列的追求脫了軌:厚度達到了8.83mm,素皮版厚度達到了9.48mm,機身重量也超過了190g。
當然,超大杯的追求也完全換了方向——
改變了以往X系列對性能配置的理解,技術參數能拉多高直接一步到位:高通旗艦芯、120Hz高刷OLED屏幕、4350mAh大電池+44W超快閃充等等,旗艦配置應有盡有;
雖然取消了3.5mm耳機孔,但延續了曾經Xplay系列的追求,采用了一顆專業的HiFi芯片CS43131,DAC采樣率高達384kHz,達到32-bit精度,動態范圍高達130dB,而總諧波失真+噪聲低至-115dB;
影像方面更是將此前XShot系列的追求發揮到了極致:采用了三星旗艦級別的5000萬像素GN1 CMOS,并輔以60倍超級變焦潛望鏡頭、50mm專業人像鏡頭、超廣角微距鏡頭實現全場景的拍攝覆蓋,激光對焦、色溫傳感器、雙閃光燈這些專業影像輔助系統也都配齊。超級夜景、電影大師模式這些深入的功能優化也并未缺席。
“超大杯”的一切都在證明,vivo是給X系列的產品追求賦予了全新的含義。這就意味著,經過了八年的發展,vivo認為X系列的意義不能僅限于追求設計,所以vivo挑了個合適的時間,對X系列進行了定位升級。
那么,為什么足足過了八年,現在才是X系列定位升級的最佳時機呢?此前替代Xplay系列、Xshot系列升級豈不是時機更好?這些問題,里邊還另有玄機。
03X系列升級只是表象 vivo審時度勢高端志在高遠
結合vivo系列產品發展和vivo X50 Pro+產品本身,我們再將視線回歸到文初的問題,不難發現,這些疑問實際上都源于X系列的定位升級:第一個問題關乎產品布局,第二個問題關乎價格策略,第三個問題則是市場需求與競爭。
1、NEX在前,X系列還要進軍更高端的市場在于補缺
去年NEX 3一代機型于9月份發布,無界瀑布屏、升降攝像頭代表了當時最高水準的設計,定位高端當之無愧。從大膽超脫的設計我們不難看出,實際上NEX系列存在的一大因素就是為了提升vivo品牌的形象,讓vivo品牌不再局限于輕薄時尚設計的固定認知。
vivo NEX 3
NEX 3系列代表了vivo最尖端的可商用技術,4998元的起售價從產品本身的角度來看并不算高,畢竟成本很高,這樣的定價放在去年9月份的手機市場來說也頗為合理。但這樣的起售價放在當前的手機市場來說,對于一款具備品牌尖端技術的產品顯然不太夠。如果NEX系列新一代產品到來并且定價更高,那么vivo X系列和NEX系列之間就出現了價格空檔。
NEX系列新品提價目前來看可能性很大,此前有傳聞稱vivo的屏下攝像頭技術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前后走向商用,120W超級閃充也呼之欲出,而NEX系列新品搭載這些技術顯然有著極高可能性。尖端技術的加持無疑會導致新機成本陡然上升,其它品牌今年的高端市場發展已經有了不少類似的案例。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再打造一個全新的系列來填補X系列與NEX系列之間的空擋的話,顯然要花費的代價太高,所以vivo X50 Pro+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了。
2、vivo X50 Pro+價格相對低廉 造就親民形象的同時加速系列升級
手機廠商都在追求高端,但實際上這個高端定位不可一概而論。目前來看,手機廠商口中的“高端”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比較親民的高端,就是配置都挺高,然后價格也比較低廉,比如小米10 Pro、魅族17 Pro這一類;二是“曲高和寡”的高端,就是不光配置高,而且有品牌獨有的特色技術,但價格也很高,比如三星Galaxy S20 Ultra。
對于品牌而言,想要走高端路線,兩種“高端”都必不可少,前者可以拉動銷量提升口碑,后者則可以顯著拉高品牌形象。在vivo的高端布局中,NEX系列或許未來走的就是第二種高端,而vivo X50 Pro+則是前者。
從銷量的角度說,X系列的相對定價雖然不低,但受眾認可程度很高,X系列也一直都是vivo的出貨擔當。vivo X50 Pro+的價格親民,實際上不僅照顧了以往X系列受眾的消費能力,也吸引了全新的群體成為X系列產品的受眾,從而加速X系列的銷量提升。
3、國際品牌價格升級讓出高端競價空間 X50 Pro+時機天成
一個現象,三星和蘋果的旗艦價格越來越高,頂配版本萬元的售價著實有點嚇人。這對于國產品牌而言無疑是件好事兒,因為這意味著國產高端手機有了更加寬泛的成本空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國產手機在進軍高端時,不僅產品售價有所提升,手機上的技術水平也都紛紛上揚了。并且值得慶幸的是,雖然價格上漲,但市場的認可度還都很高。
但進入2020年以來這樣的時機對于vivo已有的產品布局而言剛好不合扣。因為定位高端的NEX系列是去年下半年才更新的,過快的更新一款高端系列對高端市場的發展顯然有著負面作用:我剛花這么多錢買的XXX,還沒捂熱乎就出新品了?
vivo NEX 3S
我們也看到,今年上半年vivo沒有對NEX系列進行大版本迭代,只是順應芯片升級出了一款小幅升級版。但這對于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手機圈來說,這款NEX系列的小版本升級顯然不太能勝任全新的高端市場競爭。
所以,NEX系列的小版本升級渡過了活躍周期并看遍了各家品牌的高端產品布局后,vivo X50 Pro+的到來不僅補齊了vivo今年上半年高端產品的缺失,還經過對競品布局的全面分析實現了更加精準的定位。
實際上,X系列能有這樣的定位調整也源于其它系列產品的完善,比如NEX系列承擔了高端定位,S系列有時尚屬性,Y系列和Z系列則分擔了較多的低價高性價比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X系列才有了定位升級的可能性,否則單一系列的升級很容易造成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混亂,這也就回答了為何X系列不是在砍掉Xplay系列和Shot系列后進行升級的問題。
寫在最后
vivo X50 Pro+憑什么支撐X系列的高端夢,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這款“超大杯”的自信不僅源自高端用料的堆疊,它的出現也基于vivo長久以來的產品布局、技術創新的發展基礎,并且抓住了手機廠商全民高端的發展浪潮,可謂 “天時地利人和”兼備。
所以,vivo看似不按套路出牌的一招亂棋,實際上是時機恰當的大膽開拓,而這或許也正是vivo品牌成熟穩重的魅力所在。當然,品牌的魅力并非吸引消費者的直接原因,優質的產品才是,而“超大杯”的vivo X50 Pro+恰恰具備了這樣的魅力。
vivo X50 Pro+(8GB/128GB/全網通/5G版) 超清1億模式,高通驍龍865,120Hz刷新率,240Hz采樣率,雙模5G
進入購買
vivo每日熱機推薦:
vivo X50 Pro【24期免息】到手價4298元
vivo X50【24期免息】到手價3498元
iQOO Z1【12期免息】到手價2198元
iQOO Neo3【12期免息】到手價2698元
vivo S6【12期免息】到手價2498元
vivo NEX 3S【12期免息】到手價4998元
iQOO 3【12期免息】到手價3298元
vivo X30 Pro【12期免息】到手價36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