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輕薄Surface?驍龍計算平臺功不可沒

對需要移動辦公或者說輕辦公的人群來說,最為常見的場景是由手機接收工作需求,卻無法繼續用手機完成工作處理。“輕辦公”的定義恰巧介于輕巧的手機無法完成,而傳統的筆記本又太過笨重不便之間。便攜與性能、重量的矛盾始終是限制傳統輕薄筆記本發展的屏障。不僅是PC市場,普通消費者也需要一款超輕薄的筆記本產品來填補輕辦公場景的空白。
想象一下在人潮擁擠的機場大廳、閑適慵懶的午后咖啡館、要處理緊急工作要求的交通工具上,或者是預想到會有工作安排的出行,我們對輕薄設備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無非是輕薄的機身重量,隨時在線的網絡連接能力,持久的續航能力以及支持多任務處理的性能。對于苦于”輕辦公“需求的人群來說,微軟Surface Pro X是上述場景下輕辦公最佳的選擇之一。
01便攜升級 輕薄提升生產力
“X”大多是科技公司致力探索與進取的“劃時代”產品,而Surface Pro X更是從命名就可以看出高通和微軟基于高通驍龍計算平臺聯合研發SQ1處理器,并希望通過驍龍計算平臺和這款產品來革新PC行業的決心。
Surface系列產品出色的工業設計一直以來都為人稱道。Surface Pro X配備了13英寸的觸控屏,機身僅有7.3mm,重774克。參考當今多數智能手機的厚度,就能知道Surface Pro X作為一臺筆記本電腦,將輕薄進行到何種極致。
機身的中框與弧角過渡圓潤,以平板模式手持時,最能展現其輕柔的手感。在Surface Pro X上最明顯的變化在于左右邊框收窄,同時上下邊框寬度對稱,“屏占比”的優勢就呼之欲出。包括攝像頭、紅外識別等元器件隱藏在上邊框中,使得上下邊框的寬度更大,但帶來的則是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提供安全的登錄方式。
關乎日常使用體驗的部分莫過于按鍵、充電口以及接口拓展性,在這三點上可以說Surface Pro X在所有輕薄電腦中還算不錯:左側為音量控制與兩個 USB-C 接口(支持外接 4K 顯示器),這意味著配合拓展塢使用,就可以滿足用戶更為多樣化的連接和顯示需求;右側是電源按鍵與磁吸式的Surface Connect電源接口。值得注意的是,揚聲器的位置設計在屏幕頂部的左右兩側,影音體驗更為立體。
但筆者認為最能打動用戶的一點還在于Surface Pro X背面的SIM卡槽。這款定位輕辦公的筆記本除了支持業界領先的Wi-Fi和藍牙解決方案外,驍龍計算平臺還把很多智能手機中的功能拓展至了PC領域,例如得益于SQ1處理器中集成的驍龍X24 LTE調制解調器能夠為Surface Pro X提供穩定、高速、安全的 4G LTE 連接。相較于WiFi連接和熱點分享,用戶只需在背面的SIM卡槽中插入4G手機卡,打開電腦就能馬上連接到安全、快速的4G網絡的感受自然更能觸碰到用戶“爽點”,這也是驍龍本所崇尚的“始終在線,始終連接”的電腦使用體驗。
此外,阻力感極強的機身支架繼承了優良的傳統,Surface Pro X的支架最大開合可以達到165°,基本能夠覆蓋所有室內室外的使用場景;整機由氧化鋁工藝打造出啞光機身,賦予產品以高級感以及一絲沉穩的商務屬性。
誠然 ,微軟Surface Pro X突破性的機身減薄以及隨時可在線的網絡連接某種程度上營造出"X"的未來感,但與外接鍵盤“合體”后這本輕薄筆記本才算完整。得益于驍龍計算平臺的超低功耗,Surface Pro X能夠實現輕薄無風扇的設計,即使算上鍵盤與觸控筆,整機加起來還不到 1.1kg,無論是應對通勤還是移動辦公,都足夠輕薄便攜。
還有一處更具未來感的設計則是觸控筆鑲嵌在鍵盤蓋中,鍵盤同時是整個機身的保護套,并且觸控筆可以磁吸在鍵盤凹槽中,既能實現隱藏又能無線充電;并且鍵盤可以磁吸在機身上抬升高度,觸控筆也可磁吸在屏幕邊緣放置,一體化的集成設計與磁吸時“咔噠”一聲的清脆,讓人難以忘懷。
02獨一份的輕薄 由驍龍計算平臺開啟
之前也談到,微軟與高通聯合定制研發的SQ1處理器是這款輕薄本的特別之處。對,就是為智能手機供給芯片的高通,也是將智能手機中的一些優質體驗擴展至計算平臺。即開即用、功耗控制、多任務處理、4G聯網以及超長續航,諸多智能手機的特性讓Surface Pro X天然適合移動辦公。但要論及這款筆記本何以如此輕薄,還要從計算平臺說起。
SQ1處理器基于高通驍龍8cx計算平臺,并在其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優化,具有更加出色的CPU、GPU和AI性能,能夠為輕度辦公用戶隨時隨地提供可靠地生產力。對于”輕辦公“來說性能已經足夠強。同時ARM架構處理器擁有低功耗與長續航的特點,使得Surface Pro X直接采取了無風扇設計,進一步簡化了內部構造與整機重量,使得便攜性與”輕辦公“需求相吻合。
談及性能或者說生產力,筆者認為評價的基準取決于使用人群的需求。
首先Surface Pro X運行完整的Windows 10系統,即支持完整的Office辦公全家桶以及32位的Windows桌面應用。實測微信、釘釘、愛奇藝、網易云音樂等常用的軟件都已經適配完成,甚至你還可以安裝32位的Photoshop使用。
再者面對諸多需要網頁端登錄的場景,例如微信公眾號的后臺編輯,Surface Pro X的優勢是絕對的。它是一臺能夠輕松勝任文字編輯和多任務協作的輕薄便攜PC,并且基于 ARM 計算平臺的低功耗能夠打消用戶對于續航的擔憂;同時對于那些需要處理郵件、表格文檔以及視頻會議的商務人士,Surface Pro X就代表著生產力,并且輕薄與便攜進一步加深了這層屬性。更進一步說,Surface Pro X的出現所代表的意義不是”一步登天“取代傳統的筆記本,而是由精準的場景需求切入,達到”小而美“的功能體驗。
并且Surface Pro X同時支持觸控板與觸控筆,其屏幕同樣可觸摸,能夠最大程度上覆蓋有圖畫或者觸控用戶的需求,將傳統筆記本無法深入的場景用一款設計精良并且低功耗的驍龍本實現全面覆蓋,才是Surface Pro X出現的意義。
03關于生產力的上手體驗
當然筆者作為文字編輯,對于Surface Pro X的續航、文字處理以及多任務的功能感知更為直接,上手體驗部分也主要會圍繞這些部分展開。
由于驍龍計算平臺的功耗針對高性能和待機狀態進行了優化設計,一次充電可以獲得數天的電池續航,其中官方給出的Surface Pro X最長續航是 13.5 小時。實際上Surface Pro X的屏幕亮度有多個功耗層級,根據使用條件不同,續航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具體來講,在網頁瀏覽和文字編輯為主的輕度辦公情況下,擁有3:2 屏幕比例以及 2888 × 1920 分辨率的Surface Pro X足夠支持8小時左右的使用,這個使用時長也足夠覆蓋大多數辦公場景。
在面對一些視頻應用時,”默認推薦“的電池模式下,一部兩小時在線電影觀看耗電量約為29%;Surface Pro X 標配 65W 快充,根據官方數據是 1 小時充電 80%,用官方的充電套裝也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微信公眾號編輯
對于文字處理來說,Surface Pro X 的鍵盤的”親膚“質感較為趁手,在敲擊時巧克力鍵盤實際是有點懸浮的感覺,使得每次反饋不會感覺像是敲擊到鋼板上。同時觸控板的存在讓這部輕薄驍龍本可以拋棄鼠標使用,這兩點對于經常碼字或者出差的人群來說極具實用性。
此外,對于軟件支持以及多任務處理這一點上,用戶則完全可以將之視為普通的“Windows”電腦,不過軟件生態也確實需要進一步加強;還有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別登錄可以在打開屏幕后實現人臉識別進入,“無緩沖”的使用體驗也是筆者在評測期間較為滿意的部分。
當然可旋轉可觸控的屏幕以及支持擦寫的觸控筆同樣是其“生產力”一部分,觸控筆的扁平設計很像高考的涂卡鉛筆,好處就是扁平外形在長期使用時不會手滑。總的來說,在筆者的生產力范圍之內,Surface Pro X完全合格;實際上對于每個用戶來說,”按需索驥“才是更重要。
04高通入局PC端 驍龍本未來可期
高通作為手機SoC市場的領軍企業,為何要將業務延伸至PC領域?相信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實際上隨著5G時代的來臨,拓展硬件生態、鞏固自身優勢是每個廠商都會思考的部分。不僅僅高通,曾風行一時的“上網本”也都劍指輕辦公這個領域,但傳統的輕薄筆記本始終無法解決功耗與便攜等根本性的問題。這對于高通ARM架構擅長的”低功耗“來說,無疑絕佳的機會。
早在2016年12月,微軟就聯合高通推出了Win10 ARM系統,并展示了基于高通旗艦芯片驍龍820的Win10筆記本電腦;此后高通還攜手華碩、聯想等廠商推出搭載高通驍龍計算平臺的”驍龍本“,引發了”驍龍本“熱潮。
此外,在5G時代我們也可以預見驍龍計算平臺將帶來的變革,驍龍8cx 5G計算平臺的一大亮點就是采用高通驍龍X55 5G調制解調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5G也會為輕辦公提供更為極致的連接支持。
對于現階段的市場來說,平板電腦無論是使用方式還是軟件生態,大部分沒能擺脫”大屏手機“的局限,在應對一些PC端處理需求的時候不免有些難以招架。高通持續多年的研發投入最終呈現出的Surface Pro X,客觀說它做到了Surface史上的最薄機身和窄邊框,并且支持 4G LTE 連接和PC端的工作處理,同時便攜特性足夠使其成為優秀的生產力工具 。
寫在最后
“驍龍本”的相繼落地讓大眾看見了面向輕辦公的PC的切實的可行性。高通作為智能手機產業鏈的上游芯片廠商,在長續航、低能耗以及通信連接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無疑能提升輕辦公這一場景下的設備生產力。
Surface Pro X這一產品的落地和量產,覆蓋面廣闊的應用場景也足夠證明高通的技術積累。在面對5G的進程時,高通的入局或許將改變傳統筆記本的行業布局,“驍龍本”或許將成為PC領域的重要分支。始終在線、始終連接以及長續航的優勢與5G的結合將進一步提升驍龍本的表現,也將引領未來ARM筆記本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