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面屏的夢想說起 為何打孔屏成為當今潮流

近兩年,各大智能手機廠商開始在“全面屏”的概念上大做文章。繼17年iPhone X發布,掀起了劉海屏之風后,雙面屏、水滴屏、滑蓋屏等成為了小米、榮耀、OV、努比亞等國產品牌創新的發力點。現如今,打孔屏也再度成為了行業的焦點。
11月14日,vivo在杭州發布了全新手機vivo S5。這是一款繼承了vivo年輕潮流化的品牌理念的手機:全新的幾何菱形ID設計、后置4800萬四攝、前置3200萬高清自拍,5重超質感美顏。當然了,作為一款“打孔屏”手機,它還首次采用了業界最小打孔AMOLED屏。
為什么采用打孔屏設計?
在今年的全面屏市場中,除了iPhone,打孔屏無疑成為了最大的關鍵詞。
回顧此前的全面屏產品,攝像頭的位置始終成為全面屏無法回避的問題:劉海屏一直被吐槽,影響視覺效果和美觀;水滴屏盡管相對劉海屏有了很大改進,仍然沒有解決問題根本;滑蓋屏設計的小米榮耀聯想及升降攝像頭設計,盡管極大提高了屏占比,但也帶來了機身過重、較厚、容易進灰等詬病。可以說,在進擊全面屏發展的道路上,打孔屏成為了當下全面屏解決方案中的優良之選。
眾所周知,打孔屏就是在手機屏幕上打出一個圓形的孔洞,用來放置前置攝像頭。從屏占比的角度來說,打孔屏要高于劉海屏及水滴屏,也是離全面屏最近的一種形態。并且,打孔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劉海屏的美觀問題,“孔”顯得小巧靚麗,并不會顯得太突兀。此外,沒有升降機械結構帶來的復雜問題,機身厚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據國外媒體Android Authority稱,比起水滴屏,打孔屏更能夠實現圓孔四周無死角,在某些應用當中,例如觀看橫評電影時,基本可以實現隱藏在黑色背景中。此外對于需要雙攝和紅外人臉識別的機型,可能會在屏幕上開兩個孔洞。
打孔屏技術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說句良心話,打孔屏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需要克服屏幕、攝像頭等相關技術。首先,在屏幕上打孔,要確保屏幕的透光率和通孔的透光率基本吻合,否則極易出現光線折射、偏色或者重影的狀況。而華為采用的技術為環形傾斜的無縫點膠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
其次就是攝像頭問題,打孔越小越美觀,并且獲得更大的屏占比,但也為攝像頭模組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再來說說打孔屏的兩種方式
有盲孔模式和通孔模式。這里先不詳細的介紹它們的優劣勢了,畢竟這兩種模式僅僅存在于LCD屏幕的手機中。
像早期的三星Galaxy A8x、華為nova 4、榮耀V20均采用了LCD屏幕。但采用LCD的打孔屏手機也存在著硬傷,第一是LCD的孔附近背光不好做,可能會出現開孔周圍泛黃的現象。隨著OLED打孔屏的普及,這種詬病被很好的解決。
手機廠商百花齊放 搶灘布局
從目前手機圈的導向來看,將攝像頭安置在屏幕下的新一代打孔屏,似乎成為了全球智能手機的新寵。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爆出新款打孔屏手機的消息,也在進一步提升瓶頸期,產品的競爭力。
三星Galaxy Note 10系列今年也是首次采用打孔屏的Note系列手機,簡潔的正面屏幕使得視線自然而然就集中到頂部前置的攝像頭上,這顆前置攝像頭確實算不上小,對比之下,前置攝像頭在Note10+的6.8英寸大屏幕上的視覺觀感更為和諧。
極窄邊框與居中的前置攝像頭
當然,有資料顯示,蘋果也在暗中發力打孔屏。根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最新公式的專利清單,蘋果在2018年6月提交了全面屏技術專利申請,標題為“將相機集成到玻璃下方以及生產覆蓋玻璃以提供相機窗口的裝置、系統和方式”,屏下攝像頭位于左上角,并寫明此項專利適用于手機等小型手持式電子設備中。
能夠預料到的是,打孔屏已經成為下一代iPhone的重要選擇對象。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根據往年的慣例,蘋果并不會立刻使用新型技術,或許想要使用搭載打孔屏的iPhone手機,還需要等待兩年左右。
vivo首款采用打孔屏的手機——vivo Z5x,4.59mm超小孔徑的Super Black“隱藏式”前置攝像頭,潛藏于屏幕之下。超小型的口徑讓更全面精彩內容呈現屏幕。1600W像素記錄下自己的美一面,展現高光時刻。
全面屏的最后一階跳板 被vivo S5斬獲
可以說,近兩年的手機市場,迎來了增長瓶頸,用戶換機頻率的下降,導致手機廠商迎來了新一輪洗牌。壓力之下,vivo發布新一代打孔屏手機——vivo S5,也改變了在技術研發節奏上的戰略,從而走向探索和引領策略。
目前業界最小孔AMOLED屏
vivo S S5 5采用了6.44英寸20:9比例2400*1080分辨率的AMOLED打孔屏,孔徑大小僅為2.98mm,極小的屏幕開孔使得vivo S5的視覺效果更加完整,屏占比高達到91.38%。
低亮度防屏閃
vivo S5的屏幕采用的領先的E3 Super AMOLED材料,局部峰值亮度最高可達1200nit,支持SRE功能,即使在強光下也可以輕松看清顯示內容。vivo S5支持低亮度防屏閃功能,通過vivo精心優化之后的Dimlayer蒙版算法,抖動插值算法,實現調節屏幕亮度的效果,有效減少61%的有害藍光輻射,緩解眼部疲勞。
vivo S5背部設計也是種大膽的嘗試
vivo S5的背面設計可以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后置攝像頭不同于“浴霸的方形設計”,vivo S5巧妙的利用了幾何菱形設計,打亂了原本呆板的攝像頭排布方式,營造了一種錯落感。這種設計不僅沒有打破平衡,看上去還更和諧、穩固。
vivo S5背面獨特的幾何菱形攝像頭模組,在對稱與錯落的設計方式中取得了平衡,如此少見的設計風格,再搭配3D曲面+漸變色機身,打造了一種差異化、個性化的審美,吸人眼球。
鋁合金噴砂中框彰顯誠意
vivo S5機身中框并沒有采用廉價的塑料材質,而是采用了鋁合金噴砂工藝, 通過陽極氧化塑造出立體砂面,搭配3D曲面機身+188克的重量,整機的握持手感還是相當不錯的。
此外,vivo S5在頂部保留了3.5毫米耳機接口,音量鍵和電源鍵都在機身右側;底部為揚聲器、Type-C充電接口和SIM卡槽。
最后在配色方面,vivo S5擁有冰島戀歌、幻影藍、魅影黑三種全新時尚配色,設計靈感都取自極光、星河和沙灘等大自然風光,鮮活靈動。
寫到最后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打孔屏,還是水滴屏、機械結構、雙面屏、滑蓋屏,在技術及創新層面都擁有前所未有的突破,而打孔屏已經實現了屏占比無線接近100%,是當下最優秀的解決方案之一。
未來的三年之內,在折疊屏幕還有待普及,價格高昂的趨勢下,打孔屏或許才是全面屏潮流下的最大黑馬,我們也期待首款無打孔屏、無特殊設計的全面屏手機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