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2019-11-08 李宗寶 中關村在線
瀏覽

一個氣氛凝重的清晨。

老婆:怎么才回家,又去哪鬼混了??!!

老公:并沒有,加了一宿班......

老婆:那為什么發消息不回?打電話關機?

老公:你看,手機沒電了......

所以一個世紀性的問題又誕生了:這樣的老公值不值得原諒?

身為一個講道理的新時代女性,我只能咬牙收起搓衣板以及備用鍵盤,收起準備離家出走的行李箱,把老公的聯系方式再從黑名單里拉出來。這樣的啞巴虧能再吃一次?顯然不能!是時候給他來一款大容量高功率的充電寶了。

還別說,因為這事兒,我特地蹭了公司的公款,買了六款或賣得不錯、或口碑很好的大容量PD快充充電寶來一探究竟——不好意思,我就是這么較真。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01拿出選口紅的勁兒選充電寶 這6款看起來有點意思

網上一搜,支持PD充電的高端充電寶款式還真不算少。價格貴的有五六百的,便宜的也有一二百的,別跟我說還有一兩千的,有這個錢換個老公好么?充電功率有高達幾十瓦的,也有iPhone標充18W的。主流充電寶容量倒是比較單一,大多都是20000mAh或者30000mAh,或許是有快充需求的設備往往都是耗電大戶的緣故。

綜合各方面性能和價格,最終我們選取了六款充電寶,覆蓋了一百元價位至五百元價位,并把這些充電寶按照性能參數分為三層:45W快充檔位、30W快充檔位、18W快充檔位。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為啥這么分?因為當下支持快充的設備所對應的功率基本為上述三個檔位。

今天,我就來對不同性能檔位的充電寶進行實測對比,看看哪款充電寶更適合充你的設備,同時又能讓你更省錢。

為了保證購入的充電寶都是真品,本次參評的充電寶均從某東自營店購買。

02看6款充電寶立正稍息 沒盤出包漿的都差點火候

買了新電子設備第一件事兒是啥?那還用說,盤唄。六款充電寶到位了,豈有逃過我的魔掌的道理?不過,上手充電寶還真是件少見的事兒——上手手機感慨的往往都是“哇,這手機真順滑”、“溫潤”,到了充電寶:XX,怎么這么沉。

其實也難怪,30000mAh容量的充電寶都突破600g了,一斤多的重量讓充電寶不僅可以用來充電,還可以當成板兒磚防身。對充電次數沒那么苛刻要求的朋友,還是建議多考慮一下20000mAh的充電寶,畢竟一斤多的設備不管是放在兜里還是放在包里,都是一大負擔。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ZENDURE外觀神似行李箱,呈銀色;通過四個小燈顯示電量,具有USB-C、USB-A和Micro USB三個接口;內含一根USB-A to USB-C灰色數據線。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ZMI通體磨砂觸感,呈非常穩重的藏藍色,側邊做了圓角處理;通過四個小燈顯示電量,具有一個USB-C和兩個USB-A接口;內含兩根白色數據線,一根為USB-C to USB-C,另一根為USB-A to Micro-USB轉USB-C。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ANKER是所購充電寶中體積最小巧的一款,通體呈黑色;通過四個小燈顯示電量,具有USB-C和USB-A兩個接口;內含一根USB-C to USB-C灰色數據線及收納袋一個。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RAVPOWER外觀上與ANKER差不多,不過體型比較龐大;通過四個小燈顯示電量,具有USB-C、兩個USB-A和一個Micro-USB接口;包裝內附帶的物品十分豐富:三根數據線,一根較長的USB-C to USB-C和兩根USB-A to Micro-USB以及一個收納袋。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aigo方方正正,通體白色,有一塊LED數字屏顯,用來顯示剩余電量百分比;具有USB-C、兩個USB-A和一個Micro-USB接口;另附一根USB-C to USB-C數據線。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ROMOSS外觀與aigo略有不同,側邊較圓,也有一塊LED數字屏顯,用來顯示剩余電量百分比;接口從左到右為Micro USB和lightning兩個快充輸出口、一個雙向USB-C接口、USB-A快充輸出口、USB-A普通接口;未附帶任何收納袋或數據線。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六款充電寶全家福。集齊了充電寶,還不趕緊召喚神龍?

03避免日后含糊扯皮 日常能找著的家什來了個大集結

我們做橫評要不忘初心,某些設備沒測到日后再扯皮怎么能忍?

所以,這次充電寶測試,不僅搜羅來自己老公的裝備,把別人老公的裝備也一起網羅來。

我們先來盤點一下裝備——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智能手機iPhone 11 Pro、華為Mate30 Pro、vivo NEX 3、OPPO Reno 2平板電腦iPad mini、iPad Pro筆記本電腦蘋果MacBook Pro、華為MateBook 14掌上游戲機Switch

當然,不能光測給其它設備充電的情況,充電寶被充電的速度無疑也非常重要,畢竟關系到充電寶的回血時間。但這些充電寶存在一個普遍問題——都沒給標配充電器。所以這次對比測試也搜羅來一些與被充設備有關聯的充電器。如果這些充電器能夠完美快充這些充電寶,不用另外花錢豈不是美滋滋?

搜索來的設備充電器如下——

充電器最高輸出功率iPhone 11 Pro原裝18W某寶淘來的Switch充電器30WSwitch原裝充電器39W筆記本電腦充電器60W

既然要考驗6款充電寶的性能,線材自然也要統一——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根據現有的被測設備、充電頭功率等條件,我們又搜集來可以滿足場景的USB-A to USB-C、USB-C to USB-C以及USB-C to lightning三根數據線。以下測試將統一使用這三根數據線。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Power-Z 測試儀

最后,還有我們特地為本次橫評準備的兩款Power-Z 測試儀,以滿足不同設備的接口需求。

04說了你可能不信 最貴的充電寶竟然翻車了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我們正式開始測試。如果你對其中的具體數據和過程不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后查看什么樣的設備適合什么樣的充電寶。如果好奇為什么是這樣的匹配結果,就接著往下看吧。

首先,我們將所有被測設備的電量消耗至10%到20%之間(基本均為10%),使其均處于低電量狀態,且令所有充電寶為滿格電量;利用相同的測量儀器,測試充電寶在USB-A to USB-C和USB-C to USB-C(或USB-C to lightning)的連接下的放電功率。

一切準備就緒,但事情還是發生了意外。在首次測試中,我們發現ZENDURE這款產品無論在充電還是放電時均出現了明顯的電流聲,聲音大到我一度害怕它會爆炸;另外在后期與產品進行連接時出現了斷流情況,測試儀顯示持續閃爍,在反復試驗后這種情況依舊如此。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測試儀持續閃爍

雖說該情況純屬偶然,也不排除其他品牌同樣會出現個別情況。但在本次測試中,該產品的表現確實讓它在我心里打了不少折扣。假設是你剛收到充電寶,肯定不會像我一樣拿來測試,也就不能直觀的觀察到充電情況異常,最后超過了7天無理由退換就虧大了。

與商家溝通后我們將充電寶寄回,更換了一個全新的充電寶。在經歷了這樣的小插曲后,我開啟了第二輪全新測試,這次來真的了!

丨手機充電測試:PD充電就是為iPhone準備的 OPPO也不差

我們選擇了時下四大熱門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蘋果iPhone 11 Pro、華為Mate30 Pro、vivo NEX3、OPPO Reno2四款手機進行測試,記錄充電寶在不同設備下的放電功率。

iPhone的PD快充 18W就足夠

作為以續航差著稱的選手,蘋果手機真的離不開充電寶。雖然新系列將續航改善了一大截,但相較于其他品牌確實還差點意思。所以常年使用蘋果手機的朋友都知道,充電寶是它的標準搭配。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由于蘋果只能采用lightning進行充電,所以我們只采集了一組數據。從數據以看出,功率基本都在18W左右,差異不大,剛好符合iPhone的充電需求。但在測試過程中發現,aigo和ROMOSS在給iPhone 11 Pro充電時更穩定,數值基本不會跳動;而RAVPOWER放電時前期十分不穩定。

用了6款冷門/熱門充電寶后 速度一目了然

若再考慮到aigo和ROMOSS的重量相當、都有LED數字屏顯、容量相同、輸入輸出最大功率相同、價格相同的話,如果你是蘋果手機,aigo和ROMOSS這兩款充電寶都是不錯的選擇,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ROMOSS多了一個lightning接口,你可以用蘋果原裝線給充電寶充電。當然,如果介意1W之差的話,選擇ZENDURE和ZMI也可以。

Mate30 Pro選誰都行

其實華為Mate30 Pro已經具備了4500mAh的大電池和40W快充的回血能力,而且在給手機耗電的過程中發現,待機時Mate30 Pro是絲毫不會掉電的。但馬再好禁不住24小時騎,我最近有個在練車的朋友,每天早晨5點多起床出門,一直到下午近7點才能回家,她說她的P20每天都會經歷用沒電、用充電寶充滿、到家給充電寶充電這個過程。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在充電測試中,功率并無太大差別,穩定在9.7W-11.2W之間,差值也只在1W左右。不過在充電過程中通過觀測數據我發現,這部手機的前期穩定情況比較特殊,它會在穩定了一段時間后功率降低,但不針對某一充電寶,情況十分普遍。所以若考慮重量的話,ANKER最合適;若考慮價格的話,aigo和ROMOSS最便宜。

vivo NEX 3充電不挑食 但功率都不高

今年很多手機廠商都開始了對5G的進攻,vivo在這方面可謂攻勢猛烈,NEX 3不僅有深受大家喜歡的6400萬后置三攝,為5G的高功耗保駕護航的4500mAh大電池和44W超快閃充也十分矚目。不過飽拿干糧熱拿衣,充電寶帶著總沒錯。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從數據可以看出,vivo NEX 3在使用參評充電寶充電時功率差異較上兩部手機更小,甚至達到了電流、電壓也基本一樣的程度。看來NEX 3非常包容,并且在測試中沒有出現什么特殊情況,從功率上看選誰都行。若從其他角度考慮,比如重量、價格等,同上一設備所述。

OPPO快充自成體系 但有些充電寶做到了“心系天下”

Reno2主打視頻防抖技術。可以說在手機更新換代最注重影像的這一年,OPPO毫無疑問的走在了前面,從靜態影像的優化邁向了動態影像。但OPPO更為人所知的,是一直以來的快充技術,VOOC現在已經發展到了65W SuperVOOC 2.0超級閃充的地步。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在此次測試中可以看到,充電寶給Reno2充電時的功率不再像上述三部手機一樣基本一致,大概分為了17W和9W兩大陣營。

另外,由于OPPO有自成體系的VOOC協議,在充電過程中出現了偏差較大的兩個數值,功率只有2.6W。實際上其他手機也出現了類似數值,但在我對數據的二次、三次核查的過程中發現,其他手機的情況均為偶然誤差,而OPPO Reno2的這兩個特殊數值一直存在,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手機本身。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特殊數值

除此之外,在觀察數據變化時發現,ZMI給OPPO充電時,功率十分穩定, 基本能實現插上即穩定,結合它的充電功率達到了17.3W,OPPO Reno2與ZMI十分合拍

另外從上文四部手機的充電數據功率可以看到,普遍情況下USB-A to USB-C比USB-C to USB-C傳輸的電流大、電壓小,而最終的功率也略小。所以根據本次測試,若拋開充電寶和手機本身的話,建議大家更多使用USB-C to USB-C數據線給手機充電。

但如果從電壓電流的角度來看,大電壓容易使手機發熱,對手機內部元件的損害較高,此時建議用USB-A to USB-C充電。

根據上文得出的結論,我們得到合適的配對為:iPhone 11 Pro與aigo、Mate30 Pro/vivo NEX 3與ANKER/aigo/ROMOSS、OPPO Reno2與ZMI。

丨其它設備:高功率PD快充的意義在于筆記本電腦

相較于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以及游戲機的充電場景大多在室內。主要原因在于這三種物品的主要應用場景在室內,即使外出使用也比手機的使用率低且掉電速度更慢。但我發現在老公的嘴里,任何設備都可以隨時沒電。為了治治他這個毛病,此次我就要為這些設備都找到它們命中注定的充電寶。

筆記本電腦華為充電速度有點狠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對Macbook Pro的充電功率測試基本分為22W和17W兩種。若在22W陣營中選擇,考慮重量選ANKER,考慮價格選RAVPOWER。值得一提的是,ANKER在充電時是最穩定的,而aigo和ROMOSS插上后數值會先閃爍兩下,表現出連接不穩定的情況,所以非常不建議購入這兩款。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華為Matebook充電功率差異顯而易見,選ZENDURE沒話說,不過ZENDURE價格偏貴,加上測試過程中經歷了更換產品這一不太愉快的小插曲,建議大家可以考慮ZMI。

平板電腦如果只用mini 18W就足夠了

其次是功能日趨生產力化的平板電腦。其實在平板電腦誕生之初,大家都把它當娛樂工具看待,誰能想到現在無論是大學課堂上、會議室里還是餐廳內,平板電腦的的生產力化已經越來越普遍。這樣看來選擇一款適合它的充電寶十分有必要了。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為了方便攜帶,很多人會選擇購買mini。可以看到充電寶在給mini充電時的功率基本一樣,不過在測試中我發現,ZMI出現了電流激增的情況;ANKER穩定時間非常長,并且在這段時間的起伏是沒有任何單調增或單調減的規律的;RAVPOWER也出現了穩定時間極其緩慢的情況;而aigo則先漲后落,最后徹底不穩定。基于上述情況,ZENDURE和ROMOSS比較適合iPad mini。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實際上,要說生產力的話,可能大屏產品操作起來更方便一點,不過缺點當然是攜帶起來既占空間又重了。隨著MacBook OS系統的升級,現在iPad可以作為電腦副屏使用,估計這一操作也會讓更多人選擇購買大屏平板電腦,尤其是經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或從事設計的朋友。

可以看到iPad Pro的充電功率參差不齊,不過也大多集中在27W、27W、7W。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給iPad Pro充電的初期穩定過程基本都是比較緩慢的,其中ZEDURE在增長過程中出現了瞬時增大減小的情況;比較特殊的還有RAVPOWER,別的都是從7W開始增長,它卻以18W為起點增長;而增長最穩定的是aigo。綜合考慮充電功率和增長穩定性,iPad Pro可以選擇RAVPOWER。

Switch快充所有充電寶都不怎么靈

相信很多男生都有一個擁有Switch的夢想,圓夢時刻恨不得一天24小時捧在手心里,而且不得不說,Switch掉電的速度確實相當可觀,當然了這并不排除我老公玩得太勤的嫌疑。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從測試觀察看,無論用哪個充電寶,建議大家使用USB-C to USB-C充,很顯然功率更高,但RAVPOWER在給Switch充電時功率的穩定時間過長,所以不建議用RAVPOWER給Switch充電。

綜上所述,Macbook Pro用ANKER,Matebook用ZMI,iPad mini用ZENDURE和ROMOSS,iPad Pro用RAVPOWER,Switch用ZENDURE、ZMI、ANKER。

丨充電寶充電:充電還真不是有個PD快充頭就行

當然除了放電給設備外,充電寶自身也需要充電。我們利用18W、30W、39W、60W四個充電頭對6個充電寶分別進行充電,得到一下表格。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相信最引人注目的是幾個空格與一格文字。在測試中我發現Switch的39W原裝充電頭在給充電寶充電時,插入220V一段時間后一定會出現斷連情況,所以出現了數據缺失的情況,由此建議大家不要用該充電器給充電寶充電。

另外出現的三個特殊情況:RAVPOWER使用18W充電時電流斷斷續續;aigo充電功率持續下降;60W和39W給ZENDURE充電時出現了斷路、有聲音的情況,在與商家更換了充電寶后恢復正常。

綜合下來,ZMI和ANKER在充電時表現最佳,另外ANKER在使用30W充電頭時十分穩定,推薦大家采用這種搭配。

05對比總結:橫評沒意義?挑出你想要的就OK

不知不覺測試階段已經結束,現在我們將上文所得的配對結論拿到最后進行整理。

從設備與充電寶的匹配程度來講,得到以下配對結果。

掌握這6個速度數據后 老公再也沒理由失聯了

大家可以根據上表,選擇符合自己手里的設備的充電寶。

如果你經常出門在外,注重充電效率的話,ZENDURE和ZMI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假設你預算有限,并且能容忍充電速度表現平平的話,雖然aigo和ROMOSS重量真的十分突出,但低價和大容量一定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綜合考慮充電效率、容量、重量、價格、充電穩定性5個方面,結合充電寶回血情況,我們可以看出ZMI和ANKER的表現最突出,也更具有普適性(ANKER只有在面對iPad mini時表現出些許不友好,ZMI則是對iPad mini和Macbook Pro表現不佳)。

這樣大動干戈跟充電寶折騰了一場之后,巧了老公故技重施,又是一宿未歸。這次我不氣也不惱,這樣的反應可把他嚇壞了。我邀請他坐到電腦前,打開了某東對他說:“老公,馬上就11.11了,我有個東西加在購物車里很久了舍不得買,你幫我付下錢吧。”老公剛要嘚瑟,以為我溫柔的態度是因為求他,結果他打開電腦一看,一款閃閃發光的充電寶穩穩地躺在購物車里。

這樣你的手機就不會再沒電了,你隨時都能找到我啦。

我信你個鬼。

(*注:測試中所有數據均保留了小數點后三位,文中數據為測試數據進行四舍五入所得值,故部分出現“效率≈電壓*電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