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 > 電商 >

楊冪連懟,李佳琦道歉,明星和網紅終有一戰

時間:2020-04-30 | 欄目:電商 | 點擊:

兩天前,李佳琦在直播間請來楊冪,卻因開車不當被送上熱搜,最終以道歉收場。但比道歉更好看的,是直播時雙方透露出的“火藥味”。

而昨天,“流量明星代表之一”吳亦凡亮相直播女王薇婭的直播間,卻引發了“到底誰帶來了本場直播的流量”之爭。

看似紅紅火火、無比和諧的網紅和明星共處一塊手機屏幕之后,實則已經火藥味十足。

吳亦凡在薇婭直播間圖源網絡

于明星而言,用戶原本花在自己站臺的綜藝、電視劇上的時間被直播奪了過去,甚至報酬還沒頭部網紅一場帶貨的提成拿得多;而網紅卻渴望著所謂明星在圈子里的地位和面子。

一方站在了“名”的對立面,一方站在了“利”的對立面,但同時,雙方卻又站在了同一個流量池之上。這就意味著,雙方的利益來源于同一個源泉。

網紅與明星,從當下的“暗斗”,演變成更大規模的“明爭”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骨子里的蔑視

一個是帶貨一哥,一個是從娛樂圈“四小花旦”成長起來的圈內大姐,兩人的同屏首秀引來了各個圈層的目光。

這場楊冪站臺兩個小時的直播里,比道歉更好看的是直播時的火藥味。

李佳琦對楊冪說,一般只給別的明星半個小時,卻給了她兩個小時。

在李佳琦看來,這是為了向楊冪說明她的“重要性”,但卻沒想到,直接遭楊冪三連回懟:“你為什么看不起他們?你看不起誰?他們就不重要了?”

李佳琦開了一個不怎么合適的玩笑,楊冪是雅詩蘭黛的代言人 圖源網絡

這輪對話之間,雖然雙方都是面帶微笑,但明顯已經感受到了火藥味。整場直播下來,尬點也頗多。

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對話,實則是兩個人都站在了對方的對立圈層。在明星眼里,主播或許只是一個會賣東西的“銷售”。

其實楊冪說得并沒有錯,如果不是像楊冪這樣的一線明星并且持續保持熱度,對李佳琦來說,一場帶貨請不請其他明星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再說得粗暴一點,一線以后的明星來了,既不會給我帶來太多的額外流量,也不會讓我的貨多帶出一些。

但作為明星圈代表的楊冪,聽到這層言外之意,也必然不會讓步,直接在直播時三連追問。從當時的李佳琦的尷尬圓場來看,楊冪為代表的明星方占據了上風。

這也點出了兩者間的另一個矛盾,所謂明星一直是以“高一等”的姿態看待這些網紅——哪怕你再紅、再能帶貨賺錢,都比不上明星的身份和地位。

事實上,這也是當下網紅的不愿承認但卻及其真實的心理狀態。

據坊間傳聞,直播女王薇婭還挖去了長期混跡北京娛樂圈的人。背后意義不言而喻,她想要加速地進入不論在明星還是網紅眼里都更高一層的娛樂圈。

近期,薇婭還參加了浙江衛視第十期的《王牌對王牌》的錄制,擔任飛行嘉賓。但在演出期間,還是出現了及其尷尬的一幕:關曉彤在演出中直接大喊“買它!買它!”。而這,正是李佳琦的口頭禪。

薇婭參加《王牌對王牌》綜藝錄制圖源網絡

即便是大如薇婭、李佳琦的主播,即便是“一分鐘幾百萬上下”,即便是帶起電商經濟一條脈絡,哪怕是在他們自己眼里,跟明星相比,還是自覺地矮了三分。

放不下的身段

但,看上去高高在上的明星就真的不眼饞嗎?

絕非如此。

想要錢,卻還死要面子。卻是當下一些眼紅明星們的真實寫照。

有位直播帶貨圈內的電商模塊負責人林波向鋅財經爆料,自己的團隊之前與曾經號稱“玉女掌門人”的周海媚團隊有過接觸。

在大多數明星和經紀人的理解里,直播只是“主持人介紹,偶爾附和幾句”。一般來說,主播一天直播時間不少于六個小時,但周的經紀人卻認為“(直播)三個小時太長了”。

全程強調“價格”的經紀人最后說,合作只是試水,不保證效果,并開出了一小時25萬人民幣的價格。他們自己心里也清楚“第一場播得不如意,就不會有第二場”,然而還是卯足勁想掙一次性快錢。

林波告訴鋅財經,“這次合作的失敗在于周海媚的團隊不肯或者不敢讓我們以帶貨主播的眼光去審視他們,不肯以帶貨主播的姿態來和我們合作。”

像周海媚這樣,即便是想要嘗試直播,但也是抱著拿“通告費”的心態。

其實,帶貨能力有幾成,群眾基礎怎么樣,明星們自己心里一清二楚。明星和主播之間一直存在鄙視鏈,如果是以明星的價格出場自然沒意見,可要是一旦被貼上主播標簽,則大有不同。

此類的流量假象并不少。

王祖藍某次直播帶貨,坑位費10萬+30%傭金,42萬觀看量,進店量6萬,最后賣掉66盒58元/盒的干粉;李湘直播5分鐘報價80萬,最后賣貂一件也沒賣出去,賣奶粉只賣出77罐。

明星直播賣貨,當然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光環,吸引大家的關注。

但真的要把貨賣出去,還是專業主播比較靠譜——他們熟知產品的特性,熟知觀眾的心理,知道如何介紹產品,才能讓觀眾最容易接受。這背后,往往是數年的積累、一年直播300多場的毅力。

李佳琦、薇婭,真沒那么好當。

但圈內也并不是沒有轉型成功的案例。

PGone 的事情發生后,李小璐遭到了來自全娛樂圈的封殺。

不少人惋惜她從年少成名的影后,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淪落到當一個網絡主播。可直播帶貨是塊肥肉,近日李小璐開啟網絡直播帶貨后,達到了4769.62萬的銷售額,已經是頭部主播的水準。

李小璐直播中圖源網絡

要從頭說到尾,具備過硬的口才,較強的現場反應能力,主持人出身的李湘也當屬明星直播帶貨里做得好的明星。

李湘自2019年4月22日開始第一場淘寶直播起,如今已有243.8萬粉絲。增長黑客曾統計過一組數據,去年11月李湘開了10場直播,共計商品銷量38.9萬,銷售額5263萬。

被拿來比較的還有雪梨、網紅等淘寶直播頭部主播,雪梨一個月直播39場,商品銷售量122.6萬,銷售額5.3億。張大奕則直播42場,商品銷售量167.2萬,銷售額6.1億。

雖然離頭部主播還有一定距離,但也足以被視為“明星下海”的成功案例。

明星雖然自帶大流量,但在淘寶直播生態里網紅的帶貨能力是要比明星強的多,畢竟術業有專攻,職業的淘寶主播在賣貨上的確更加專業。

可是在大熒幕前建立起高冷形象、保持獨立人格的明星,真的做好了討好粉絲、像電視導購一樣亢奮、金句頻頻的準備嗎?

隨著電商直播的大熱,直播帶貨界也掀起了一股模仿李佳琦的風潮。仔細想想,李佳琦像極了曾風靡大江南北,以“八心八箭”著名的電視導購侯總。

無論如何,像打了雞血一樣在直播間聲嘶力竭地怒吼,可能真的不太適合明星。

終有一戰

娛樂圈就像一堵圍墻,在里面的明星想跳出去,在外面的網紅努力想進去。

鋅財經也曾在《爭奪時長:互聯網的秘密無限戰》一文中詳細闡述,現在的移動端流量紅利趨盡,本質上都是在搶奪用戶的屏幕使用時長和注意力。

顯然,以明星為主力的綜藝、電視劇和以主播帶頭的直播作為當下移動端最主要的兩個用戶注意力領域,本質上雙方是對立面。想要雙方和平相處,在商業邏輯上,是不可能成立的。

同時,彼此又在覬覦對方碗里的東西。說到底,無非是得名者想得利,有利者想要名。

但想要跨圈融合,又不是那么的容易。雖然雙方都基于同一個流量池之上,但生長出來的方式有著質的不同。

所謂明星,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選秀、或者經紀公司包裝出來,從一開始,他們就是以一個“被包裝過”的形象展示在粉絲和大眾面前。也就是說,粉絲認為的“愛豆”很有可能不是他們本來的樣子。

這也是娛樂圈為什么會出現流量明星當道,以及會經常被爆出某某某人設崩塌的根本原因。比如最近的羅志祥和屈楚蕭事件。

在此基礎上,一旦包裝成功,更多的是在影視娛樂的資本圈層運作之下,通過收割粉絲經濟變現。

這樣的運作形式下,于明星來說,勢必不可能像主播一樣天天在鏡頭前“展示真我”。一方面,他們習慣了高高在上;另一方面,分分鐘會因為說錯話而自爆。

主播門檻相對較低,甚至一些頭部網紅也出生于草根。但明星們的過度包裝,卻成了他們的軟肋,負面新聞時有發生。

對于擠進娛樂圈的網紅而言,同樣也會因德不配位而迅速隕落。諸如曾經紅極一時的莉哥、陳一發兒和溫婉等網紅相繼因為“失言失態”被封殺。

但不論是那座圍城里的人,城墻下的根基卻是同一個。一方的風光旖旎,就代表著另一方的秋風蕭瑟。

現在的雙方,都在忍著陣痛伸手搶對方碗里的東西,但是,食就這么一點,打起來不過是遲早的事。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林波為化名)

(來源:鋅財經 作者:葛煜)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