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再談5G輻射:5G基站輻射很小,對人體沒什么影響

2019-10-22 王樂樂 鳳凰科技
瀏覽

鳳凰網科技訊 10月22日消息,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5G,開創數字經濟新時代”論壇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再談5G輻射,他表示5G基站輻射很小對人體沒什么影響。

此前,張朝陽提出過“5G到來以后大家享受5G帶來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方便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此番言論引起網友討論。在本次大會上,張朝陽對此發表了一些新的看法。“重新刷新了,我覺得沒有問題,剛才(5G論壇上)鄔賀銓院士已經說了,中國(的標準)比美國還要嚴格。”張朝陽表示。

“鄔院士講了一個概念,5G基站更密集,每個基站發射功率更低,同時,手機離基站近的時候,功率不用很大,這樣反倒影響不大,其實沒事的。”張朝陽表示。

鄔賀銓院士在本次大會講到,目前在5G基站附近10米內實測的輻射,大約為1-1.5 um/cm2。而根據各國制定的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標準,美國和日本是600um/cm2,歐盟是450um/cm2,中國是40um/cm2。實際上,基站的輻射遠小于中國的標準,更遠小于歐美標準。同時,5G的基站更密集,每個基站的發射功率更低,而且頻率更高,傳播損耗更大。而對靠近基站的終端,基站會自適應降低發射功率。

張朝陽此次發聲,也進一步表明了自己對5G支持的態度,同時他也對5G的到來也充滿期待。

“5G到來后,天下是大Party,信息分享都變得很便捷。”張朝陽預測,未來人們對文字的處理會越來越少,5G時代人們更多地是對高清視頻的需求,對實時信息傳播的需求。

不僅是對信息分享與傳播的需求將日趨強大,就連交流方式都將被變革,“大家更多地愿意通過影像和語音去交流,還有個人信息流分發也會改變,更多地走向自媒體、多媒體的場景中,這也將改變傳統互聯網。”

但張朝陽并不認為5G對中國互聯網來說是一個分水嶺,他強調這是一個不斷迭代進化的過程,“這種進化突變的感覺是,把它放到十年間會有特別大的變化,但是在一年兩年的時間就不見得能感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