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人工智能企業被美列入實體清單:兩家停牌,海康威視恐受影響最大

2019-10-10 思甜 搜狐科技
瀏覽

美國時間10月7日,美商務部產業安全局(BIS)在《聯邦紀事》上預發布一項最終規定,對《出口管理條例》(EAR)第744章補充文件4所列出的“實體清單”(Entity List)進行修訂,將中國28家實體增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該最終決定將于10月9日在《聯邦紀事》正式發布,生效時間待正式發布時確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相關地區的政府及公安機構,美國將8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列入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禁止與美國企業合作。

這些企業分別為:大華科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美亞柏科、依圖科技、頤信科技。

這與今年5月22日彭博社的爆料相印證,當時新聞稱“美國商務部考慮將海康威視、浙江大華、曠視科技列入“實體清單”,美亞柏科、科大訊飛、依圖科技、商湯科技等公司也存在可能性”。

目前,8家企業中,曠視、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海康威視已對美商務部表達抗議;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在今日盤前相繼發布公告宣布臨時停牌。

以下為各企業回應:

曠視——表達強烈抗議

關于今天美國商務部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情況下將曠視列入實體清單,我們對這一決定表示強烈抗議。

曠視作為中國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商業智能解決方案,自始至終堅持“用人工智能造福人類”的使命,確保我們的技術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并遵守在提供服務所在區域的所有法律、法規。我們嚴格執行數據隱私與安全政策。

針對美國商務部的行為,曠視將在各方面采取應對預案,持續用專業、可靠的技術和產品為客戶提供穩定、優質的服務。

我們會與美國政府和商務部保持溝通,并實時對相關信息進行更新。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0月08日

科大訊飛——對此情況已有預案,不會對日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海康威視——決定沒有事實根據,呼吁美方將海康威視移出實體清單

海康威視高級副總裁、董秘黃方紅表示,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把公司納入實體清單,這個決定沒有事實根據,呼吁美國政府本著公平、公正、無歧視的原則,重新進行審視,將海康威視移出實體清單。美國政府的這個決定實質上也將嚴重損害美國本土企業和眾多行業參與者的利益,將采取所有合理、恰當的救濟方案,以維護公司和合作伙伴的權益。同時,公司將實施各方面的應對預案,公司有能力持續、穩定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據悉,海康威視將于10月9日本周三下午,舉行關于公司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的投資者電話說明會。

大華股份

商湯科技——強烈反對,呼吁美國政府重新進行審視

據了解,8家被納入美“實體清單”的企業中,除科大訊飛外,主要為人臉識別及安防監控廠商。

以下為各公司簡要介紹:

海康威視:全球領先的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不斷提升視頻處理技術和視頻分析技術,面向全球提供領先的監控產品和技術解決方案。

商湯科技: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原創技術研發,2018年被國家授予“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稱號。

曠視科技:曠視的核心技術是計算視覺及傳感技術相關的人工智能算法,主要提供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云平臺和行業解決方案。

大華股份: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監控產品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面向全球提供領先的視頻存儲、前端、顯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化產品。

依圖科技:致力于全面解決機器看、聽、理解的根本問題,其全棧自研技術已經服務于安防、醫療、金融、園區、零售等多個行業。

美亞柏科: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龍頭企業,主營電子數據取證、視頻分析、專項執法裝備、大搜索及大數據分析等。

頤信科技:頤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安防技術研發、安防產品銷售和總體安防系統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是野外無線視頻領域龍頭企業。

科大訊飛:是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業。長期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言理解、機器學習推理及自主學習等核心技術。

早前,特朗普就曾多次對中國人臉識別及安防監控廠商表達過不滿,認為中國政府涉嫌通過“高科技群眾監控系統”,在新疆實施系統性的人權侵犯行動。

9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有關政客罔顧事實,一再污蔑、詆毀中國的治疆政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充分暴露了美方在反恐問題上赤裸裸的雙重標準,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此外,美國官員表示,將28家中國機構和企業加入實體清單的聲明,與本周恢復的中美貿易談判無關。而新一輪的中美高層談判將于本周四(10月10日)進行。

由于此次8家被納入美“實體清單”的企業中,有四家上市公司,根據搜狐科技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美方制裁對海康威視的影響最大。

作為連續7年蟬聯全球視頻監控行業第一的企業,此前,北美和歐洲是海康威視海外市場最大的兩個區域。海康威視每年約有近30%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其中美國市場占總收入的比例為5%。雖然美國市場占比雖然不大,但對于其他海外市場影響巨大。根據海康威視2019年半年報顯示,其海外市場收入增速已然從2017年的31%下降至10%,北美地區18年就已出現負增長。

受此相關,2019年,海康威視上市19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負增長的情況。

不過目前,國內芯片廠商在視頻監控芯片領域已經幾乎實現了進口替代,設備生產上將不會發生太大影響。

大華股份是僅次于海康威視的全球安防排行榜第二。雖然大華在全球已經覆蓋了180個國家和地區,但美國的占比很小,公司近年來在美國市場的資源投入比較謹慎。

美亞柏科的軟件產品絕大部分為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絕大部分供應商為國內廠商,少部分供應商也主要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同時,公司的主要客戶在國內,海外銷售收入占比很小,不到公司銷售收入的1%。

科大訊飛目前海外業務收入占比不高,2018年公司近80億的營收中來自于美國的收入僅有90余萬元;而使用海外元器件的部分C端產品,科大訊飛已有針對極端情況的應對措施和替代方案。

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國內計算機視覺獨角獸企業,從今年5月傳出“即將被納入實體清單”至今,也未有消息表明對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面對美國不時的“實體清單”威脅,習以為常的中國網友也已經看開,笑稱其為“川普優選”,“美國商務部質量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