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一季度處理“失聯”需求16796次,手機原因占6成以上

IT前沿7月31日消息據滴滴官方消息,今日發布《2019年一季度滴滴協助尋找“失聯”用戶數據透明度報告》,信息顯示處理“失聯”需求16796次,手機原因占6成以上。
“失聯”數據詳情
據了解,2019年一季度,滴滴客服共收到2749萬次來電,其中要求客服協助尋找“失聯”親友共16796次(含網約車、平臺出租車、代駕業務),約占客服進線總量的0.061%。相當于平均每天協助187個家庭,尋找聯系不上的親友。來電尋人通常非常焦急,滴滴客服會爭分奪秒,立即升級到安全客服(安全響應中心),同時會建議親友第一時間向警方求助。
約有20%“失聯”與滴滴無關,比如“失聯”乘客近期沒有叫車。針對這類情況,安全客服會在保護司乘隱私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提供協助。如果“失聯”情況較為復雜或存在較高安全風險,將進一步升級至滴滴線下安全處置團隊。一季度由安全客服升級至處置團隊的尋人需求共計637件,約占尋找“失聯”人總需求的3.79%。
約有80%“失聯”人近期使用過滴滴。其中,通過安全客服和處置團隊協助,94.66%在72小時內聯系上。有5.34%的“失聯”人員的親友進線后,在72小時之內未接聽滴滴客服的回訪電話(每天分別電話聯系進線人和“失聯”人各兩次,共12次),或接聽后表示仍未找到“失聯”人員。針對后者,客服會再次建議對方盡快報警,并承諾會積極配合警方調查取證。
“失聯”原因統計與分析
統計發現,44.81%的乘客/司機“失聯”是因為手機沒電關機、信號差等原因,一時無法取得聯系; 16.36%是替他人叫車,實際乘車人沒手機(孩子或老人等),兩項因手機原因造成的“失聯”占六成以上。
12.73%的“失聯”人由于心情不好、家庭矛盾等原因,不愿與外界聯系;11.09%為謊稱失聯,目的是套取用戶信息或投訴其他服務問題;9.64%因醉酒導致意識不清或睡著,無法與親友聯系;只有極少比例的“失聯”人因違法、犯罪嫌疑被警方拘留,或存在自殺傾向等安全因素。
一季度有1位乘客“失聯”,被警方發現已輕生。1月X日,上午10:17乘客用滴滴叫車,11:20抵達目的地。下午4:10“失聯”乘客朋友及警方致電客服,稱乘客失聯。平臺快速提供司機、訂單信息,核實行程錄音無異常,明確聽到乘客下車聲音。司機正常接單。晚上6點,滴滴從警方得知乘客已死亡,并排除司機嫌疑。